练功过程是有其规律可循的,主要表现在习练者深化功法技术、理解文化内涵、优化生命状态和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等过程内部一些因素的必然联系上。这些规律在练功过程中经常存在、反复出现,并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弄清并遵循练功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有助于科学练功,提高练功的效率和质量。 一、明确练功目的 目的是人对参与活动结果的一种设想或规定。习练者进行练功不是主意识的、盲目的,而是自觉的有目的的。也就是说,在习练者进行练为之先,已经在观念中有了某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目的。习练者之所以进行练功,也就是要引起自己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结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练功目的。健身气功·八段锦作为一种独特的身心锻炼方法,其练功目的首先就是为了祛病强身、益寿延年。此目的不仅包含身体健康,而且包含心理健康,既能够“治未病”、促进康复保健,也能够护养生命、延缓衰老和开发智慧,并可以帮助习练者领悟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陶冶道德修养,使习练者懂得做人的真谛而完善人生的价值。 虽然不同人群、不同时期树立的练功目的有所不同,但要想达成既定的练功目的,还在于坚定信心、决心和恒心。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影响生理活动。何况练功是着重通过意识调动自身内在的因素,从而全面提升健康水平。因此,练功要想取得自己预想的结果,更需要强调意念的调控作用,建立起坚实良好的思想基础。健身气功·八段锦是被数以百万计的群众实践和严格的科学测试检验过的功法,只要习练者能够按照功法的要求认真去锻炼,就能收到良好的练功效果。倘若能够坚信通过练功能使自己身心健康、相信自己能够练好功法;面对练功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难关,不仅能下定决心克难而进,而且能够持之以恒地练功,从而就能充分发挥精神统率周身的能力,取得更加理想的练功效果,尽快达成预想的练功目的。 二、遵守练功规律 习练者应选择地势平坦、环境安静、空气新鲜(避免风口)、温湿度适宜和安全的地方练功,以减少新异动因的刺激,利于肢体活动、呼吸调整和调心入静。如果环境嘈杂、空气污浊、温度过高过低或湿度太大的地方,都会给身心带来不适感觉,有碍正常练功。故习练者一方面要尽量选择较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也应在练功中主动排除杂念,尽量消除外在环境的影响,日久练功自会适应外界的环境。如遇雷电、大雨、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时,习练者应停止练功。 练功要注意循序渐进。无论是练功的运动负荷还是练功的难度,都要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的原则。练功要通过锻炼时间和运动量的积累,才能掌握功法,取得成效。但也不是运动量或运动强度越大越好,而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量度。此外,由于存在年龄、身心素质、健康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不同习练者对掌握功法以及承受同一练功负荷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习练者之间切忌相互攀比学练进度或强求承受同一运动负荷进行练功。 要高度重视练功的起势、收势环节。起势、收势看似动作简单,实际对于提升练功质量非常重要,切忌草率行事。起式是正式练功之开始,既是把习练者从日常生活状态过渡到练功状态的必要措施,也是调整形、气、神使之符合练功要求的必要准备。犹如一年之春蕴藏生机,做好起式可帮助习练者尽快进入凝神静气、形松意充的练功境界。收功之作用,一是可调和练功过程中流注全身的气血,使其从炼气转为养气,并起到引气归于丹田的目的,二是可使习练者从练功状态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练功全过程有如辛勤的耕作,收功则是秋收时的颗粒归仓。若不收功或草率收功,运转全身的气血就不能归元,如此日久必会造成元气亏损,不仅得不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很可能还会自损身心健康。练功结束时,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做些搓手、浴面等整理运动,切不可随即坐卧不动、参加剧烈活动以及进行冷水洗浴等。 三、正确对待反应 刚开始练功的习练者,在练功后的第二天乃至以后几天,常常有肌内酸痛的感觉;有些经常练功的习练者,在突然加大练功负荷后,也会出现肌肉酸痛的现象。其实,出现上述肌肉酸痛多属于生理现象,是人体对练功的正常反应,不必因过于担心而不敢继续练功。但是,也要注童练功的负荷不要过大,以防造成身心过度疲劳等问题,反而影响练功的整体进展。 练功过程中,若不遵循功法的技术规范和习练要领锻炼,或者因急于求成、受到不良心理的暗示等因素影响,也有可能会产生某些异常的心理、生理变化,出现各种不同的异样感觉。这就不属于练功的正常反应,需要引起习练者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弥补。练功过程中,对于正常、异常的练功反应和因练功不当导致旧疾诱发的现象不能正确区别时,习练者首先应暂停练功,并及时向有经验的老师报告情况,共同分析出现的反应是否正常,有没有练功不当之处,再根据分析情况作练功方法的调整。必要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若是旧疾复发,或是身体本身产生了疾病,则应积极地进行医治,直至疾病痊愈,再开始练功。 四、提高理论素养 古人云:“理不圆通,莫论修真。”尽管本功法肢体运动简单,动作数量不多,但其蕴含的练功理论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只有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才能真正领会和掌握。功法锻炼与一般体育运动的区别,在于是否是内向性运用意念。练功要想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强化运用内向性意念来改善生命活动的机能。这就需要习练者正确学习和领悟健身气功的专项理论,才能按照形、气、神三位一体的锻炼规律和特点去思考问题和实践练功。 五、注意生活调养 要养成练功生活化的习惯。这并不是整天不做其他事情,把全部时间用来练功,而是把练功贯穿在工作、学习、生活当中。首先是可以把功法中的一些内容和姿势的锻炼有机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譬如,生活中可以多体会立身中正这一练功要领,无论是坐在办公桌前,还是等公交车等情况,都可以主动调整身形,力求找到“尾闾中正神贯顶”的感觉。生活中练功不能强求动作的完整性,可以仅就某一动作的某一部分进行锻炼。其次是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能保持安静稳定的精神状态。练功所强调的修养心性、涵养道德,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强烈的刺激或情绪波动时,若能很好地控制情绪不紊乱、不波动,保持精神安静而不躁动,这就是练功向生活的深化,而且是更高层次的练功。 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与其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练功要想取得理想的健身养生效果,每天坚持锻炼固然重要,但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身心调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是要注意调整饮食,主张少吃刺激性食物,追求食物的丰富多样性,从而供给均衡的营养。勿要过饥、过饱、过食肥腻,勿食过凉、过热食物,要做到戒烟限酒。其次是日常穿着要注意宽松舒适、大方得体。能随着气候的变化增减衣服,特别是冬季时勿要硬抗寒冷,徒耗体内精气神。再次是要保持居住场所的空气新鲜和流通,湿温度适宜。最后,还要注意节制房事,避免久卧、久坐、久站、久行等过劳行为。概而言之,通过调节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可以维系习练者良好的身心状态,并以此不断巩固练功的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