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篇普刊能否等价一篇核心

 九妹婆婆 2023-10-06 发布于河南

省的职称文件要求:

(六)学术技术条件

任高级工程师期间,公开发表、出版有较高水平的本专业学术论文、著作或撰写有较高价值的专业技术报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专业学会及专业分会、有博士授予权的本科院校及科研单位主办的学报上,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以上学术论文,或被SCI、EI、ISTP收录1篇以上学术论文。

  2. 除1规定以外发表的其它学术论文或专业技术报告总计五项以上。

先说结论:无法等价

一、什么是核心

核心期刊通过某一个权威机构认定后就脱离了普刊范畴成为了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是相对于普刊来说的。目前国内公认的核心期刊体系只有南大核心(C刊),北大中文核心,CSCD和科技核心(统计源核心)。因此,要判断是否为核心期刊的话,就要看它有没有被收录在这些核心体系中。
核心期刊要求较多,对作者单位、学历、职称、基金可能都有要求,最重要的是论文质量。发表核心论文是对个人科研能力的认可,难度相当大。
我国大部分硕士、所有的博士毕业都有关于论文的要求,而且要求的期刊往往影响因子较高的核心期刊或大学学报。
社会层面,医生、教师、科研工作者、高级工程师等职称晋升都有规定学术研究、论文发表要求,国内每年有上百万核心论文的刚性需求,而我国每年核心论文只发表十几万,僧多粥少,难发程度可见一斑。
核心期刊正常投稿,费用并不高,还有不少免费的大学学报。所以经常有人说,核心论文贵,这都是谣言,不必理会。
另外,发核心不要找中介,当前国内任何一本核心期刊,稿件都是供不应求,根本不会委托中介寻找稿源。随着这几年监管的加强,核心入选门槛的提高(科技核心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由五年前的0.6提高到当前的1.0以上),当前通过关系和金钱,已经攻不克核心了,所以当前发核心论文找中介本身就是交智商税。


二、什么是普刊

核心以外的期刊称为普刊。普刊,就是普通期刊,是在新闻出版总署备案并公开发行,具备合法的国内国际刊号。
当前,不少省份的职称文件认可的普刊,主要检索有知网、万方、维普等。如果不是这三大检索,例如龙源,但其实龙源这根本就不是一个论文数据库,只能算是一个电子阅读平台,因为上面的内容什么都有,还有时事财经小说这类内容,只要有人看,是什么期刊都收录的,很多知网根本不收录的期刊,在龙源给点钱就给收了。
所以,大家如果发普刊,必须要三大检索,不然评职称没用。最好是知网检索,因为知网检索的门槛最高,认可度也最高。

三、普刊有国家级期刊的说法吗

期刊只有核心和普刊之分,没有国家级和省级之分。
国家从来没有对刊物做过级别之分,也就是在影响力和专业程度上没有省级和国家级的差别。
现实情况同样是,好多所谓的国家级期刊很水、很烂,给钱就能发表论文,反而不少所谓省级期刊影响因子高、投稿难度大,专业学术水平也高。

关于普刊的省级、国家级分级之分,仅仅是市井街头的通俗叫法。不知什么时候,这种分法被一些机构采用,出现在个别省份的职称评审文件中,导致很多人产生一种严重的认知误区:国家级一定比省级的期刊好。
认为国家级一定比省级的期刊好,就如同认为城市孩子比农村孩子聪明一样,难以置信、不可理喻。
普刊中省级刊物、国家级刊物说法,只是一些论文中介机构的通俗说法,说白了,就是忽悠人用的。一些论文中介机构,用国家级期刊的说辞,诈骗你多交论文中介费。比如一些论文中介机构报价,知网收录的省级期刊4000元,国家级期刊6000元。从这一点说,水刊中骗人最狠的就是国家级期刊。
一些地方机构和评审专家,不去甄别,想当然的认为省级期刊没有国家级期刊好,逐渐采用了这种说辞,进而个别省份在职称评审过程中,采用这种错误的市井称谓,使得一些以金钱为导向的所谓“国家级期刊”,放弃学术底线,过去几年,把双月刊变成月刊、月刊变成半月刊,甚至半月刊变成旬刊。不间断向社会投放论文,收取高额的版面费,赚的钵满盆盈,收割一茬又一茬的科研小白
但如果作者所在的行业专家偏认为国家级期刊优于省级期刊(评审专家外行的也不少),那么在投稿的时候也还是要注意的,毕竟,作者知道的事实是一回事,评审专家的想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他说国家期刊好,那你就有意的去选择国家级期刊发论文吧。
下面列举一部分所谓的国家级期刊,都是很烂、很水的科技期刊,都已经停刊了。当然也有不少很烂的、没有停刊的国家级期刊,就是水刊,接着下一节给大家聊一聊“水刊”。

四、什么是水刊

水刊和普刊有重合的地方。普刊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有些普刊被认为是水刊。但水刊也没有准确的定义,只能根据高校发布的负面期刊清单去大致推测。
可以根据该期刊的发行周期、发表论文的质量来判断是否是水刊。一般来讲,季刊、双月刊的含金量是比较高的,月刊其次。如果某期刊一个月发行三期(即,上、中、下旬各一期),那么大致可以判定为是水刊。
水刊和假刊的性质不一样,假刊套刊等是违法期刊,从根本上就不具备合法性,水刊是级别比较低的正规期刊。不少论文中介会打着“万方、维普收录”的广告来推广水刊。
不少论文中介,宣称有内部通道,有关系,实际上不少水刊一月发好几期,僧少粥多,稿源不足,找不找中介差别不大,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
所以总的来说:核心期刊,找中介也没用;水刊,不找中介一样有用。
那论文中介有什么用?我的观点是他们是一群骗子,你觉得骗子会有啥用?


优秀的期刊都有一个显著特征,论文收录精益求精,而非来者不拒。年发文量不过百篇左右,而非成千上万。对于像流水线一样刊发论文的半月刊、旬刊、周刊,提醒大家要谨慎发表。
普刊可以发,甚至鼓励大家发论文,但要发一些相对质量高一点期刊。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一般都在0.5以上。即使发不了核心期刊,发普刊也要挑选影响因子高的普刊发。
一些高校老师会放眼于知名度较高的普通期刊,例如高校的非核心类学报,认可度也越来越高。经常发表论文在低影响因子(低于0.2)期刊上,会反向证明你的学术水平低、基础理论差。
对于一些给钱就发的水刊,切忌少发或尽量不发。如果已有精心打磨的论文,建议可以投到知名度较高的普刊。经常在垃圾期刊上发表论文,会成为你的学术污点!
当前国内的反常现象是,水刊各个高校不认可,但各省的职称文件认可,甚至可以拿来评正高。所以,站在职称晋升的角度,我只能违心的给大家建议,只要你们当地的人社厅认可,那就发水刊吧。

五、普刊没有底线

非核心的论文,准确的说,是普刊中的水刊,5篇也达不到1篇核心或学报的难度。核心或者学报(这里指从事研究生教育的本科高校所主办的学报),是有底线的,即使最差的核心和学报,门槛也很高,难度也很大。
但普刊,往下是没有底线的,如果限定知网,还多少有点门槛。知网经过整顿后收稿数量减少,起发版面数增加,审稿制度效仿核心三审三校,知网的都要3版面起发,查重率一般要求在30%以下,因此知网的期刊有一定的门槛。
可某方、某普上面的论文,虽然经过整顿,有所改善,但门槛依旧很低,例如2版面起发查重率一般要求在40%以下。这里是论文中介经常光顾的地方,论文买卖的集散地,这里收录的论文很少是作者自己写的,大部分是中介复制黏贴来的、作者花钱买的论文。
花钱没有知网多,还和知网一样管用,与学术没关系,就是一场买卖,主打的就是性价比。
很多普刊真的是给钱就发,不只一两本,而是很多。

为什么违背常识的论文能发表出来?因为审查学术期刊的是和学术不沾边的地方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他们审查论文是否有“负能量”等不当言论,不审查学术水平。熟鸡蛋返生只不过是教学论文,没有“负能量”内容,所以都顺利通过了,直到被媒体曝光。

当然,事件曝光后,国家开始对期刊进行整顿,现在这种违背常识的论文,以后是发表不了。

六、小结
如果在某方、某普这上面买5篇论文,可以评正高?只能说,很费钱(根据当前的市场行情,估计要花费一两万),除此之外,其他的什么也代表不了。

如果是水刊上面的五篇论文,还不如发论文用的两张纸的价值高。这样搞出来的正高,你觉得对国家、民族、地区、行业甚至小到单位、个人,有什么促进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