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师书籍推介|在精神病那里著作的功能

 无意识研究 2023-10-04 发布于四川

导师书籍推介|在精神病那里著作的功能

                                           作者:Fabienne Hulak

本文选自张涛博士导师Hulak教授的《精神病工作中的字母与作品》第一章,作为精神病那里书写功能的引论。这是译者2011年赴法后看的第一本重要著作。

下面为第一章正文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1我们对精神分析实践及与精神病的关系的兴趣引导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深入探讨了一个问题,即作品及其对精神病结构主体的重要性。
2有一条看似与我们方向相矛盾的途径,那就是引导我们重新审视了经典精神病学对精神病概念的发现或者说创造。尽管这些假设今天被视为过时,但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精神病学家对临床现象的精细分析为精神分析的探索奠定了基础。这种方法最终在拉康的指导下演化为数学表达、拓扑学和节点的理论化,我们可以将其称为“非概念化”,因为症状不再被归因于个体实体,而是与主体的结构相关。
3 一个概念并非固定的,它需要不断地研究,通过对现实的某种理论划分,它试图提取出其中的规律,正如精神病理哲学学者G. Canguilhem康吉兰所言:“[...] 研究一个概念,就是改变它的延伸和理解,通过包容例外特征来使其得以获得普遍化的结果,在其原区域之外应用,将其视为一个模型,或反之寻找一个模型,总之,通过有规则的转化,逐渐赋予它形式的功能。” 这有助于为临床中复杂多变的现象提供框架,并因此理论化相关的经验。
4 拉康在他的教学接近尾声时,特别关注了治疗结束和精神病的问题。在阅读了《文集》后,为了传承一种“似乎无法教授”的工作,他引入了“mathème”(数学式)这一术语,该术语于1971年由C. Lévi-Strauss的“mythème”和希腊词“mathêma”(意为“与科学有关”)一起构造而成,并在这里进引入了“lalangue”这一术语,正如J.-A. Miller所言,它与“mathème”是不可分割的,“它只能依靠误解来维系,从中生存,从中获得滋养,因为意义在声音上增长和繁殖,而“mathème”则可以完整地传递,“没有含混或引用”,借用Leibniz的话来说,因为它是由没有意义的字母构成的。” 我们将会在后续回顾这一概念。拉康随后进入了博罗米亚结论的理论,这涉及到一种难以形式化的困难,他也没有完成它。在他的教学最后阶段,拉康试图借助乔伊斯作为范例,“不是从精神病学出发思考精神病,而是从精神病出发思考精神分析”,这是一种新的立场,也是对G. Deleuze和F. Guattari的批评的回应。
因此,我们希望勾画一条从精神病苦难到尝试通过在精神分析工作中产生的“作品”来解决这一苦难的路径。我们应该如何描述疯狂产生的作品?是症状还是创作?……阅读早期关于这些产物的研究,比如1905年的Réja和1922年的Prinzhorn,这两个在历史上最重要的研究,让我们注意到它们将这些产物定位于美学和诊断之间。Réja认为疯狂是一种种系回归,它在原始状态中揭示了创作的机制,而Prinzhorn则通过“Gestaltung”的概念发展了一种类似的理论,它属于一种将运动释放视为表达原则的生命力学。
1921年,Morgenthaler也持有相似观点,他认可了Wölfli的作品具有艺术价值,将它们与立体派绘画作品相提并论。纳粹主义的支持者则采取了相反的立场,抨击了20世纪初的先锋艺术,将其与疯人艺术相提并论,最终导致了著名的“退化艺术展览”。
7 对疯人作品的美学理解还导致了博物馆学的关注,比如Lausanne艺术原创收藏的前馆长Michel Thévoz和Aracine博物馆的创始人Madeleine Lommel,现在该博物馆位于Villeneuve-d'Ascq。他们被J. Dubuffet以及他的“原始艺术”理论所启发,致力于将精神病患者的作品整合到文化领域中。

Villeneuve-d'Ascq街道
8 在K.雅思贝尔斯关于Strinberg斯腾伯和Van Gogh梵高的研究(1923年)以及E. Minkowski题为《病理问题》(1954年)的作品之后,R. Volmat在1955年出版了《精神病艺术》,其中他以现象学为基础,对“疯人艺术”进行了风格上的描述。那些更远离美学的其他作者则更倾向于将这些作品视为症状,并仅仅将其视为诊断的辅助。在这一流派中,最具特色的工作是由圣安妮医院表达研究中心进行的。在1967年,R. Volmat和C. Wiart在该中心,以科学性为目标,对圣安妮医院心理疾病和脑病诊所的患者的视觉艺术作品进行了编码。首先,他们使用一种形式构图定位方法描述每件作品,然后进行了受语言学符号学启发的语义分析。然后,他们试图将这些作品与当时的病历对应,并进行统计分析。
9 从1960年代开始,整体氛围开始受到米歇尔·福柯的影响。在他看来,现代精神病学产生于一种加倍的异化,也就是说,既来自疯狂,也来自精神病院机构的治疗。这种异化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在精神病学领域进行的所有研究的结果。那时的精神分析主要集中在神经症障碍上,隐含地倾向于将与精神病患者进行的工作视为一项绝望的任务,并将治疗工作的任何理论化视为一种武断的尝试,从而使其失去资格。
10 同样在那个时期,精神病学也在自由主义传统和悲观传统之间摇摆不定。自由主义传统(参见Franscico Basaglia、反精神病学、机构心理治疗运动、Roger Gentis和Aloïse网络等)代表了一种非常令人同情和慷慨的运动,但实际上不能解决精神病的问题。其“解放”病人的计划未能解决疾病问题,同时那些侧重于缺陷和认知障碍的经验性研究也无法给精神病患者留下创造的空间。
11 我们的工作与我们上面提到的工作有所不同,因为我们认为精神病产物中存在一种强烈的书写和形象(图画)之间的亲近关系。在这个视角下,一些历史研究获得了新的意义。例如,Morgenthaler在1918年的一篇文章中强调了在精神病患者中的“绘画与书写之间的转变”的重要性,以及Prinzhorn(1922年)的研究,他受到Ludvig Klages哲学的启发,创造了“图像词藻”的概念,建立了图像表达和语言表达之间的等同性,并写道:“我们的艺术家为自己创造的东西是自闭症的图像书写,只有他自己能够解读 -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图像词藻,来自于“忽略一切相关标点符号的逻辑,以及将主题、形式或秩序规则自主对待。这种不可减少的武断因素,[…]似乎实际上是相当特殊的。它对应于已知的症状,即迭代和刻板动作。”
12 因此,一个更广泛的问题浮现,即精神病者的产物及其自身功能的特殊性。之前提到的不同研究流派似乎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一些流派将精神病患者置于艺术家的姿态中,而其他流派将其视为其症状无法被严密表达的主体。然而,这些产物,包括文字、绘画、自称科学的作品和各种构造,使我们开始思考它们“超越文化”的地位。
一、疯狂,是缺少作品所致吗?
13 米歇尔·福柯对于今天所谓的疯狂的未来有着幻想,他引导我们追随他的思考,围绕他将提升为概念的东西——“作品的缺失”。早在他的《古典时代的疯癫史》中,这项开创性工作和对知识的考察预演中,福柯将疯狂定义为“作品的缺失”。他提出:“那么,从最一般但也最具体的形式上,对于那些从一开始就拒绝所有关于它的知识干预的人来说,疯狂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它就是'作品的缺失’。” 他观察到:“……疯狂既不表现也不叙述一个作品的诞生(或者是某种具有天才或幸运成为作品的潜力),而是指出了这个作品的虚空形式,即这个作品来自何处,它永远不会在那里被找到,因为它从未在那里存在过。在这个苍白的领域,这个根本性的隐藏之处,作品与疯狂的孪生不相容性显现出来;它们各自的可能性和相互排斥的盲点,标志着这个西方世界的一切有意义与无意义的构造,因此也是一种否定的结构。正是在对“疯狂如作品的缺失”这一定义的基础上,他的项目得以建立。M. Foucault福柯提到的这个盲点的存在,标志着作品与疯狂之间存在着二分法,这引发了我们对这个虚空形式的思考,即作品永远不存在的地方,这个问题毫无疑问特别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译者与导师开展讨论

14 尽管福柯多次强调了这一点,但他更多地研究了精神病院和精神病医生的言论,而不是那些有时会出现在病历中的言论。因此,他更多地为疯狂赋予了社会的内涵,而不是像拉康那样赋予了真正的临床内涵。福柯感到遗憾的是,没有人研究了Thorin这位“疯狂的狂人”写下的成千上万页文字。尽管Thorin几乎是个文盲,但他的病症与我们的主题相关,并且在17世纪末记录下了他的妄想,“他的幻觉在流动中,以及他的恐惧的吠声”,但福柯并没有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相反,他建议潜在的研究者在脚注中提供有关相关档案的引用。福柯更愿意深入研究雷蒙·鲁塞尔这个更受文学界认可的案例,他的创作工作与安东尼·阿图德的工作一样,都是通过作品否定疯狂,同时也通过疯狂否定作品的典型例证。这种相互排斥使他的语言空间成为“他所说的空虚,作品和疯狂之间的交流和排斥的缺失”,这个缺失在福柯看来,源自“词汇的不足”以及语言本身的固有不足。作品的缺失使精神病与对他人的承认关系产生问题。
二、疯狂,超越文化吗?
15 大多数情况下,由精神病患者创作的作品并未被视为真正的作品,这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之间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其认可的问题。
16 “疯人艺术”并没有被正式视为艺术,因此它可以被纳粹用来诋毁现代艺术。当时采用的等式是:现代艺术=疯狂艺术=病态艺术,因此在1938年,Prinzhorn收藏的作品被用于名为“退化艺术”的展览。退化的概念显示出“一种言论如何变成临床事实”的过程。卡尔·施耐德(Carl Schneider)是一位医学博士,于1933年被任命为海德堡精神病诊所的医疗负责人,他甚至声称存在“生物学上”的艺术家和精神病患者之间的“亲缘关系”。在一篇精神病学杂志的文章中,题为“退化艺术和疯狂艺术”,他描述了如何成功治疗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况,但方法与伦布罗索(Lombroso)和普林佐恩(Prinzhorn)正好相反。他写道:“与其保存艺术家的病态作品,我们销毁了它们,并指导患者完成她选择的正常任务。” 施耐德后来成为“科学主管”,参与了精神病患者清除计划,因此也参与了清除Prinzhorn收藏的众多作者。
17 尽管如此,正是在20世纪,得益于超现实主义和自动写的概念引入,才开始考虑并承认了一些来自精神病院的作品和产物。
三、在太一(Un)领地之下的作品?
18 拉康派分析家、语言哲学家让-克洛德·米尔纳(Jean-Claude Milner)断言,作品的概念是现代概念,并且其严格的定义暗示着它是一种唯一性原则,这允许在文化的多元中引入“差异的计数”。现代世界将作品的实质建立在一个命名系统上,这个系统通常缩减到作者的名字和特定标题的引用。这个命名系统将物质产物,尤其是文本,等同于“太一的范畴”。“作品不一定是一本书,甚至不一定是一本书。作品不是一种物质,它是一种形式,是一种组织文化的形式”,它涉及文化对一个主体的认可。当然,可以通过避免任何像是认可系统的东西,比如出版、展览、演出等,来回避这个设备,但这样做的代价是我们可以谈论疯狂,这就是为什么米尔纳解释了福柯关于“疯狂如作品的缺失”的说法。疯狂者的产物不是作品,因为它们位于“文化的外部限制”之中。对于米尔纳来说,“这当然不意味着文化没有吸收疯狂者的产物的力量,文化只需要将它们重新纳入作品的形式中,但在那一刻,疯狂这个名词将不再相关。众所周知,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而“原始艺术”的标签也不是为其他目的而发明的。”
19 我们可以同意这个观点,同时要指出与“原始艺术”的概念相关的模棱两可之处。这个概念是由让·杜布菲(J. Dubuffet)创造的,他的立场明显是模棱两可的,他一方面在精神病院寻找“疯狂者的作品”,同时坚称“原始艺术”与“疯狂艺术”毫不相干。这个立场显然引发了争议,后来与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产生了裂痕,因为布勒东认为精神病患者的作品在“原始艺术公司”中的地位变得过于重要。然而,对于杜布菲来说,他认为“疾病的概念必须与无法进行创作的能力联系在一起”,只有疯狂才是创作的必要条件。他遗憾地没有找到更疯狂的作品,坚信在“疯狂者的艺术”和“消化不良者的艺术”或“膝关节病患者的艺术”之间没有任何区别,并反复强调“原始艺术”不属于文化(参见他的“免受任何文化束缚的人”的理论)。
20 现在有了比“原始艺术”的收藏更多的收藏品,它们现在在瑞士洛桑展出。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德国等地也有类似的收藏品,特别是海德堡大学精神病诊所的收藏品。这些作品在20世纪20年代由精神病医生汉斯·普林佐恩(Hans Prinzhorn)收集起来,他希望将它们用于医学研究。在某种程度上,Prinzhorn的观点与Dubuffet的观点截然不同,因为他试图从他的“Gestaltung”理论出发,支持症状性产物的文化价值,这样,这些产物就必然属于科学的领域。
21 在“统一原则下的作品”的问题中,仍然存在着关于主体的问题,特别是关于精神病患者的主体,其特殊构建(妄想、疯狂的产物、荒谬的理论)并没有社会联系。无论如何,对作者的太一原则的这一肯定,都涉及到对主体的统一性信仰,然而,在我们感兴趣的某些制作者身上,特别是那些所谓的“不连贯的”制作者身上,这一点并不明显。如果“作品”的概念意味着主体的存在,那么精神病的主体在知识和真理之间仍然存在问题。在拉康的理论中,一个分裂的主体是一个在幻想结构中找到稳定点的主体,该结构将主体视为被划杠,即主体仅仅是能指链的效应,由一个能指代表另一个能指,并与对象a作为快感的部分相联系。这种联接正是知识和真理之间的分裂,知识位于符号能指链的一侧,真理位于对象a的一侧,它在大他者中堵塞了知识的缺陷之处(不完整性、不一致性)。因此,我们需要确定精神病结构的特殊性,并在现象层面上明确其主要表现:解离、刻板行为等。
22 通过贴近实践并探索结构不变性,特别是在书写和图形之间的接近,拉康通过他的博罗米结构提供了一种超越性的观点,这使我们采取了一种认识论的视角,我们开始进行了对精神病概念的“考古学”研究。实际上,我们认为通过弗洛伊德领域的概念启发的临床经验在经历药物效应之前可以找到正确的现象学定位,这在经典精神病学传统中还没有被这种药物学全然侵蚀。因此,我们重新审视了从这一历史中浮现的主要概念,试图明确与精神病原因问题相关的当时意识形态假设(进化论、大脑区位论等)以及那些当时的临床医生所面临的现实部分,他们的明智观察导致了特定的表现学和疾病分类学。
23 这一努力使我们得以提取出一些精神病学历史中坚持不懈的概念。一方面,这是“元素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任何精神病现象的结构性点,另一方面是它的衍生物,如精神自动症、幻觉、妄想以及与之相关的所有精神病现象,如新造词、外星语、刻板行为等。
24 弗洛伊德的工作,当他恢复了大法官施瑞伯的谵妄之语并揭示了其中的规律(后来由拉康进行了重新审视,他区分了编码现象和信息传递现象),得出的结论是,所有与妄想有关的东西实际上都是治疗的尝试,这个观点当时是真正革命性和令人震惊的,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考虑到药理学家希望通过化学手段消除这个令人困扰的症状...
25 拉康接受了妄想所进行的重建的假设,并通过他所谓的“合症”来发展这一概念,这个术语是根据旧写法的症状一词命名的,它是一种通过创造来重建或稳定精神病患者的方式,一种建立在字母功能基础上的重建。

译者:张涛


 

原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