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便翻翻03

 新用户2290u2xN 2023-10-01 发布于广东
在林老师的强烈推荐下,我近几天断断续续地看完了丹尼尔·凯斯的科幻小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起初在手机上看,后来嫌麻烦,还是在当当上买了一本,准备下学期奖励给学生。
这是我看过的形式最为新颖的小说之一,全书由17篇“进步报告”连缀而成,是书中的主人公也是实验对象查理·高登为配合实验进展而写的“日常生活报告”。
小说故事也不是很复杂。几位科学家改造智能的科学实验在白老鼠阿尔吉侬的身上获得突破性进展之后,下一步就需要进行人体实验。个性温和善良,热爱学习,有一份面包店的工作,热爱他的朋友,希望自己能够变聪明的心智障碍者成为了最合适的人选。经过手术之后,他的智力逐渐提升,查理的智商由最初的68在几个月时间内跃升为185,蜕变成为顶级天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术治疗的缺陷也显露了出来,他很快又变回了弱智状态。
作为一部科幻小说,作者构想了基因治疗的前沿医学问题,据说小说中的治疗曲线符合真实世界中基因治疗的规律。其中的科学性或许能够给医务工作者一点灵感。
其实故事只是外壳,小说的内核依然是探讨人性,尊重,爱,等等这些话题。能展开来说的话题不少,我只简单聊聊尊重这个点。
最初查理在面包店工作的时候,他觉得店里的这些伙伴都是他的朋友,因为这些人都愿意和他玩。他还不太明白这些人是在戏弄他,他也完全不明白尊重、尊严、平等等这些词语的存在与含义。面包店里的那些店员之所以愿意和他“玩”,只不过是觉得他“好玩”而已,在这些人的眼里,查理只不是是他们“找乐子”的一个玩具而已,他们并没有把查理当成一个正常的人来看待。他们通过玩弄一个不如自己的“人”来获得内心的满足感。
查理智商慢慢变高,这些店员们和他的关系慢慢疏远。等到查理变成天才之后,他们并没有因为查理的变化而开心,反倒感觉失望,甚至是愤怒,憎恶,无法在一起工作。他们无法接受一个曾经不如自己的人变得比自己优秀。其实这些人都是有自卑心的人,他们工作不入流,在社会上处于底层,没有什么地位,只能拿比自己处境更为糟糕的查理来安抚自己那颗脆弱的自尊心。就如同鲁迅笔下鲁镇酒店里短衣帮们嘲笑被打断腿的孔乙己一样。
我们想想,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是否也有过同样的,短暂的此类感受。在同一间教室内,成绩中等的嘲笑成绩差的,成绩优秀的蔑视成绩中等的,长得高大魁梧的欺负身材弱小的,长得帅气漂亮的讽刺长相普通一般的。我们在和处境相似的人相处中,是否有过那么一点点的妒忌,一点点的自卑?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大人逗小孩:“你是从垃圾桶里捡回来的;你妈妈不要你啦。”小朋友哇哇大哭,大人哈哈大笑。
这些人,稍微能找到一点点好于他人的地方,就到处刷存在感,秀优越感。这一切其实就是没有将不对等的一方当作平等的人来看待,没有给以最基本的尊重。
当查理成为天才之后,他曾和几位科学家发生冲突,他无法接受的是这几位科学家仅仅将他当做“实验品”,和那只名叫阿尔吉侬的小白鼠一样,他产生了对人尊严的基本需求,他希望周边以及媒体大众将他当成一个“人”来看待。他对尼姆教授说了这么一段话:“我现在是个独立的个人,但查理在走进实验室前,同样也是独立的个人。你看起来很惊讶!是的,突然间我们发现我一直是个人,即使以前也是,这对你的信念是一大挑战,因为你认为智商低于一百的人不值得被当人看待。尼姆教授,我相信你看我的时候,你的良心会感到不安。
学会尊重,只不过需要将他人当作和自己一样的人来对待,就这么简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