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核心素养根植于社会参与”导写与范文
2023-10-04 | 阅:  转:  |  分享 
  
作文专题训练“核心素养根植于社会参与”导写与范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中国七八十年代,恢复高考初
期,社会流传口号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我建议第一门先考语文,考完立刻判卷子。语文不合格的,下面的功课就不用考了。语文你都不
行,别的是学不通的。——中国七八十年代,著名数学家、时任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
三个方面六大素养: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教育部201
6年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7年颁布《新课程标准》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题目由三则材料组成,第一则材料是中国七八十年代恢复高考初
期社会流传口号,反映出当时人们重视数理化,忽视文科素养的现象;第二则材料是中国七八十年代,著名数学家、时任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的话,
强调了语文素养的重要性;第三则材料选自教育部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2017年颁布《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国学生发
展的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强调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三则材料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对中国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的不同认识。题干要求“
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提示考生,写作中应综合三则材料立意,只围绕其中某一则材料或某两则材料立意则属于偏离题旨。
三则材料的共同点就是都谈了中国学生应具备的素养,考生围绕这一点来谈即可。立意:新时代的中国学生不能只学好单科知识,应全面发展;时代
在发展,中国学生素养要与时俱进;打好文化基础,注重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等等。范文:核心素养根植于社会参与“核心素
养”是当下学生应具备的,为适应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能力,以文化为基础,自主发展为重要途径,最终根植于社会参与,来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人既是文化的主体,又是文化的目的。文化构成了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并引领人通往自由之路。文化为基础,体现着人的素养。优秀文化能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下,学生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深厚的文人底蕴基础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但文化终究只是基础,要真正提高学生核
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不得不学习更多,在文化基础上,在学习生活中提高核心素养。文化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
而对于学业生来说,校园、课堂就是最为主要的地方。自主发展是促进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亦或说是捷径。课堂是学生生活的关键部分,我们从课
本中、课堂上汲取知识,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完善自我的发展,提高核心素养。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校园活动的不断丰富,学生可以在越来越多的
环境中提升自我,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当然不能一味地随波逐流,而必须自己有责任地担当,融入进这些活动,实践和创新在社会活动中,有所突
破,有所进步。从这个层面上说,社会参与才是真正根植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要条件。生活永远是人提高素养的源泉,尤其对于学生来说,参与社
会实践活动,勇于担当责任,实践创新,都是真正根植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素养往往是后天培养的,可教学的,所以在通过社会活动中,学生可
以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我。以文化为基础,自主发展为重要途径,最终学生都将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让学生在社会参与中增强团队意识,学
会责任担当,在当下的多元化社会,这才是提高核心素养,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关键。社会参与,能加重学生理想信念;社会参与能加重核心素养的培
养;让学生在社会参与中体会生命价值和质量,突出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献花(0)
+1
(本文系好知识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