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 | 呵护“战鹰”的英雄吕孝坤

 富春少年 2023-10-01 发布于浙江

前言

我们在对抗美援朝老战士吕孝坤进行口述实录的时候,得知他是我国“王牌飞行员”鲁珉(后任空军作战部部长)背后的英雄。同时也得知他的两位儿子相继得病,生活无法自理,先后住进了医院。现年97岁的吕老每个月都要去医院看望他两个生病的儿子,一点微薄的退休工资,不仅要养老,还要省吃俭用的给儿子买点营养品。近年吕老因疫情原因,加上年亊己高,己三年没有去看望身患重疾的二个儿子。

今年“八一”建军节,在我们的牵线下爱心人士孙先生为吕老捐赠了手机、爱心企业捐赠了手机卡及后续使用费用,当吕老接收到隔空传递而来的亲情时,这位老兵热泪盈眶。

致敬,共和国的功臣!

2023年第2期

02

呵护“战鹰”的英雄吕孝坤 

谢群

吕孝坤,杭州富阳东洲沙人,出生于1926年。早年就读杭州湘湖师范附小及湘湖师专,日本侵华期间,随校迁到武义、松阳、古寺继续求学。湘湖师专毕业后在萧山白塔坞小学任教。他回忆说:年轻人都有一个梦想,在师专时他就对美术特别有兴趣,对刘海粟先生非常崇拜,每次看到刘海粟书写的“富阳图书馆”几个字,他就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一名书画艺术家。后来通过努力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国美术学院)攻读山水画专业。学校坐落在西湖孤山,风景秀丽,名师荟萃一堂,吕孝坤沉浸在艺术的天堂里。

投笔从戎,追梦天空

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参军入伍,是当时很多年轻人的选择,西湖艺专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老师报了名,吕孝坤自然也不例外。

通过政审和身体检查,1951年1月他录取在杭州览桥机场,从此吕孝坤开始了投笔从戎,追梦天空的军旅生活。当时我国空军刚刚起步,各方面人才都很缺少,吕孝坤因文化基础好,学习刻苦肯钻研,1951年3月份被推荐去了锦州第三航空学校学习,专业是空军地勤机械。锦州第三航校作为我国六所老航校之一,是在国家最艰苦的时候开始建立的(1949年10月30日 )。航校毕业后,他分配到了大孤山机场空军第12师36团担任机械员。大孤山机场代号为“八三三”,位于我国辽宁省安东(现丹东),它是抗美援朝时的一线野战机场。

当年的大孤山机场

挑灯夜战 一天只睡四个小时

吕孝坤说:大孤山机场志愿军战士们工作和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没有营房,战士们有些住在三、五里外的农户家中,有些住在自己搭的帐篷中,北方的冬天通常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严寒来临时达零下30摄氏度。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还要保证飞机随时升空作战,这对所有人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地勤工作人员虽然是保障分队,但因为部队所处环境特殊,敌我双方犬牙交错的态势,根本就没有前后方之分。修飞机的时候不仅要战严寒,还要时刻防备敌机的轰炸,维修洞库外的上空,经常能听到激烈的机枪扫射声和炮声。而洞库内,机械员们每天都在飞机旁高强度工作,刚降下来的飞机还冒着热烟,战友们带着工具就上去了。为此,战士们身上留下了被烫伤的疤痕。有时,为了维修发动机,我们的机械师要在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下,脱去棉军衣进到窄小的发动机舱内,全身冻僵了,自己已无法从发动机舱内退出,需同志们从进气道里拉出来。

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保证飞行安全,战友们经常要挑灯夜战,对飞机进行一次又一次认真的检查,另外为了防空需要,维修飞机时,工作灯还要用黑布蒙上。每天凌晨2点钟起床,5点钟前将飞机检查好牵引到起飞线,所有的工作人员晚上都睡不上4个小时。因为休息不够,在飞机待命起飞作战的间隙,很多地勤人员在停机坪的雪地上也能呼呼大睡起来。

虚心学习 苦练修理水平

在去大孤山机场前吕孝坤所学的师范和美术专业跟机械修理毫无关系。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他利用维护间隙的时间,在机翼下面学习了《飞机发动机原理和制造》、《飞机故障维修》、《无线电原理》、《高等数学》、《微积分》等课程。机场没有相关的书籍,他跑到外面旧书摊上去找,一次,他因外出找书还差点受到处分。

吕孝坤说:“战友把战机交给我维修,就相当于把生命托付给了我,是对我的信任。我要回报这份信任,对战友负责”。机械师要负责飞机的绝对安全,修理箱有200多件工具,每一件工具都有对应的代码,上机带了多少工具,下来必须全部带回,就像医院手术室一样,有专职的人员管理此项工作。

当时的大孤山机场是与苏联空军共用的机场,我军住南面,苏军住北面,我们在技术上接受苏联专家的指导。吕孝坤说:当年在西湖艺专深造时,他自学了俄语,为他在大孤山机场向苏联专家交流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一次,吕孝坤维护的飞机回来时,起落架坏了,如果按照正常手续流程审批要四五天时间,起落架才能到货,苏联专家知道情况后,立马从仓库里拿来了备件,保证了飞机第二天的升空作战。在工作交流中,吕孝坤和苏联专家成为了朋友。当苏联专家回国的时候,不仅把价值不菲的零配件留给了我军,还把一辆私人的摩托车,赠送给了吕孝坤。

大孤山机场大队特设人员的合影

王牌飞行员鲁珉的专职机械师

大孤山机场从交付使用开始, 先后有空2师、空14师、空12师、空15师、空18师、空16师、空4师进驻,涌现出无数战斗英雄,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年轻的中国飞行员不断地在战斗中成长起来,成为保家卫国的空中雄鹰。他们在这些机械师们的保驾护航下,保证了“米格走廊”的主导权,在这里,他们拦截了上万架次来犯的敌机,为地面部队的作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吕孝坤所在的空12师全体飞行员在抗美援朝作战中取得了击落敌机57架、击伤11架的战绩,吕孝坤的维护小组也获得了集体三等功。

在大孤山机场的日日夜夜里,吕孝坤通过学习和虚心请教,维护水平进步很快,他的能力受到团部领导的高度认可,从入伍时的机械员到团部机械维护技术指导员,后来又升任为我国“王牌飞行员”、抗美援朝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鲁珉的专职机械师。

鲁珉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击落美国F86飞机五架,当时美国“佩刀”F86飞机是朝鲜战场上最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每一次鲁珉驾驶的飞机空战回来以后,需要有机械、电气、无线电、军械十个专业人员对它进行精心维护,检查。

我们在口述记录吕孝坤的时候,他反复跟我们说做检查检修马虎不得,每次飞机升空回来,不管有没有受伤,机仓里每一个螺丝、螺帽都必须认真检查一遍,检查完后还要用铅条在设备上做好封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飞机出去打仗万无一失。

抗美援朝结束后,1958年吕孝坤因父亲是国民党党员,在伪政府任过职而受到了牵连,他被划为右派并开除了军籍,转到内蒙古农场进行劳动改造。1979年得到了平反,分配到富阳交通机械厂工作直至退休。

吕孝坤近照(摄于富阳瑞风养老院)

对于投笔从戎的吕孝坤来说,原本他可以过上非常优渥的生活。一场战争,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中断了他挥毫泼墨想当艺术家的梦想。但他毫无怨言,无论生活多么艰辛,吕孝坤从未向社会、向任何人提及过他过去的功绩。

如今战火的硝烟早已散去,那座曾经被人们形容为“炸不断,打不烂”的钢铁机场也已经湮没在岁月的缝隙里。无论时间过去多久,那段热血飞扬的岁月永远镌刻在这位老战士的记忆中。现年97岁的他终日与书为伴,从书中汲取了最大的精神力量,所有的困难对他来讲都是过去时。他告诉我们,现在好就是最大的好。

摄影:史勤

富阳区档案学会供稿

撰文|谢群

编辑|盛玉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