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德」纳粹保镖米施:希特勒近身侍卫,守卫元首5年,晚年披露众多细节

 白衣钱子 2023-10-08 发布于辽宁

引言

1945年的一个黎明,柏林地堡深处。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一个高大的身影气喘吁吁地跑过长长的地下通道。他脸色苍白,满头大汗,神情慌张。

这是希特勒的贴身保镖米施,刚目睹了希特勒夫妇的自杀。他正拼命逃向地堡出口,想要脱离这场覆灭的浩劫。然而两天后他遭遇了苏联红军的堵截。

“你是谁?从哪里逃出来的?” 苏联红军严厉质问。米施的身份终究暴露,他被红军关押遭酷刑,后又被送往西伯利亚劳改。

多年后,这位希特勒近身侍卫回忆往事时,却对纳粹表现出怀念和维护。他公开为希特勒开脱,称其是一个“仁慈的领袖”。

(希特勒与卫兵的合影)

一个目睹过纳粹罪行的亲历者,为何至死不悔改,不思反省?一个希特勒近身侍卫的回忆,揭开了什么秘密?

一、20岁从军 一路晋升希特勒贴身侍卫的五年岁月

1917年,米施在德国西部的奥伯来出生,因为接踵而来的不幸,米施成为了家里的独苗。1937年20岁的米施加入了纳粹党卫军。

(米施与妻子)

起初,米施只是后勤部门的一名小兵。1939年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他因战功获得提拔,一通神秘电话改变了米施的命运。刚开始他并不知道这个神秘的电话代理阿德是什么任务,直到威廉.蒙克告诉他,他成为了希特勒的贴身保镖,从此陪伴在希特勒身边。

(米施参军照片)

“我与希特勒的第一次会见相当奇怪,”米施后来回忆道,“当时我面对着希特勒,激动的浑身颤抖,感觉时冷时热,说不出的滋味。”

在随后的岁月里,米施见证了希特勒最辉煌和最黑暗的时刻。作为保镖,米施需要处理希特勒的日常事务,他成了希特勒身边的必要角色。

他陪同希特勒出入会客、视察,见证了希特勒的种种“英明决策”。他们一起在阿尔卑斯山度假,米施还拍下了希特勒和情妇埃娃的许多照片。

(晚年米施收集的照片)

随后,苏德战争爆发,米施陪同希特勒远赴波兰的“狼穴”指挥所。这里环境恶劣,但是希特勒仍然坚持工作,从不抱怨。米施时常在作战会议室外听报告,知道德军节节败退。

1944年底,他们回到柏林,后又躲进地下堡垒。在这期间,米施偶然撞见希特勒的情人爱娃衣衫不整的场面。爱娃本是希特勒的秘书,两人早在30年代就有染。米施吓坏了,生怕被处置。幸好这件事没有继续发酵。

5年里,米施见证了这个男人从登上权力巅峰到堕落的全过程。1945年4月,苏联红军压境柏林,希特勒与手下仅余的几个随从逃进了地堡,米施就是其中之一。

二、目睹希特勒自杀的惊悚瞬间 其后遭苏联囚禁8年

地堡内昏暗潮湿,米施心中的不安日益膨胀。外面炮火隆隆,敌军已近在咫尺,这场苦战注定粉碎第三帝国的野心。此时希特勒已安排好后事,要求死后被火化。

(米施军装)

4月30日清晨,米施照常为希特勒送来早餐。他看着领袖憔悴的面容和落魄的着装,内心五味杂陈。就在这个早晨,米施亲眼目睹了希特勒夫妇的自杀。

“米施,我们的时代结束了。” 希特勒淡淡说道,语气中透着凄凉与决绝。他缓缓抚过墙上自己的画像,神情哀伤而坚定。

(米施与元首)

“我永远跟随您,我的元首!”米施激动地说。“不,你必须活下去。这是我最后的命令。”

说罢,希特勒转身离开,径直走向了与艾娃的住所。米施泪流满面,他知道,这是与元首的最后别离。随后,在地堡中,希特勒与爱娃一同服毒自杀。他惊恐地意识到,这个时代,这个男人,与他共同经历的岁月,都已成为历史。

米施他们按希特勒遗愿,将两人的遗体火化。两天后,米施逃离地堡,却很快被苏军俘获。由于他是希特勒的贴身侍卫,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与审问。之后又被投入了西伯利亚的劳改营,在冰天雪地中过着非人的生活。

广袤的雪原,寒风刺骨,他时时刻刻与死亡擦肩。虽然遭受苦难,米施的嘴角还留有一丝笑意。因为他完成了元首最后的嘱托,成为了这段历史的活生生的见证者,直到1955年米施才获得释放。

三、晚年揭开历史尘埃 披露众多细节

重获自由后,米施在柏林郊区过上了平淡的生活。直到90年代,作为最后在世的希特勒侍卫,他终于披露了在希特勒身边的种种秘闻。

米施沉醉于回忆那“美好的岁月”,拒绝正视纳粹的暴行。

(米施与新闻记者)

他重操旧业,做起了保镖和司机。后来,他开了一家装潢店,一直经营到1983年退休。

退休后的米施变得孤僻乖张。米施对“纳粹历史的逝去”难以接受,一直试图重拾过去的“荣光”。

(米施与同事)

白发苍苍的米施,沉浸在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中,无法自拔。他热衷于在自己的老照片上签名,那些他身着军装,矗立在希特勒身旁的照片。

他经常接受媒体采访,津津乐道希特勒的点滴趣事,甚至在自己的照片上签名送给“粉丝”,向每一个听众夸耀自己的“威风历史”。他还会来到希特勒地堡遗址,向游客大声自我介绍,以显示自己的“重要性”。

(晚年米施签名)

米施的所作所为遭到主流社会批评,但他毫不在意。他热衷于讲述希特勒的“仁慈”之处,甚至要求在犹太人纪念碑旁立起纳粹官员匾牌,这无异于亵渎受难者。

尽管德国严厉禁止宣扬纳粹思想,但米施依然我行我素。在他看来,希特勒的暴行与自己无关,那只是“别人”造成的。

他的女儿知道他对希特勒忠心耿耿,并对纳粹历史毫无悔意后便离他而去。直到去世,米施都对自己在第三帝国的所作所为无悔无悟。他的言行举止仿佛代表了许多逃避责任的前纳粹分子,用时代的浪潮来为自己开脱。

(老年的米施)

结语

米施,希特勒面前的忠实保镖,也是难以服众的逃避者。他的一生,提醒我们不要因偏颇之见。

历史自有公论,但我们仍应怀有良知。他守护的,是一个独裁者光辉而黑暗的时代。他目睹了血与火的年代,却选择只记好的一面。

他视希特勒为慈祥的元首,却对种族大屠杀视若无睹。他在希特勒身边值得骄傲的五年,成为晚年他唯一的精神寄托。一份虚妄的荣耀感,支撑他度过余生,哪怕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参考文献

胡小跃.我曾是希特勒的保镖[J].出版人, 2006, 000(013):6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