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这是一节随堂阅读教学课,授课的班级是南京市清润小学三(1)班,江苏第二师范实习生张文轩对学生的发言部分做了记录。 教材课题:三年级上册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 我思考的问题:略读课文如何教? 教材形式:仅有课文导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度一边想象,然后和同学交流:你听到了秋天哪些声音?”和课后的二类条形生字表,没有课后问题练习设计。 教材课后没有问题设计,教师的教学就没有了“问题”做抓手,就像驾驶的汽车没有了方向感。这节课如何教学,才能体现出略读课文的特点呢? 一、备课,设计学生在课堂上要练习什么 1.我能找到的数量词 一排 一阵 …… 【积累词语,是语文科学习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要贯穿小学每个阶段。】 2.我能找到秋的象征物 黄叶 蟋蟀 大雁 谷粒 ?(一个问号,就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 【现代诗歌的作者都会在诗中创设出某种“意象”,抓住“意象”,就抓住了作者表达的情感。小学生不讲“意象”概念,但可以了解。通过找到“象征物”,就突出了秋季的特点。一个问号,会把儿童的思维打开。果然课堂,学生又找到了诸多象征物。】 春的象征物 黄叶(?)…… (还是黄叶吗?) 夏的象征物 黄叶(?)…… (夏天的象征物呢?) 冬的象征物 黄叶(?)…… (冬天的象征物呢?) 【既然有秋的象征物,那就有春、夏、冬的象征物,围绕“中心词”拓展学生的思维。抓住季节特点,也为后续季节的声音教学做了铺垫。】 3.与秋的象征物关联的象声词 唰唰 㘗㘗 ······· 1 仿说: 听听, 秋的声音, ······· 【依据教材表达的形式,替换表达的内容,这就是“模仿”训练,模仿的用意是实现学习的正迁移。】 2 仿说: 3 仿说: 4 仿说: 【选择一个诗歌段落,继续“模仿”训练,这就把课文教“厚”了。】 二、走进课堂,琢磨学生要讲什么 1.请学生当老师,来讲课。 师:读课题,看课题题有个星号,这告诉我们是略读课文,是不需要老师教的,因为课文很简单。现在请你担任小老师,宋老师变成学生,你好好想想,该教给你的学生什么知识呢?准备准备。话毕,每个孩子皆认真准备中。时间大约6分多钟。邀约众多举手的小罗同学走向讲台。 小罗同学竟然设问了超越教师思维的问题,如下: (1)秋的声音有哪些?①你还知道哪些也是秋的声音?(生:蟋蟀的叫声、丰收的歌吟……) ②每一颗饱满的谷粒说明是什么季节?(生:秋天,因为饱满的谷粒说明丰收了)③歌吟是秋天的声音还是农民的声音?(师在座位上追问):为什么农民要歌吟?因为庄稼丰收了,要唱歌来庆贺。 (2)聚焦最后一段课文。①秋的声音匆匆从远方来,向远方匆匆地去。为什么说向远方去?(生:秋天来得快去得也快)总结:秋天来的快去的也快,说明秋天的珍贵,要珍惜秋天。“向远方匆匆地去”,接着来的是什么季节?(冬季)②教师垫话:“听听”能不能换成“看看”?(可以的)会看到什么景象 ? (3)聚焦倒数第二段课文:秋的声音,怎么会在一片叶子里呢?秋的声音还会在什么里?(生:果子掉落的声音,师垫话会发出:“pu da”的,拖拉机收割的“突突”声、河水流动的“哗哗”声、风吹的“唰唰”声音)此处质疑:其他的季节也有流水流动的声音、风吹的声音,不是吗?(生恍然大悟,那不是秋天特有的。) (4)聚焦第三自然段课文:”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串暖暖的叮咛。“为什么说是“温暖的叮咛”?(生1:大雁邀请小朋友前往南方过冬,南方是温暖的;生2:大雁在对小树、小朋友打招呼,要照顾好自己明年再回来看望你,问候是温暖的……) 【从小老师提的问题顺序来看,没有按照课文的节序进行,是跳跃的。所提的问题内容,是紧扣文本“题眼”——关于秋的声音与意象的。所提的问题是有深度的,直指理解自然段的关键词句。讲台下同学们的回答也大大超越了我的想象。理解那么深透。一篇看似浅显的文本,就这样在孩子们的思维碰撞下,完全超越了教师的课堂讲授法。这难道不是一节“好课”吗?不是一节学习方式发生变革的“精品课”吗?唯一不足,是学生没有做老师的经验,把控课堂的节奏,需要在学生座位上的老师我随时调控。我既当小学生,参与回答问题,也要当教学推进的促进者与调控者。教师只有深挖教材,才能及时应对你不知道的课堂局面。当把课堂还给学生,不是教师没事干,而是留给个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解放学生的头脑,创造出一个神奇的自我与伙伴相互学习的世界。教师要智慧地隐藏起来,在课堂里装不懂,激发儿童的表达,在课堂里煽风点火,让儿童辩起来,在课堂里搭桥,不在难点处过分纠缠……只有教师教学行为发生了变革,学生学习方式才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啊。】 2. 余下的时间,完成我课前设计的练习题,愿老师能读到你的《听听,春的声音》或《听听,冬的声音》或《听听,夏的声音》的诗歌片段作品。下课时,夸赞小罗同学:“你今天是最出色的小老师,未来你可是大学讲台的教授啊。”在其他同学艳羡的眼神下,小罗同学羞涩地笑了。 【期待有更多的娴熟小老师走进课堂的讲台。】
|
|
来自: 愚然楼 > 《教师教育/基础教育/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