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藏《录鬼簿》,系天一阁旧藏明抄本,为贾仲明增补本。二册,每半页九行二十字,蓝格,白口,四周单边。首页钤有“亚东沈氏抱经楼鉴赏图书印”、“五万卷藏书楼”、“授经楼藏书印”、“浙东沈德寿家藏之印”、“长乐郑振铎西谛藏本”,文中间有朱笔批注,文末有郑振铎跋语。独此版本附有《续编》一种,有其独特的戏曲文献价值和珍贵的版本价值。 △国家图书馆藏《录鬼簿》 《录鬼簿》为元代钟嗣成撰。钟嗣成(约1279年—约1360年)字继先,号丑斋,原籍大梁(今河南开封),后寓居杭州。早年同赵良弼一起受业于邓善之等人。钟嗣成仕途失利,转而专注于戏曲创作与戏曲研究,除撰有《录鬼簿》外,还有杂剧《寄情韩翊章台柳》等七种,俱失传。尚有若干小令、套曲传世。 △ 《录鬼簿续编》中对于钟嗣成的生平介绍 《录鬼簿》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为戏曲工作者结集立传的书籍,所谓录鬼,是记录包括已经去世的和在世的杂剧和散曲作家。正如钟嗣成在《序》中所言,“酒囊饭袋,或罪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与已死之鬼何异?”如此沉痛的话语,可以想见钟嗣成以及当时戏曲工作者的悲惨境地。此书既是对他们杰出才能的怀念和痛惜,也表现出钟嗣成对所处时代的愤慨和无奈。 △ 钟嗣成在序中阐释了“录鬼”的深刻意义 是书富含丰富的戏曲资料,保留了大量珍贵的戏曲资料,记录了包括董解元和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元曲四大名家在内的一百五十余位杂剧和散曲作家,收录了《窦娥冤》《西厢记》等名剧,以及数量可观的散曲作品。许多元杂剧作者的资料和曲目藉此保留下来,是研究金元人戏曲创作的重要文献资料。 《录鬼簿》的主要内容类似史部传记类,主要以北曲作家为主,主要分为七类:一、前辈已死名公有乐府行于世者,二、方今名公,三、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四,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五、已死才人不相知者,六、方今才人相知者,七、方今才人闻名而不相知者。每人名下以文记作者生平,以曲抒怀,开创了文以纪传、曲以吊古的纪传方式。 △ 《录鬼簿》内容分类 △文以纪传、曲以吊古的纪传方式 《录鬼簿》也是记录元曲作者和创作情况的目录之学,将元曲明确区分为剧曲与散曲两大类,指出两者在曲体上的差别,一类是表演艺术,一类属于诗体文学,体现出科学的文体观,对后世戏曲创作和戏曲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严格区分舞台表演艺术和韵文文体的观念对以后的文体认识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通过对作家和剧目的记载表达自己戏曲主张的批评方式也为后代戏曲理论家的接受和继承,纷纷仿效。 《录鬼簿续编》一卷,作者无考,约成书于明初,是《录鬼簿》的续编,体例沿袭旧作。记录了元末明初戏剧、散曲、乐府等作家生平事迹,收录了钟嗣成、罗贯中等七十一位作家,近百种杂剧剧目,又附无名氏杂剧七八十种。 △《录鬼簿续编》 国家图书馆藏《录鬼簿》递经范钦、沈德寿、郑振铎收藏,郑振铎先生对此书极为重视,亲自写跋语记录得书过程。 △郑振铎跋语 △郑振铎跋语 |
|
来自: 小夏ho78b993zg > 《古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