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4年,女孩因父亲拆散爱情变疯,5年后上海男知青为她痴守农村|戴建国|爱情|知青|程家|结婚

 阿年282 2023-10-06 发布于河南

青春年少时期发生的爱情甜蜜而又美好,少年少女们在懵懂中尝到酸涩的滋味。

但是并不是每一段初恋都能完美地走到最后。

有的时候一个选择很有可能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上海的知青上山下乡来到黑龙江逊克县支援,他结识了当地的一个女孩。

二人的感情因为其女孩父亲的拆散而破裂。

女孩也因受不了打击变得疯癫。

抉择的时刻他没有临阵脱逃,而是为了她两次做出了让人吃惊的选择。

(一)知青下乡遇见爱情

“这个人怎么傻憨憨的,被人笑话了也不知道怎么还嘴。”

程玉凤一边看着戴建国,一边偷偷地跑到地里帮他铲掉前面的地。

戴建国,在1970年作为一名上山下乡的知青,来到了黑龙江省逊克县。

他和同学们被安插到铲地的队伍里。

大家在干活之前都志气满满,但是等到真正实践起来就闹了不少笑话。

“你这个文化青年怎么干起活来,还不如我们队里的小姑娘快,再这么拖下去,太阳可要下山喽!”

队里的人看着动作笨拙的戴建国,经过他身边的时候,总会开口打趣。

戴建国平日里只知道在课堂中读书,从未做过农活。

铲地的时候总找不到要领,急得满头大汗。

他知道这些人没有恶意,但嘴笨的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辩解,只能站在原地傻笑。

程玉凤总会偷偷地在旁边看着。

时间一长,就开始拿着自己的小锄头,帮戴建国把那一垄地的头帮他铲完。

戴建国好不容易铲到快结尾时,却发现前面的都已经被人帮忙铲完了。

他心中好奇,“到底是谁这么好心?”

问了一圈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承认。

戴建国终于学聪明了,偷偷地向前跑了几步,发现了正在帮自己铲地的程玉凤。

“我这些天都不知道一直是你在帮忙,真的谢谢你了。”

戴建国高大英俊,程玉凤生得清秀美丽。

二人站在一块儿竟非常登对,经常有人拿他们两个开玩笑。

“你之前没有下地干活的经验,如果有什么不懂的,我可以教你,哪怕是铲地也讲究技巧的啊。”程玉凤说完这句话后拿着自己的小锄头,扭头就跑掉了。

她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脸有多红。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戴建国都来向她请教做农活的技巧。

两个人的心也越靠越近,程玉凤还经常从家里拿一些瓜子和咸鸭蛋来和他一起吃。

戴建国也会给她讲城里的事,做完活儿凑在一起戴建国还会唱歌给她听。

两个人之间的相处,很快被乡亲们看在眼里,有人将此事告诉了程玉凤的父亲。

“老程,你家女儿怎么和上海来的那个知青凑在一起那么亲密啊。”

程玉凤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把女儿带了回来。

当时两个青年人私下谈恋爱,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而且他也不认为,这个上海来的小知青以后会把女儿带走结婚。

程玉凤被父亲关在仓库里,还匆匆地订了一个婆家。

“我不愿意和我不喜欢的人在一起,你们就算是我的父母,也不能强迫我做我不想做的事儿。”

程玉凤又是绝食又是哭闹,最终成功地让父亲松口,答应了解除这场婚约。

但此时的戴建国,对程玉凤只是朦朦胧胧地喜欢,并没有达到谈婚论嫁的地步。

1974年,戴建国回上海探亲,程玉凤一直在等待他回来。

但是程玉凤的父亲,酒后为她订下了和邻村四喜子的婚约。

(二)父亲拆散,女子为爱变疯

程玉凤又怎么可能同意?

“我开始就已经和您说了,我喜欢的是小戴,他探亲回来之后就会和我结婚的,我不能背叛他。”程玉凤尽力给父亲解释。

可谁知道父亲却认为戴建国不可能再回来了,而且自己也已经收了对方300块彩礼。

“如果你真的不想嫁,你让戴建国拿出300块彩礼,我以后就再也不催你了,否则你给我乖乖地嫁过去。”

程玉凤和戴建国相处了三年时间,她相信戴建国心里也是有自己的。

可谁知道戴建国收到程玉凤的信后,并没有回复。

他家里的条件不是很富裕,直接拿出300块非常困难,且自己也不确定,是否真的想要娶程玉凤,所以他干脆没有回消息。

程玉凤等了许久,都没有等到爱人的回信。

到了结婚的日子,她百般反抗,最终还是被父亲用麻绳捆了送到了四喜子家里。

四喜完全不顾及程玉凤心中是否有人,他花钱娶媳妇儿就是为了传宗接代。

不过一晚上的时间,对于程玉凤来说几乎是天塌地陷。

当天晚上,程玉凤怒急攻心,大口大口地吐出鲜血,四喜一家人连忙将她送到医院里治疗。

戴建国知道程玉凤嫁人后心痛难忍,但事情已经发生了,他只能强迫自己不去回忆和程玉凤呆在一起的幸福时光,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读书上。

嫁给四喜的程玉凤,生了一个孩子,几个月后孩子因病夭折。

巨大的打击让程玉凤彻底疯掉,不仅无法继续下地做农活,平日里还疯疯癫癫地四处跑。

“你女儿现在已经疯成这个样子了,我怕继续留在家里,会闹出人命,还是由你们照顾她吧。”四喜把人送回了程家。

这件事情对于程家来说丢了很大的面子。

程玉凤的父亲更是一夜愁白了头。

他不明白自己女儿为何如此死心眼,非要想着戴建国。

村子里的人也因为这件事情对他们家指指点点。

但是程玉凤却丝毫没有恢复的意思。

她经常将自己弄得脏兮兮的,还拿辫子绕在脖子上。

母亲经常看着女儿掉眼泪,又担心她会被自己的辫子勒死,干脆把她的头发剪秃。

“小戴,你知道当时和你总在一起的那个程玉凤被婆家退婚后得上了精神病,送回了娘家,现在每天在村子里跑来跑去,变成了个女疯子。”

一名村民看见戴建国连忙拦住了他。

戴建国不敢相信她说的都是真的,偷偷地去看了以后心如刀割。

他不敢想象,之前那个美丽大方的女孩子,现在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三)男子两次选择让人吃惊

1977年,考上了教师的戴建国,在隔壁村子做了一名中学老师。

1978年上海的知青们到了返程的时候,戴建国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和他们一起离开。

程玉凤为了自己变得疯疯癫癫,他却要什么都不顾一走了之。

戴建国无法做出这种忘恩负义的事情。

但如果不走,他的未来都将留在这个村子里,也无法去读大学。

1979年的一天,戴建国来到了程玉凤的家里。

程玉凤的父母非常吃惊。

虽然女儿是因为喜欢戴建国变成这个样子,但是他们却对戴建国没有任何恶意。

“叔叔,阿姨,程玉凤喜欢我,我不能就这样离开,如果你们同意,我希望能够娶她。”

戴建国出身城里又有文化,现在还是一名老师,他居然放弃未来的大好前程,要娶嫁过人、还疯掉了的女儿。

“我们从来没有因为这件事情怨过你,你还有很好的未来,不应该将你剩下的人生都留在这个村子里,快走吧,孩子。”

程玉凤的父母非常感动,但是也不忍心连累了戴建国,连忙开口劝他离开。

但是戴建国心意已决,“你们不需要觉得愧疚,这是我自己深思熟虑半年后做出的决定,当年我的一念之差让小凤嫁给了其他人,如今我不只想要赎罪,更想承担起原本就属于我的这份责任。”

戴建国的父母知道此事后,气得几乎晕倒。

但是却无法改变戴建国的想法。

最终只能选择妥协,程玉凤和戴建国在程家人的见证下正式结为夫妇。

精神状态时好时坏的程玉凤,看着结婚证泪流满面,她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和戴建国结婚了。

村子里的乡亲们知道此事后也都非常震惊。

没人认为戴建国会为了程玉凤而留下,可是他的确这么做了。

平日里疯疯癫癫的程玉凤在大婚当日精神状态极好,还能给乡亲们敬酒,知道内情的人们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二人婚后生活恩爱和睦,但是程玉凤的病情一直没有彻底恢复。

她偶尔发病的时候会四处砸东西,还会伤害身边的人。

戴建国都坚定不移地陪在她身边,从来没有嫌弃的意思。

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妻子,戴建国大多时间都在家里进行写作,将文章发表到报刊上赚取稿费。

一旦手中积攒下来一部分钱,他就会带着妻子去医院看医生,无论治愈的概率有多渺茫,他都没有放弃。

“我当初如果不谈图那300块钱,急匆匆的把女儿嫁人就好了,小凤能够遇上你,真的是她的福气。”程玉凤的父亲不止一次拉着戴建国道歉。

(四)戴建国对妻子不离不弃

“您这是说的哪里的话,我们可是一家人。”戴建国不仅精心照料程玉凤,还对岳父岳母无微不至。

在戴建国的努力下,程玉凤的身体一日比一日好转。

戴建国去电台应聘,成为了一名编辑,家里的生活一切都在好转。

程玉凤还给戴建国生了一个儿子,家庭更是变得和睦温馨起来。

“小凤最近精神状态越来越好了,她不仅发病的次数变低,也学会如何照顾孩子了,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戴建国高兴的给家里打电话,汇报这件事。

或许因为之前失去过一个孩子的缘故,程玉凤对于小儿子非常疼爱。

在很多时候就像一个正常母亲一样照顾孩子。

戴建国也因为在工作过程中的优秀表现,被升为电台的副总编。

1997年变故突生,戴建国的哥哥得了尿毒症,妹妹因为下岗热潮失去了工作,家中的母亲无人照料。

妹妹给他发来电报,希望他能够回到上海工作,也方便照顾家人。

戴建国在这边已经打下了自己的基业,所有的人脉也都在这里。

若是就此回到上海,就意味着他要从头开始白手起家。

但如果不回去,家中的情况又让他担心,戴建国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回信。

“这么多年你已经仁至义尽了,现在你的家里有需要,你就应该回去,但是小凤这个状态恐怕不能陪着你一同回去,不如你先去生活一段时间,等到那边一切稳定的时候再过来把她接走。”

程玉凤的父亲知道女婿的为难,他主动开口表示,“小凤就有我和你妈来照顾,如果你在那边生活的不好,不回来接她也行。”

程玉凤的父亲虽然是乡下人,但是他知道女儿最初发疯的时候,村子里的百姓们都嫌弃,在上海这个大城市又怎么可能不被人说闲话?

可是戴建国却没有答应,“我和小凤结婚了就是夫妻,我们应该不离不弃,所以我要带着她走。”

这是他做出第二个让人震惊的决定。

他带着程玉凤回到了上海,一家人挤到真新街道10平方米的三层阁楼中生活。

程玉凤突然来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心中恐惧,疯病复发走丢了。

戴建国知道后心急如焚,最终成功将媳妇找了回来,他再也不敢让小凤一个人呆着了。

家中又增加了一份请保姆的支出。

回到上海后,工资一个月只能达到900元。

他们一家生活得非常贫苦,但是戴建国始终没有放弃。

他先是为自己找了一份临时工的工作,又因为多年来在电台中的工作经验屡次让领导认可,转正后继续升职位,工资也多了起来,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

程玉凤的病再也没有犯过。

在戴建国的呵护之下,她开始帮忙操持家务,抚养孩子照顾老人。

戴建国的儿子戴亮也长大了,他在父母的见证下结婚生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戴建国为了程玉凤连续做出了两次让人震惊的选择,他的这种行为不仅是出于人性和爱情,更是做到了一名男子应该承担的责任。

好在最终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功的救了程玉凤,也给了自己一个交代。

资料来源:

戴亮 央视《人与社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