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湟文化】黄河视域中的河湟文化丨辛店文化

 馱夫 2023-10-08 发布于福建

 辛店文化于1924 年在甘肃省临洮县辛店村首次发现而得名。其分布于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洮河与大夏河流域。东起陕西省宝鸡市,西至青海省共和县,东西长约650千米。河湟地区辛店文化遗存共发现97处,集中分布在海东市乐都区、民和县,其中民和县64处,乐都区28处,互助县和大通县有少量分布。辛店文化与卡约文化大体是同时代东西并存、互有交叉的青铜时代文化。辛店文化的年代大约距今3600-2600年。海东市发现辛店文化遗存229处,西宁市发现2处。不难看出,辛店文化在青海的分布范围不大,洮河、大夏河流域显然是其分布的中心地带。辛店文化与卡约文化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分布地域有一定的交叉,但重叠部分有限。它们是齐家文化之后在甘、青地区新兴起的东西两支不同的青铜器时代文化。






 辛店文化的分布地域偏东,自然条件较好,农业比较发达,畜牧业和狩猎业则是经济生活的重要补充。辛店文化是商周文化在甘青地区的一支青铜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1000年。根据甘青地区考古发掘资料,通常将辛店文化分为山家头类型、姬家川类型和张家嘴类型。其中,山家头类型于1980年在海东地区民和县核桃庄村山家头首次考古发掘而命名,具有上承齐家文化、下启辛店文化姬家川类型一脉相承的文化特征,属辛店文化早期类型。






【鹿纹彩陶瓮】


 民和山家头墓地代表了辛店文化最早阶段,以通体饰细绳纹的鼓腹圜底夹砂罐为典型陶器,命名为山家头类型,其上承齐家文化,下启姬家川类型,完善了河湟地区齐家文化与辛店文化、山家头与姬家川类型之间的关系。1980年,青海省文物考古队对山家头墓地进行了发掘,清理墓葬共33座,其中有31座为长方形土坑墓,两座为椭圆形土坑墓。随葬器物有陶器、石器、骨器及装饰品。陶器有双耳罐、无耳罐、单耳罐、盆、钵等,各墓多寡不一;石器只有石斧一种;骨器有锥、针、管、笄;装饰品有石质的串珠、铜质的牌等。


彩陶靴


绳纹双耳陶罐


铜泡


石串珠






 1979-1980年,青海省文物考古队对位于民和县核桃庄村东台地上的小旱地墓地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墓葬367座,出土各类文物2356件。小早地墓地中的墓葬有辛店文化姬家川类型和张家嘴类型墓葬,并发现360号姬家川类型墓葬被225号张家嘴墓葬打破,证实姬家川类型早于张家嘴类型。小旱地墓地是对辛店文化遗迹发掘规模最大的墓地,它对辛店文化与其相关的问题,如辛店文化姬家川类型与张家嘴类型的时代先后、辛店文化与卡约文化上孙类型的关系的研究都具有较重要的意义。这些考古发现为深入探讨辛店文化与齐家文化、卡约文化、含唐汪式陶器墓葬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辛店文化先民从事的是混合经济,但农业在其经济构成中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畜牧业比较发达。辛店遗址出土的陶器,几乎全都是夹砂粗陶,主要器型有罐、盆、鬲、盘、钵、杯。辛店文化的陶器质地粗糙松散,火候较低。但彩陶比较发达,绘彩与陶胎结合不紧密,易脱落。在陶坯上普遍先施一层白色陶衣再进行彩绘,是辛店文化彩色陶器显著的特点之一。纹饰主要以双钩纹、S纹、太阳纹、三角纹为主,还有一定数量的动物纹——羊纹、鹿纹、犬纹和蛙纹等。辛店文化从大约公元前15世纪中叶开始出现在甘青河湟谷地,以甘肃永靖莲花台和青海民和核桃庄小旱地为典型墓地,以姬家川和张家嘴为典型遗址,盛行以大羊角纹及其变体为标志的彩陶母题图案,随葬陶器有腹耳壶、双耳罐和双耳盆等,生活日用陶器有鬲、腹耳壶、双耳罐、耳杯和浅腹盆等。辛店文化在各个阶段发展过程中,虽然各类彩陶看不出明显的衰落迹象,但在公元前9世纪或稍晚,辛店文化在甘青地区已难觅踪迹。


骨簪



鸟纹彩陶壶


鹿纹彩陶罐


红玛瑙珠串石




















供稿:省博物馆

图文编辑:厅信息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