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伍迪艾伦又又又拍片:《里夫金的电影节》买得什么药

 耐观影 2023-10-06 发布于泰国

作者:Zhangshan

排版:Zhangshan

审稿:Xavier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文仅用于交流学习,严禁任何商业用途

里夫金的电影节:这次他做回一个影迷

我们说,一个导演一生只拍一部电影,这句话放在伍迪艾伦身上实在是合适不过了,布尔乔亚的烦恼,追寻浪漫理想激情的高知女性,他写着妙趣横生对话带着知识分子略带高傲的讽刺,一直都像你从一开始认识的那样,说着似乎只有文青才能懂得的暗号让你和他一起调侃一切。

无论是从《安妮·霍尔》到《纽约的一个雨天》,他就是你一直熟悉的那个的伍迪艾伦,无论他用的明星有多火都得像他自己(甜茶是哪怕外八和驼背依旧让人心生怜爱)。

的确是经历了猥亵养女的舆论风波,他在北美的热度直线下滑,但是这次我们不细聊他的私生活,这部《里夫金的电影节》的讨论也是稀稀落落。当他回到与电影相识的自己,回到电影,城市,我们能看到什么?

影片是由一段对话与看似像心理咨询的开场,主角(华莱士肖恩饰)是为了去发现自己的妻子(吉娜格申饰)是否出轨一个年轻有才华的导演(路易加瑞尔),既而跟随她去圣巴斯蒂安电影节一探究竟,在这期间遇到了一个陷于婚姻迷茫中的文艺女

医生(埃伦娜安娜亚饰),影片中段女医生和主角一起渐渐都面对自己婚姻走向破碎的事实,过程中他回忆起了诸多有关最初婚姻的记忆和自我的探索。

整部影片一如爱在系列的轻松城市观光小品,但也在开头就问了一个问题:这一切都关于什么?

老年影迷的自说自话 ?

年龄增长带来的身体的疲惫与疼痛很容易联想到阿莫多瓦的《痛苦与荣耀》,沉静,直视伤疤。而伍迪艾伦总是不愿意用很认真的语气来说,身体的虚弱也成了用来不断调侃的事物,身体的不时神经性的疼痛,身体才是眼前要紧的事甚至在臆想中的情话都是“让我们一起吧胆固醇降下来吧。”

在餐厅的晚餐,话语中旁敲侧击着妻子的行程,原本想与妻子吃一个二人晚餐却又成了“三人行”的尴尬局面年轻导演身体朝向着她的妻子并且俯身靠近她,她的眼睛一直看着年轻导演,主角被隔绝在了另一个屏幕,尽管他还在滔滔不绝真正的经典电影有多好,却并没有真正参与对话。

就像当一个影迷尝试和普通观众讨论电影的场景,想讨论经典电影的的桥段有多么奇妙多么有创造力,而对方只是在讨论特效和性爱场景到底有多大的尺度。

可是他遇到和自己感受相同的文艺女医生就像是充满了电,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谈论纯粹的电影的确是让人精神振奋的事情,但是当这种生涩难懂的电影拿到中产家宴上去讲就变成了尴尬和不合时宜,就成了这部电影最常被触发的幽默感。有人让他推荐一个适合度假看得电影,他就直接抛出日本电影

1962年稻垣浩的《忠臣藏》,和《影武者》周围的人都微微皱了眉头陷入了沉默。

婚姻危机还是创作焦虑 ?

当他因为想见那个女医生而在她下班之前来到她的诊室却目睹了她与她丈夫电话吵架,他自己躲在墙后面手足无措,想找一个地方躲藏起来;之后当他于女医师游览一日之后回到她的家中却看到争吵不休的场景。

每一次面对女医生和画家丈夫吵架都像是自己在面对婚姻的难题和艺术创作的难题,无处躲藏,如芒刺背。一次又一次通过他人之口讽刺这种开放关系的荒谬,也间接承认自己不是艺术家,我自己只能拍我自己的电影,接受自己对婚姻和对创作的无能为力。像是因为热爱电影和怀抱着导演梦的人最后不是向现实妥协,而是接受自己创作的平庸,自己本质上是不能接受所谓艺术家的放荡生活,或者说“我怕东怕西,我深知生命的脆弱”,永远存在于无论如何都写不出来大师级别作品的焦虑,也因此自己无法继续创作。

当我们和伍迪艾伦再回头看迷影的开始,看伯格曼看费里尼看戈达尔我们的热情丝毫不减,同时也清楚这条通向电影的黑暗国度的路还有很长。

经典翻拍等于自我解答 ?

从去年出版的自传《Apropos of Nothing》中对于各位欧洲电影大师的崇敬也可见一斑,这次他几乎是一一将这些经典桥段都再现了出来,并给予其自我的主题:

《公民凯恩》昭示了自己与母亲和那个永远萦绕在心中的玫瑰花蕾;

《八部半》则是对于主人公身份限定和自我创作焦虑的双重疑问;《祖与占》现代性三角关系的call back;《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自己永远都不由自主的讲关于男人和女人的故事;

《精疲力尽》在影院和在床上的两种相同场景却不同心境尴尬的收场;

《假面》面对婚姻和对方早已认清真相的承认;

《野草莓》更多是通过其他人的口吻去调侃自己,回应自己的种种疑问,且尝试在其中看到答案,发现却也是无解;《泯灭天使》习惯性讽刺布尔乔亚;《第七封印》让克里斯托弗担任死神并看起来有些滑稽且不自然,接受死亡也还有很多路要走。

这一系列的电影像是走马灯一样把自己的婚姻和这些经典电影的串联起来,我也在我自己的梦境办了一场电影节,同时也深知自己无法逃避,总要面对现实。

《里夫金电影节》想回到《午夜巴黎》?

如果问《午夜巴黎》是真的是对美国三十年代文艺黄金时期浪漫情怀的纪念吗?在海明威《流动的盛宴》中,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这样的:

看起来像个孩子,一张脸介于英俊和漂亮之间。这一切加起来远不会成为一张漂亮的脸,但是那漂亮却来自色调,来自那非常悦目的金发和那张嘴。那张嘴在你熟识他以前总使你烦恼,等你熟识了就更使你烦恼了。”而演员则是汤姆希德勒斯顿则是更加俊美。流动的盛宴的巴黎或许就真的是一种光晕,或者说这一切的自我冲突其实是在调侃那种永远活在过去的人呢?那这部电影《里夫金的电影节》是看起来也是对经典欧洲艺术电影崇拜和电影商业化的鄙夷,似乎在恍惚间从圣巴斯蒂安回到了巴黎,

漫无目的的走在圣巴斯蒂安的小径,在旋转木马下打电话,这其中掺杂着巴黎的气息,在这样的梦境和经典电影的交织中来回反复。像是又回到那几个夜晚,但是这次我们去的是法国电影资料馆。

自我沉醉于逝去的黄金时代,并与现实相互交错对比,荒谬但也美。但是我们就这样沉醉在这里吗?

FIN

推荐更多相关文章

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
电影与美食并存的电影节
68届圣塞金贝壳奖《开始》导演访谈
格鲁吉亚电影《开始》获得圣塞电影节金贝壳等四个奖项成为最大赢家!
终于看到了本次电影节最喜欢的一部作品
华语片《乌海》在圣赛获赞誉,黄轩贡献最具挑战表演
英国日本均发挥出色,只看到十次性爱,再无其他的法国电影又一次令人失望
圣塞电影节第一天我去看了一部剧,然后就上瘾了。。。
威尼斯电影节之后欧洲又将迎来一个重量级国际A类电影节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电影资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