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思考究竟是什么?

 新用户17038774 2023-10-02 发布于河南
(AI绘画:人类大脑示意图)​

今天听完了李笑来老师9月底的《七年之约》分享,

收获一个新知:

原来我们人类就是多巴胺和内啡肽之类化学物质控制的物种,前者面向未来,让我们去行动、去追求更多美好的东西。而后者则面向现在和过去,主张享受成果。

而我们所谓的“思考”只不过是大脑里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 [ ]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极有可能,只是因为大脑里的化学反应不一样了,就判若两人。

- [ ] 就像笑来老师所说,他和很多人一样:没孩子之前会觉得自己还没活明白,干嘛还要让孩子们来受苦?坚定地想做丁克。

后来意外地成了父母之后,才突然后悔真该早些有孩子的。

(我发现小妹身上也是这样:之前死活不肯要孩子。现在怀孕了,又处处开始憧憬着有孩子的美好未来;

我那兄弟,熊,之前是不怎么喜欢孩子的,可现在自己有了孩子整个人似乎对所有的孩子都变得更加温柔了。

而我自己在当老师之前,曾经想过这辈子一定不要当老师,毕竟这个职业受苦受累,很多时候还不讨好。

后来等我真的当了老师才发现,当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因为你的一些行动而有哪怕一丁点儿的改变,你就会感觉到莫大的幸福……)

- [ ] 甚至有时候我们晃晃脑袋,因为脑袋里的化学反应不一样了,想法可能就不一样了。

- [ ] 更有趣的是所谓的“姿势不对起来重睡。”或许真的管用。比如做了噩梦,你并不想继续之前的梦,那就翻个身,脑袋里的化学反应不一样了,梦也就不一样了。

- [ ] 如果想再续旧梦,就尽量试着保持之前的睡姿,因为脑袋里的化学反应差不多,没准还真能实现。

同时,我进一步了解大脑的构造和运行机理:

最外层是大脑皮层,也叫人类脑或理智脑;中间层叫纹状体,也就是我们说的猴子脑或者情绪脑;最内层是杏仁核,就是传说中的鳄鱼脑,爬虫脑,是最原始的部分。

这些化学物质就是从最内部的杏仁核开始往外分泌、传播,从纹状体直接反馈回来的应答通路控制的就是反应比较快的情绪。

而到达最外层的大脑皮层反馈回来的应答通路控制的才是我们反应比较慢的理智,也叫理智通路。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些通路的不同。决定这些通路不同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掌握的知识的不同……

不得不说,每个月听笑来老师聊一聊,真是受益颇多。

我还学到一招:原来我可以像笑来老师这样,分享自己看书得到的有趣知识、观点和案例,以及自己的启发,而不只是单纯地复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