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究作业】自己看图编题,“平等”对待“等分除”和“包含除”

 刘老师数学日记 2023-10-02 发布于上海

除法和分数教学,最常用的情境是“平均分物”,这一数学模型涉及两种除法,俗称“等分除”和“包含除”。

以分饼干的简单模型开始,可以看见两个问题:

问题1:将12块饼干平均分给3人,每人几块?

问题2:将12块饼干分给一些人,每人4块,能分给几人?

这是两种不同意义的除法。问题1知道总数和份数(平均分给几人),用除法去求每份是多少?俗称“等分除”;问题2知道总数和每份数,用除法求有多少人参与平均分,即总数里包含多少份,俗称“包含除”。

可见,这两种除法,是同一个“平均分物”数学模型所产生的。

从除法的意义分析,等分除和包含除是同一情境两类互相依存的除法问题。张奠宙老师也谈过小学数学教材中存在忽视“包含除”的倾向,认为教材中给的不少例子都是等分除的例子,没有指出包含除和等分除的区别,导致不少同学认为“除法就是等分除”的思维定势。

那为什么要重视包含除呢?如果能根据同样的情境,既能提出等分除又能提出包含除的问题,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十分有益的。另外,也促进学生对除法的意义有更深地了解。

平均分的情境适合整数的除法,平均分配给某些人、某几个班、某几个小组等,人、班、组的数都是自然数。但对于分数除法,就说不通了。例如4÷1/2,不能说成把4块饼干平分给1/2个人,但是问4里面包含几个1/2,还是很容易思考的。

在一个情境中,一般涉及到三个量,总数、份数和每份数。知道份数、每份数求总数,要用乘法。知道总数和份数,用除法求每份数,俗称“等分除”。知道总数和每份数,用除法求份数,也就是总数里包含多少份,俗称:包含除“。

在教材分一分与除法中,例题中也是以等分除(分草莓)来介绍的,而在试一试环节中,3个练习中前2个都是包含除,后一个是等分除。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在生活中分东西时,既要有按份数平均分,也要有按每份数平均分,这样积累大量等分经验基础上引出除法会更好。

除法的本质是平均分,不管是按份数平均分,还是按每份数平均分,结果每一份分得的都同样多,都是平均分。

学生对平均分的过程和方法要非常清楚,要知道分的是什么,怎么分,分的结果是什么。

结合具体情境,知道被除数是要分的总数,除数是平均分的份数或每份的数,商是平均分的结果,体会到除法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一种运算方法。

同样,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也应该有“等分除”和“包含除”同时出现的情景。书本的例题中就是以2个例题,一个等分除,一个包含除来展开教学。

在练习中,也应该出现“等分除”和“包含除”两种练习来加以巩固。

4个苹果装一袋,12个苹果能够装几袋?

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多少个苹果?

这两题在这里显然是个对比。第一个是“包含除”,另一个是“等分除”。

12÷4=3(袋);12÷3=4(个)

这里能看到总数和每份数的单位是一样的。

在有余数的除法练习中,同样有这样的练习:

有32粒糖,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到几粒糖?还剩下几粒糖?

有32粒糖,每人分到6粒糖,可以分给几个人?还剩下几粒糖?

32÷5=6(粒)……2(粒)

32÷6=5(个)……2(粒)

从这里看到,“等分除”中的商和余数单位是一样的;而“包含除”中商和余数单位是不一样的。

在练习中,还可以让孩子自己根据自己画的情境来进行编题,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来编对应的乘法和除法题。

孩子们自己画好主题图,然后根据主题图自己提出乘法问题和除法问题,这里的除法问题既有“等分除”和“包含除”两个类型。

看来,孩子们倒是没有偏爱哪一种除法模型,既提出了乘法题,也提出了两个除法问题。

看完文章记得点亮“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