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大教授吕世浩:学历史的大用

 一山阿武 2023-10-02 发布于广东

台大教授吕世浩:学历史的大用

(吕世浩是一位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双料博士。现任职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大家好,在演讲的开始前,我想先问在座的各位几个问题,老实回答哦:

在你们之中,会觉得读历史是一个很有前途的科系的,请举手。

在你们之中,会因为自己考上历史系而欢欣鼓舞的请举手

在你们之中,会因为从小背了大量人名、地名、年代、事件,觉得对你的人生很有用的请举手

OK,从在场的举手的人数就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于学历史的印象到底是什么。

多年前,当联考放榜后,大家问我,你考上哪一间大学?

当时我就回答:“台大!”

大家的反应就是:“哇!”

结果接下来人家问我,你上哪一个科系呢?

我就回答:“历史!”

大家的反应就是:“哦”

当时就产生了我对研究这个问题的兴趣。我要研究什么问题呢?就是下面这个问题:学历史到底有什么用?

大家扪心自问,大家从小就学历史,历史到底有什么用?我们从小要背这么多的年代、地名、人名、世间,到底是为了什么?应付考试后,你还记得多少?记住这些,对你的人生有什么用?

当我思考这个问题之后,我突然发现很有趣的事情。在古代,帝王与精英都要学历史,而且他们都觉得学历史很有用。到了今天,我们所有人从小学就开始学历史,往往都不知道学历史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古今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难道因为古人都是一群笨蛋?还是因为我们的智力突然比古人成长了100倍?我想这都不会是答案。最后我研究之后发现,其实是因为古人学习历史的方法根本和我们完全不一样!那那个方法究竟是什么?

古人学习历史的秘密就是:

当他读一本历史书,读到书中重要的一个历史人物,他面对人生重要的一个关头,他下一个决定的时候,那一刻请你不要看下面,盖上,去想象你就是他,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你会怎么决定?努力地想,把一切都想清楚之后,再把书打开,看那个人是怎么做决定的,决定和你一不一样?为什么做这个决定,他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他付出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用这种方法就可以用古人的智慧磨练我们的智慧。

为什么我们今天教育不用这个办法呢?后来我发现,因为现代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以培养工匠为目的的教育。

这一套从小学中学开始的现代教育,其实诞生在工业革命以后,它当时的目的就是为了填补工业革命产生的大量专业能力的空缺。所以这种教育注重的是知识和技术的传授,它对于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对于如何解决人生的难题基本上是不关心的。

这种方法到历史教育上就会要求同学记忆大量的历史知识,可从来不告诉你这和你的人生有什么关系,于是他们的教学方法往往就是要求背诵背诵背诵背诵背诵,我们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

古代要培养帝王精英,所以他们要求要用思辨来学历史;今天要培养的是专业工匠, 所以要求用背诵来学历史。目的不一样,方法当然不一样。

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这样的想法是由我在台湾的两个老师而来:

我的第一个老师是毓(yù)老师,老师降生在满清末年,降生在帝王之家,从小在皇宫读书。到了台湾开设私塾教书60余年,我跟着老师的私塾读了快20年,老师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学问,教会了我原来帝王之家给子弟的教育和他们给平民的教育是完全不一样的。老师还教会了我,国学原来是拿来用的。

而我的第二个老师,是史学老师。台大的阮芝生教授,他毕生研究《史记》,他教会了我如何读懂中国历史书,也教会了我如何在历史上分析和观察这些帝王和精英们的心态和行为。

因为有两个老师的教导,所以我才希望把古代帝王之学的精华,它不应该再是秘密,它今天应该教给所有的大众们。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在国立台湾教学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开设了全球第一门MOOC(大规模网络免费公开课程),其实我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一场网络教学实验,我想知道旧的学问能不能被今天的人所接受,结果出乎我意料之外,有超过43,000的同学来修这门课。

那,前面讲的东西都只是原则和方法,不能没有实例,接下来我就要用这个实例来跟各位示范古代帝王是怎么学习历史的?

各位看到这幅画,谁知道这是什么历史故事?

你们都知道这是张良帮黄石公捡鞋子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们从小学就开始读。各位既然这么熟悉,那我问各位,这个故事到底在说什么?这是个智慧的故事,它的意义绝不是告诉各位对老人家要有礼貌,约会不要迟到。如果只是为了告诉各位这个,我不能不说中国的智慧绝对没有这么浅薄。这个故事到底要告诉各位什么东西?各位跟着我读下去哦。

张良曾经从容地散步在下邳的桥上,这句话平平无奇,可是历史学看待事物不同的观点就是我们有时间的纵深,我们看到每一样东西必要追问,它处在时空的哪一个点上?

张良在从容散步之前,他做了什么事情?他刚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他为什么要去刺杀秦始皇?张良是韩国宰相名门之后。秦国灭亡了韩国,他要为韩报仇,消灭强秦,为了这个目的,他散尽家财求取刺客,最后刺杀失败,他被全天下通缉。在这一刻,他逃到了下邳,按常人,他应该躲躲藏藏,草木皆兵,结果你看张良,从容散步在下邳的桥上。就从这一点,我就可以知道,这个年轻人胆气过人。当然,这是一句废话,胆气不过人,也不会去刺杀秦始皇嘛,对吧?

但是问题来了,在这个时候,他碰到了一个重要的人。有一个老头子向他走过来,就做了一件出奇的事,他把鞋子掉到桥底下,回头跟张良说,小子,下去帮我把鞋子捡起来。

好,这个时候用我的方法,请各位这一刻把书盖上,闭上眼睛开始想,如果你是张良,碰到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办?

我们现在看张良怎么办?他的反应绝对出乎各位的意料之外,「良鄂(è)然,欲殴之」。他想把老人家打一顿,这才是一个年轻人血气方刚的表现。

但是他打了没有,没打,为什么没打,《史记》说的多老实,「为其老,强忍,下取履」。他不是自然而然地容忍,他是勉强自己忍受下来,因为不要忘了,他现在还是通缉犯,一不小心把老人家打死问题就大了,所以既然已经忍了,他就下去帮老人家把鞋子捡上来,老人家更出奇,说帮我穿上。

好,这一刻闭上眼睛,如果你是张良,碰到这样得寸进尺的老先生,你会怎么办?想清楚了没有?想清楚我们看张良怎么做,他为什么是张良,「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他不是履之,他不是跪履之,他是长跪履之。

当然,为什么要长跪履之,因为他明白老人家要教他的第一个道理,那个到底是什么?人生要就不忍,不然就请你一忍到底。非凡之人做事要就不做,要做就必要做到干净漂亮,忍耐就不要忍个半吊子。既然已经帮人捡了鞋子,也决定帮人穿上,何不索性长跪履之,这就是老父要告诉张良忍的重要性到底是什么,老父为什么要教张良,我们看老父接下来的举动啊,「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 」 。

张良为什么要大惊,高手跟高手之间交手,是不用行于长篇大论泼妇骂街,那是最下等人做的事情,高手跟高手之间几个眼神、几句话、几个动作,双方就明白彼此是什么等级,老父要张良帮他捡鞋子,是老父欲惊张良而张良不惊,张良长跪履之,是张良要惊老父,而老父不惊,老父以足受笑而去,张良的反应是什么?良殊大惊 ,所以我们就知道刚刚短短的时间内,双方已经交手了三次,结果是老父大获全胜,张良一败涂地。

老父为什么要这么对张良?你要知道,张良天资高,胆气够,受的是当时第一流的教育,在他过去的人生之中,只有他压着别人打的时候,所以他不能忍,老父见面到现在,老父处处压着他打,就是让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年轻人有勇很好,可是你如果你不能忍就不能有谋。所以这是第一要义。

接下来故事我们看怎么发展,老父离开一段距离之后又回来对他说:「孺子可教也」,所以我们才说他是为了教张良而来。

5天以后天亮的时候和我在这里相会,张良知道老父不是一般人,你看他多恭敬,跪曰:「诺。」

来这一段我念给各位听: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 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刚刚短短的文字中,最关键的是哪两个字?读书必要能抓关键字,抓不住关键字你就读不懂这篇文章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哪两个字?是「先」和「后」,对不对?为什么要强调「先」和「后」?因为后面就会说,老父要传张良兵法,兵法讲的就是先发制人,后发受制于人,制人和受制于人天壤之别。

到目前为止,两次相会,张良还是被老父压着打。如果你是张良,你该怎么办?你看哦,五天以后,良夜未半往。什么叫夜未半?我跟你约第五天,第四天的晚上12点前我就到了,在这一刻,张良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因为老父就算比他早到,也不能说张良迟到。因为我们约的是第五天,何况老父并没有比张良早到。

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乃《太公兵法》也。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老父为什么欢喜?因为张良明白老父要告诉他的第二个道理,那就是:争先。你怎么去争那个先?我就要问各位,什么叫做「先」? 不明白这个,你还是没读懂啊?什么叫做「先」呢?比人家早。以前有同学这么回答:人家早只是相对地先,他不是绝对的先。兵法是要争那个「绝对的先」。什么叫做「绝对的先」?出乎对方意料之外,就是「绝对的先」!老父没有料到你会夜未半到,所以你到了,你才能争那个「先」。

那问题来了?你怎么才能出乎对方的意料之外呢?如果这个关键没有解决,前面的还是白讲了。你怎么才能出乎对方的意料之外,怎么争取到那个「绝对的先」?答案就是老父教给张良的第一个道理:只有一忍到底,对方没有防备,你才能去争那个「绝对的先」!

这两个道理,《孙子兵法》讲的最清楚。装的好像未出嫁的少女一样的柔弱, 敌人对你没有防备,放心地把门打开,等到开门的那一瞬间,快得像飞出去的兔子一样,窜进去,敌人来不及把门关上,这就是忍和先的道理。

兵法讲的要义就是这两个。

你有没有实例呢?当然有!张良为什么能够消灭强秦?因为他辅佐汉高祖刘邦。刘邦为什么能取得天下?因为他先入关中,消灭秦朝,取得大义名分。可是他在进攻关中的时候,南边是有守将的,守将比刘邦还强。刘邦一开始想要进攻,张良跟他讲:“不可以,我们打不过人家。”

“那怎么办呢?”

“我听说这个守将很爱钱,我们可以拿财宝去贿赂他。”

刘邦听了张良这么做以后,守将果然答应和刘邦合作,你看秦国南边守的都是这种货色,这个朝代怎么能不灭亡?结果拿了钱贿赂他之后,刘邦很高兴说:“我们没问题了!” 张良说:“不行,我们立刻偷袭!” 刘邦说:“为什么?” 他说他收了钱他底下的军官跟士兵都是秦国人,他未必会同意守将的做法,可是他收了我们的钱,他全无防备,立刻偷袭,必可以一战功成!刘邦就是因为听了张良的话,所以先入咸阳灭秦朝, 大汉四百年的帝业就来自于老父教给张良的「忍」和「先」的运用。

我们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吧:帝王、领袖们为什么要学历史?学历史到底有什么用?

学历史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人性,因为历史记载着过去几千年以来无数人上到帝王将相下到贩夫走卒,面对时代的不同选择和人生,从这里,你才能明白人性到底是什么。

学历史的目的是为了启发智慧,学历史就是要用古人的智慧来启发我的智慧,拿古人的人生作为磨刀石来磨砺脑子里名为智慧的那把刀。磨刀石不能切东西,只有刀才能切东西,你必要从历史中学到智慧,背诵那些东西是没有用的。

好,为什么我们要了解人性,启发智慧?

因为当你遇到一个人生的难关的时候,请相信我,你绝对不是历史上第一个碰到这个难题的人吧! 在你过去有无数人面对和你一样的难关,他们用什么心态去面对,他们如何解决他们的问题。

当你觉得绝望的时候,请你记得有一个人蒙受了人间莫大的屈辱,可是他卧薪尝胆,吸取教训,最后三千越甲能吞吴;

当你觉得人生被人家利用的时候,请你记得有一个部族被人家当成炮灰三百年,无数的国军和国人死在战场上,而他们始终相信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当你有700士兵的时候,就敢对天宣誓,秦国绝对不让任何人再主宰我们的命运,秦国终究要并吞天下,而最后他们统一了战国,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皇帝;

当你自怨自艾,没有好父母,人生没有依靠的时候,请你想起有一个人他三岁死了爸爸,十几岁死了妈妈,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他年轻的时候根本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的教育,他完全靠自学成才,最终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学问最大的人之一,成为了东方的圣人,影响东方文明两千多年,那个人就是孔子。而西方的那个圣人,正在马槽里面;

当你觉得人生一无所有的时候,请你想起有一个年轻人漫步在下邳的桥上,那一刻他已经失去了一切,而他始终相信自己终有一天能够灭亡强秦,而他最后达成了这个不可能的奇迹,消灭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成为中国智慧的代表。

只要你用对方法,历史是无穷智慧的宝库,是无穷力量的来源。我始终深信,教育的目的是让人做知识的主人,不是为了让人做知识的奴仆。要做知识的主人就要懂得启发自己的智慧,愿大家都能从历史中得到智慧,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开创你们理想的人生,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