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安夜空】第165期|胡青丝:一方丝巾 连接世界

 新用户2420aRkV 2023-10-01 发布于安徽

图片

新安

夜空

让文学唤醒梦想 用艺术点缀人生

图片

 一方丝巾 连接世界 

                              ——专访画家、时尚设计师王雨

胡青丝

图片

夏日的黄山,天空碧蓝如洗,偶有烟云掠过,幻化成形,宛如画作,鬼斧神工般令人惊叹。在文创小镇荷花池畔,一座独栋小楼掩映在绿植之间,微风拂过,荷香阵阵,又增添了一份诗情画意。与画家、时尚设计师王雨的第一次见面如此偶尔,却又彼此欣赏,更正确来说,是我被王雨以及她那色彩斑斓的作品所吸引。于是,我们围桌而坐,烹茶论道,在薰衣草的氤氲香气中,一个传奇般的女子向我走来。

图片

徽州情缘

图片

1968年,王雨出生于徽州一个艺术之家,父亲是音乐和美术老师,母亲是数学老师。从小,王雨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艺术天赋,她对音乐、舞蹈、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徽州文艺训练班正在招生,年少的王雨不顾父母的反对,坚持参加了京剧学习班,从此开始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戏曲生涯。每天天没亮,王雨就需要起床练功,刀把功、身段功、水袖功……刚进学习班的王雨很快尝到了戏曲训练的“甜头”,每天天没亮就开始吊嗓练习,然后便是一整天的身段训练,王雨却乐在其中。她喜欢戏曲,并在学习戏曲的过程中接触到了舞美,这一邂逅成了她人生轨迹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片

聪慧的王雨很快意识到自己的戏曲天赋不算出众,于是在训练的同时又开始了书画练习,跟着京剧团的舞美老师章臣诠学习西画。王雨在上一刻刚刚结束京剧基本功,下一秒又拿起了画笔,仿佛从小浸润的艺术气息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释放。

汗水浇灌的花朵别样鲜艳,戏曲绘画的训练成为了基石,少年时期的经历让王雨对艺术有了一份独特的浪漫与执着。

图片

南下寻梦

图片

随后,出于对艺术的喜爱,王雨在巢湖师专美术系开启了大学生活。1986年大学毕业,王雨回到黄山,分配到黄山旅游杂志社担任美编。1988年,黄山市人大成立,王雨因能力优秀被抽调到人大秘书处。这样一个对年轻人来说极其难得的机会,反而让王雨有点犯难。对工作极其认真的态度决定了王雨再也无法像原来一样沉心于艺术,经过再三思考,王雨决定辞职。

1993年,当王雨一路南下抵达广州之时,她第一次体会到年轻的烦恼与忧愁。在广州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王雨先找了一家广告公司谋生。庆幸的是,王雨的绘画基础和文字功底派上了用场,她主动为客户设计、策划,将美学融入广告之中,她的朝气、激情以及对艺术的感知力,很快为自己赢得了知名度。

图片

年轻的王雨在广州闯出了一些名声,热情的广州人对这个来自徽州的小姑娘青睐有加。很快,王雨与朋友一起创业,她亲自参与包装设计、产品设计等,把对绘画的热爱投入事业当中。

然而,一场突袭的疾病,严重影响了王雨的健康。2009年,王雨离开企业,回归艺术。“最怕上了高速,一路奔驰。”王雨轻抿一口红茶告诉我,“我怕回不来了。”

我知道,王雨说的是绘画。在她心里,永远藏着一个彩色的梦。

图片

浓墨重彩

图片

“我的初心是一名艺术家,我希望回归艺术的道路。”执着的王雨又开始拼命,把精力都放在了画画上,拜访名家大师,在家独自练习,到国内外参观展览、博物馆,从中外的历史奇葩中汲取精华和养分。王雨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满足,也找回了自己。

2016年,从敦煌莫高窟回来后,王雨定下了新的方向——重彩。莫高窟保存着丰富生动的中外艺术形象,既有汉文化,也有吐蕃、羌、蒙古等文化,还有中亚粟特、南亚印度、西亚波斯的文化,甚至还包含了欧洲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子。莫高窟的多元性和世界性让王雨深感震撼。她深受启发,决定要走出一条多元结合的不同于其他的道路。

图片

打定主意后,王雨毅然决定重返校园,她考进了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重彩高研班,学习纯天然矿物质颜料的表达方法。那段时间,孔雀石、蓝铜矿、红珊瑚、朱砂乃至金箔,都成为了王雨的研究对象。

在工作室,王雨研磨、沉淀;再研磨、再沉淀……

当宝石被抹去了棱角,化成石臼中细碎而软糯的粉末,与明胶交融流淌于画布之上,它闪耀的光芒和色泽却依旧明艳如初。

图片

轻丝曼舞

图片

《蜕变》是王雨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在王雨工作室的阁楼上,我看到了《蜕变》的复制品,即便如此,依旧给我以震撼与惊艳:大片水墨和藏青色的晕染泼洒于画布之上,如蝴蝶破茧而出的瞬间,朱红色的笔触恣肆于墨色深处,似是跳动的脉络,又如张扬的热血。孔雀蓝点缀其间,如同绚烂的斑纹,为破茧成蝶的生命而振翅和欢呼。

王雨说,这幅画,她不会再画第二次,她从来不喜欢重复。伟大的艺术品与伟大的艺术家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笔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不可复刻的。”王雨说起艺术的时候非常认真,她的眼里充满了光。正是有着对艺术近乎痴狂的追求,王雨也不断地挑战自己。她脑洞大开,将色彩绚烂的画作设计制作成具有独特艺术品质的丝巾。

一扇新的大门被打开,一只梦幻的紫色蝴蝶蜕变而生。

图片

由画作衍生的丝巾得到了意想不到的认可,美学的理念、色彩的融合、设计的创新都让王雨又一次成为了焦点。她打造了自己的品牌——王雨画帛,将绘画艺术与绸缎绢帛相融合,打造独树一帜的生活美学。

今年,王雨在2023广东时装周(春季)上荣获了风尚设计品牌奖。作为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文化传播委员会常务理事,王雨致力于艺术的生活化与时尚化推广。

“让色彩融入生活,让作品成为行走的艺术品。”这是王雨自我的突破,也是绘画新的蜕变。

图片

难忘故土

图片

2023年6月,王雨画帛黄山文化传媒公司在文创小镇落户。离开徽州整整30年的王雨带着作品、丝巾以及对故土的满腔思念回来了。

“徽州人自古就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情结”,王雨让助理晶晶捧来丝巾,一条条打开,详细介绍,“这是徽州的窗花,这是黄山的雪松,这是歙砚的眉纹……”多重的色彩在我眼前构建出一个明媚的夏天。

有一款丝巾上绘制了野兰花,我脱口而出“空谷幽兰”。王雨笑了,她说她想表达的就是徽州女人的美好品格。是啊,王雨作为一个出游半生而又再次回归黄山的徽州女人,这幽兰不也正是她自己的真实写照吗?她将传统文化的养分通过当代艺术的表达,从而绽放出的文创之花,使色彩在丝绸绢帛之上构建了精彩绝伦的艺术世界。

图片

真正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不被现实所束缚。

唐宋青绿、千里江山图、徽派窗花、敦煌壁画、苗族服饰、南疆大漠……一切美好的事物与作品在王雨笔下解构、重建,并赋予了她对新时代艺术的探索与解读。这些印着窗花、雪松的丝巾仿佛穿越了时空,重新跨越天山、昆仑踏上丝绸之路的征途。王雨和她的作品将从这里,从徽州,从黄山再次出发。

图片

临了,王雨打开阁楼上的天窗,约定下次一起看星星。此时,画架上那只迷离多彩的紫色蝴蝶正仰望苍穹。




图片

【END】

图片

  “

作者简介

胡青丝,原名胡玉琪,青年作家、编剧,发表、出版《倚楼曌·火莲圣女》《剑羽岚心录》等长篇武侠小说。获黄山市政府文学艺术奖、安徽新闻奖、中国地市报奖。黄山市作家协会秘书长、黄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黄山市舞蹈家协会特聘艺术指导、玉琪影视工作室负责人,现任黄山日报社副刊责任编辑。


图片

END

图片
来  源:黄山日报
编  辑/一审:程 薇
二  审:汪  鼎
三  审:吴苏晖
终  审:田民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