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惊现“针灸铜人”,轰动整个中医学界,专家却称:这不可能!|仁宗|王惟一|穴位|针灸铜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九州好人 2023-10-01 发布于辽宁
前言

前言

上个世纪20年代,我国有一位中医去日本参加一次交流会,却在交流会上看见了一件我国的医学至宝——“天圣针灸铜人”。

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中医界都为之震惊,不少中医听闻此事大呼“绝不可能”,甚至有人专门为此赴日鉴定。

天圣针灸铜人是真是假?为什么我国的文物会出现在日本的博物馆内?这件文物背后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古人的医学智慧

古人的医学智慧

学习针灸的人想必都知道针灸铜人,影视作品里杏林圣手的家中,往往也摆放着这种布满穴位的铜人,而流传至今的针灸铜人的鼻祖,正是这具“天圣针灸铜人”。

那么此铜人又是何人在何年何月、何时何地制作出来的呢?

针灸铜人的诞生,还得追溯到我国宋朝天圣年间,当时在位的皇帝正是大名鼎鼎的宋仁宗。

某日,仁宗身体略有不适,便命下人召来御医诊治,御医们对仁宗的身体症状一番分析后,得出仁宗之病,乃是因体虚引发。

于是御医诊断后,告知仁宗需要以针灸之法为仁宗条理身体。

针灸最早可考到《黄帝内经》,至宋朝天圣年间,已有近千年历史,春秋时期,就有扁鹊以奇妙的施针之术令世人惊讶,其后皇甫谧、孙思邈之类的医学家们,也对针灸术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完善。

因此,仁宗时期的针灸术已经较为完备,仁宗对御医施针疗体的提议也欣然应允。

没想到,就是这一答应,可让仁宗自己受大罪了。

当时的御医是轮班制,每次给仁宗施针的自然不可能是同一人,不同的人,施针的力度也不同,穴位有时也会稍偏。

于是,没治几天,不堪忍受的仁宗就表示:这病不治了!

他召来当时据说最擅针灸的王惟一,要求他想办法把针灸标准、流程、力度轻重等等,通过著书的方法统一起来。

本来当时针灸传承的方式主要是言传身教,而且在施针一事上也是各人有各人的习惯,想要统一固然是个好主意,可白纸黑字如何说得清人体穴位、治疗手法、力道轻重呢?

这个要求可把王惟一难住了。但君有命,臣不得不从,即使毫无头绪,王惟一也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就这样,在收到仁宗的旨意后,王惟一数天茶饭不思、苦思冥想,终于有了头绪。

既然白纸黑字难以讲清,何不制作一个模型,让医者以书本为参照,再对着模型实操学习。

说干就干,王惟一当即将此法呈与仁宗,仁宗听后大悦,立即下旨,命匠人配合王惟一打造铜人。

就这样,经过了反复尝试与修改,终于在天圣五年十月,王惟一大功告成。

见了王惟一制作出来的铜人,仁宗非常欣喜,而针灸铜人的发明,也意味着我国在医学研究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王惟一当时制出的针灸铜人整体由青铜铸成,身高与当时的青年男子差不多,堪称最早的“等身玩偶”。

铜人全身共标注了657个穴位,可以站立,由前后身两部分组成,可以拆卸组合。

此铜人不仅外部模拟真人,内里也别有乾坤。其体内有五脏六腑,而且还可以注入水银,以蜡封穴,扎中正确的穴位,水银流出,以此作医疗考核之用。

当时与铜人一同现世的,还有王惟一的著作——《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书中把354个穴位,按十二经络联系起来,注有穴位名称,绘制成图。《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图样完整,内容丰富,医者按照图示可查找到所需用的穴位,按照穴位可查到所能治疗的病症,是我国古代针灸典籍中一部很有价值的针灸学专著,形式略与近代《图解》相似。书中详述各个针灸穴位间的距离长短、针刺的深浅尺度以及主治病症和功效等。上卷主要论述14经(心、肝、脾、肺、肾、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心包络、任脉、督脉)的经络循行、主治及经穴。中、下卷分别按照头、颈、躯干、四肢的顺序,详述每一经穴。此书宋史《艺文志》中有清楚记载。
命途多舛的针灸铜人

命途多舛的针灸铜人

王惟一的研究对我国医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但是,不为人知的是,其实最开始制作出来的铜人并不是一具,而是两具。

在当时的国都汴京,两具铜人一经面世就得到了宋仁宗的重视,于是他将其中一具送往相国寺,供天下医者学习瞻仰;另一具则保存在皇宫之内,供皇家使用。

但是一百年后,伴随着金人攻入北宋,两具铜人都接连失踪。

关于铜人的下落,世上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两具铜人都流传到了民间,也有人说相国寺中的铜人被偷偷运往南宋朝廷,王宫内的则被元朝统治者占有。

还有人猜测,相国寺内的铜人已经被深埋地下再也不见天日,而王宫里的那具被南宋统治者作为贡品献给元朝。

总之,在元朝统治者得到铜人时,铜人因为历经战乱,又几经转手,已经破损不堪。

对此,元政府还四处招揽工匠,想要修复铜人,当时有一位来自尼泊尔的匠人愿意一试,历时一年才将铜人修复完好。

自此,天圣针灸铜人二失其一,在元朝统治者手里的那具,代代相传,一直流传到了明朝。

不过在明英宗时期,英宗觉得此铜人历时已久,过于破旧,故弃置此铜人,命人重新仿制了一具新的铜人。

此后,新铜人取代旧铜人辗转于明清数代帝王之手,而关于旧铜人的记载翻遍史书,再无踪影。

新铜人在八国联军入侵时,被俄军带走,现今陈列在圣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馆。

对于两具旧铜人的下落,我国专家也几次展开过搜寻和研究,却如古人寻找传说中的“桃花源”一样,每每无功而返。

国宝惊现日本,背后疑云重重

天圣针灸铜人就这样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销声匿迹,就在其几乎要成为一个传说之际,在隔海相望的日本,竟然传来了这件文物的消息。

不过当时是1925年,中日关系比较紧张,我国专家即使有心前去探查一番,也迫于时局,没有条件。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50年代,有一位名叫陈存仁的中医,设法赴日,在东京博物馆见到了这具铜人。

一见铜人,陈存仁便认定这就是我国的天圣针灸铜人,他细细观察,只觉得越看越像、越看越真。

于是,他立刻将这一发现传回国内,该消息一经传回,立刻震动了史学界和医学界,很多医学专家都坐不住了,想要去东京博物馆一探究竟。

中医学者们的这个夙愿直到1979年才得以实现,这一年,中国组织了一个考察团,前往东京博物馆考证此铜人。

在仔细研究了铜人的外形、来历与种种细节后,出现了两种声音。

一部分专家认为,该铜人正是我国遗失的那具,因为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所述,这座铜人体内是有五脏六腑的,只是时间太久已经损坏,这与王惟一所发明的铜人如出一辙,此外,这具铜人上标注的穴位也与王惟一书中所标注的穴位完全一致。

但另一部分专家认为,该铜人与明朝仿制的那具新铜人略有不同,说不定也是后人仿制而成。

这两派观点争执不下,直到近年,日方才表示他们在一座墓碑上找到了关于此铜人的信息。

墓碑上记载,该铜人是18世纪时,一名医馆的医师打造的,因为打造时参考的是明朝的某一仿版,因此与原版大有不同。

东京博物馆得知这个消息,还连夜修改了铜人的介绍。

结语

结语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具铜人的源头,都是我国的中医文化,可是如今,“中医无用论”、“西医更优论”频出,中医几乎要淡出我们的生活了。

曾经,我国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内忧外患,许多瑰宝流落海外,譬如之前引发热议的“十二生肖首”,如今只有六个辗转回国,还有六个或被别国收藏家摆进自家展柜,或了无音讯。

我们的文化现在也面对一样的困境,传统节日、我国书院、绘画技法被别国申遗,还有才发生的“马面裙”事件,我国代代前辈心血的结晶,就这样直接被别国设计家“即拿即用”。

中医文化也面临着进退两难的问题,在出生的土壤上影响力渐渐降低,却在其他国家被发扬光大。

我国有上下数千年历史,在文化长河中留下的瑰宝不计其数,我们一向秉持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允许路过的人从其中取水而饮,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人可以将我们的文化据为己有。

希望在座的各位,也能尊重和珍惜我国的传统文化,不要让其被遗忘在民族血脉中,也不要让它们被外人随便拿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