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亲爱的师长,您可好啊?

 新用户1169lFl7 2023-10-08 发布于河南

我亲爱的师长,您可好啊?

又到了九月十号,教师节的日子,自觉不自觉地总会想起生命中遇到的教师们,记忆深刻的,或者模糊的,还在联系的,或者不再联系的。不管怎样,每每提起教师这个词眼,总会有种习惯性的肃然起敬,如同一名已然退役的士兵,集结号一旦响起,立马军姿站立面朝召唤的方向,心中澎湃,激情满怀。就像此刻,教师节来临之际,那些可爱的亲切的教师们的身影如同一幅幅画卷,随着成长的年岁,次第在眼前铺开,不由得不去想那些发生在求学时的点滴往事,那些缔造大爱的至真情怀。

上小学时,村里的教师大多都是民办的,好多就是本村的小媳妇和男人们。他(她)们拿着微薄的工资,一方面需要按时按点的在三尺讲台上用粉笔在黑板上传授新词新义,一方面还要腾出时间忙于农务。记得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姓尚,对我们要求很是严格,布置的作业多是她的特点之一,为应付一遍又一遍的抄写,我和小伙伴们开动脑筋,同时拿起三支铅笔在田字格上一次性的就抄写出三遍,大大节约了作业时间,还私底下很为自己的小聪明得意洋洋。尚老师检查作业时显然是看出来的,她也不明说,只是等到第二日挑学生在黑板面前默写生字时,就会喊我上去,走捷径的代价就显而易见了,当木质教鞭落在右手心,钻心的疼痛逼着泪水哗啦啦的流下。尚老师附在我耳边,轻声说:长记性了吧?我懊悔且羞愧的点点头,从此再不敢投机取巧,老老实实的按照要求写作业,自此黑板前默写新词,再无差错。那个钻心的疼痛教会我一个道理:学习来不得半点马虎。尚老师不揭穿我的做法也让我领会到一个做人的道理:凡事要留有余地。


   
初中求学是较为风光的三年,很大程度得益于教导主任李老师的“器重”。因为性格外向的原因,中学时业余活动上积极大胆的参与,刚进校一个月的时间,就得到了李老师的“青睐”,他说我是一个有“天赋”的女生,是个“可造之材”(迄今为止,这也没觉得自己可以承受这样的褒奖),于是,只要有去县城或者市里参加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赛事活动,李老师总会将我作为不二人选。有一次,代表所在的中学去县城参加一场演讲比赛,成绩很不好,没有进入前三名,感觉愧对组织的情绪如潮水般的转化为泪水,任凭李老师怎么劝慰都止不住的样子。李老师竟然破天荒的提高嗓门第一次朝我吼道:能不能把自己的胸怀变得大一点?不就是一场比赛吗?搁得住这样吗?我戛然而止,瞪大眼睛看着第一次对我“发脾气”的李老师,泪水全给噎了回去。回学校的路上,李老师语重心长的告诫我说:对比赛任何时候都不要过于计较,人生路很长,会碰到很多事很多人,也会有很多不如意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人生最重要的事是要让自己学会享受比赛享受生活,不能给人一副经不起风浪的样子……李老师还说了很多,好多话没怎么记得清楚,只是“享受比赛享受生活”这句话深刻的记在了脑海中。在后来漫长的人生岁月中,经历坎坷时泪水也还是会止不住的流,但情绪会很快的得以修复,“享受比赛享受生活”就像是一个调节器,总能在恰当的时机出现,重组坍塌的情绪,让自己少一点悲伤,多一些快乐。于个人而言,生活的本意不就是如此吗?你所争抢的、所向往的,怎能抵过一场让自己感觉快乐的体验?


   
高中三年是学生时光中最紧张也最枯燥的日子。每日里不睡觉的时间统统都交给了学习,语数外生理化需要全面兼顾枝枝开花,那时的自己感觉吃不消,综合成绩严重下滑,唯有语文一门科目总能在全年级位列前五,十足一个严重的偏科生,对于将来能考入一个怎样的大学,内心充满了焦虑和疑窦。班主任朱老师发现了严重瘸腿的自己,主动问我要不要考虑走艺术生的路子,天生嗓音较好的条件促使我决心试一试,朱老师主动为我联系声乐老师,自己也背着家人从生活费里节省下来一些钱买来必备的二胡,交了声乐授课费,那段克扣自己口粮的经历至今想起来仍然不觉真实,一日三餐只吃馒头和咸菜的体验竟然也能成为学习声乐的非苦涩体验,着实是喜欢的冲动和爱的使然。在那样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如何权重声乐学习和文化学习的时间打架问题,怎样绕开家长不支持和朱老师鼎力相助的冲突问题,逼迫自己提早进入多思、慎虑的纠结期,虽然过程很辛苦,但也成为一味增加枯燥高中生涯的美好作料,那些日子虽然格外匆忙,内心却饱满非常。虽然最终高考时我并没有成为一个高校的艺术生,但那段特殊的经历让我明白:任何折腾都伴随着阵痛,同时也收获着欢愉的体验。


大学警校时的师长中印象最深刻就是陪伴我们三年的曾队长,一位留校的娇娇者,年龄大不了我们几岁,行事果断,言辞凌厉,最让我们受益的莫过于每天早上整理队伍上课前的几分钟课训。有时候是几句新规传达,有时候是近端前期的督促动员,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他对生活的一个小感悟、一本刚读过书籍的经典引句、一场劝戒惜时好学的铿锵之言,如同滴滴水珠,准时准点的朝向每个心灵之窝滴入,将小智慧大道理交给时间一点一点浸入学子们的心田,在每片土壤中生根发芽,各自成长为精彩的模样。清晰的记得有次课前训诫,曾队说:等你们走上工作岗位,我希望你们能够坚持每天读书一小时,读书的好习惯会让你们终身受益。工作了这么多年,我坚信坚持这个好习惯的同学寥寥无几,但我确信我的这位师长却一直在说也在做。特别是去年去他家拜访,看到阳台桌案上翻开的书籍上密密麻麻的批注,书房里陈列的浩瀚书海,更加明白了一位大专生是如何留校任教,然后成为一名要职上的中层背后那股神秘的力量。由他想到己,练笔写软文的力量或许就是来自于曾队的给养,这或许就是他行动影响下的力量。

广泛而言,师长的概念不全是发生在校园、教室、黑板和粉笔中的故事,那些教授自己熟悉业务的前辈,那些感染自己通达人情的同事,那些影响自己修炼成熟的朋友……莫不是另一层意义上的师长。行至今,已离开象牙塔多年,那些在任的师长们还坚持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人生哲学滋养着一波又一波的莘莘学子,引导学弟学妹们树立正确的三观,走向光明的人生航线;那些在社会学堂不吝于学识的师长,在一间办公室里手把手教授,在一江领域率先为之以身示范,练达人情于日常事务,通晓和气在待人接物。他们,如同大海上的灯塔,点亮着自己,俯瞰浩瀚的海平面,不管是在风平浪静,还是在风暴来袭的日子里,始终坚守不变的初心——为每一辆途径的船舶照亮前行的路。不为一丝一毫的索取,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于个人而言,那些能带给自己正能量的人们,又何尝不是更广义上的师长?

教师节来了,我亲爱的师长,您过得好吗?

“念师生缘在悠悠岁月中经久弥香,感师长以身示范对我辈积极影响。或许,您未用黑板粉笔传道授业解惑,却一直在用戒尺规范我在社会学堂。教师节来了,学生祝您身体安康,快乐绵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