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同故事 | 唱着歌谣说北京(一)

 新用户8926AVU2 2023-10-07 发布于山东

本文作者: 赵书,著名民俗专家,北京市文史馆馆员。

我祖籍是满洲正白旗,生在东城九道弯裕裢坑胡同,长在竹竿巷,工作单位在甘雨胡同,家住史家胡同的东罗圈,现住在和平里,一直在东城区。

2001年我当选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协业务范围号称为“三民主义”,第一“民”是民间文学,就是民间故事、民间谚语、民间歌谣。我任《中国民谣集成(北京卷)》主编。

我曾出过一本书《踏歌寻典》,就是唱着北京路名歌谣,找出路名的典故如:

东直门挂着匾,

间壁儿就是俄罗斯馆。

俄罗斯馆照电影儿,

间壁儿就是四眼儿井。

四眼儿井不打钟,

间壁儿就是雍和宫

......

这是从进了东直门到雍和宫、国子监、安定门、交道口、东四、朝阳门,转一圈, 每走到一个景点讲一个典故。注解 “四牌楼南,四牌楼北,四牌楼底下喝凉水”时,可给我“喝”着了,到处找这句话的出处,找来找去才发现,东四牌楼隆福寺旁边原先有座龙王庙,庙里有一口供附近居民饮水的井 传说那年天特别热,有位逛庙会的人从井里打水一喝,结果把伤风感冒治好了。这个消息一传开,想喝隆福寺井水的人排长队排到东四牌楼下,井水很快被各地来的人喝干了,水一时漫不出来,人们就挖井泥,等挖到底发现井泥里均是药渣子。原来隆福寺街里有好几个药店,剩下的药渣子就扔井里了,日久天长井水都药化了,能治伤风感冒能祛暑了。

歌谣的下部分是:“喝凉水,怕人瞧,间壁儿就是康熙桥。”康熙桥是孚王府西侧小胡同中的一座小便桥,在三官庙东侧。下面一句是“康熙桥,把头抬,间壁儿就是钓鱼台”。过去朝阳门里有两处叫钓鱼台,一条在马路南,叫南钓鱼台,一条在马路北,叫北钓鱼台。

此书出版后,不是人人都高兴,西直门外有一个非常高档的小区,听名字非常高级,楼房建得也很好,可是一读由门头沟到阜成门的歌谣,其中有一句提到小区名。如果编歌谣写上就完了,现在要求你把它破解,我半夜三更爬上爬下查我书柜中的书,一直查到唐朝。唐朝叫漏泽园,原来是一块四四方方的坟地。北京是皇城,历史上没有家的太监、宫女死了以后就往这块四方坟地里埋,说是叫埋,实际上平地往上放,在成排的尸体上面盖黄土,盖完黄土之后整块坟地就高出来了,然后再四面砌墙。再放再埋黄土,一看高了就再砌,原来这是乱葬岗子。为了掩盖现实情况,皇帝在四周盖有十座庙。通过研究北京地名歌谣,我才知道中国古代还有这么一种丧葬形式。

(未完待续...)

栏目说明

本栏目摘于东城区政协文史委员会、东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编著的《胡同故事》,仅作学习分享。

“传承胡同文化、讲好胡同故事、永远地留住乡愁,这是无数人的心愿,更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信仰和追求。”(单霁翔)

分享点赞!传递小灯泡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