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铜元历史、版别、难点概述

 馱夫 2023-10-06 发布于福建
福建毗邻广东,受广东建厂铸造钢元的影响,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下半年,在原银元局内安设铸造铜元机器,开铸铜币,并设专署管理,称“福建铜币局”。银元局在城南,习惯称为南局,银元局铸钢币获利后,福州船政局也由福州将军兼福建船政大臣崇善上奏,于光绪三十一年(I905)获准在福州城东马尾兵工厂的停泊港设一处造币厂,称“闽关铜元局”。因兵工厂在城东,称为东局,“闽关”铜币即兵工厂所造。同年秋,闽浙总督魏光焘上奏再增建一厂,以解决财政经费问题,获准在城西梅亭附近的洪山桥原福建机器局内再设一个造铜元专厂,因位置在城西,习惯称为西厂。

福州船政局铜元厂


福建铜元生产兴盛时,三个厂每天可造十文币近200万枚。光绪三十一年底,福建三个厂合并为“户部福建造币分厂”。光绪三十二年(1906),奉户部令浙江铜元厂归并福建厂,并限制福建的铸造量。福建造币厂后期贪污现象严重,管理不善,屡受查核,在1906年合并后,福建省实际上结束了大规模生产,仅南局(当时已改称福建造币分厂)勉强维持局面。宣统二年(1910)后,时停时造,直到清朝灭亡。




民国时期仅铸造了“中华元宝”十文一种。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底止,福建铸造铜元按十文折算,约3亿4千7百多万枚(一说4亿2千6百多万枚),占当时全国铸造总数的0.333%。



福建铜元珍惜度和品相难度介绍:


福建官局系列

福建官局五文分长尾、短尾两种,长尾难点在火珠龙鳞处,难度一般;短尾未见三全品相,难度极高,另有稀有的白铜材质存世。



福建官局十文分十九云、十六以及十五云,品相难点基本上在龙右爪和左胸鳞处,难度较易,16云EOO和16云T字鼻为较少版别。



福建官局英文复数为名誉版别,分长云、短云两种,基本上龙尾处以及龙身都存在浅打。



福建官局二十文为名誉版别,大致有挫刻和官局造以及复数三种版别,复数为大名誉品,存世极罕,二十文基本上都龙鳞磨损严重,打制弱。





闽关系列

分大、小、斜、高低闽关四种,难点都在全龙关,高低闽关为大名誉品。





大清铜币中心“闽”十文系列

闽一文为名誉品,也是造假重灾区,和大部分一文龙版一样,难点在龙脸、鳞和火珠。


闽二文也为名誉品,难点与一文基本吻合。


丙午“闽”十文,分普通版和异书闽两种,后者略少,难点在马齿。



己酉“闽”十文,名誉品,马齿,龙鳞皆为难点。






福建中华元宝系列

名誉版别。背面三面旗分别为民国初年国旗五色旗、陆军旗铁血十八星旗、海军旗青天白日旗。难点在马齿、旗杆螺旋纹、旗面处,难度较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