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高庄赏对联

 晨曦深处 2023-10-09 发布于广西

游高庄赏对联

张项学

以前到过杭州,但没到过西溪湿地,或许是那时候还没有开发吧。这次来,时间安排得紧,也只在高庄看了看。

高庄是清代文人高士奇的山庄别墅,又名西溪山庄,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至康熙三年之间,具有典型的明末清中期前宅后园的官宅特点。它之所以出名,还是沾了皇帝的光。康熙南巡时,曾驾临此地,并题词,使高庄名声大震。

高庄大门外建有一座碑亭,亭匾是“宸览亭”,亭柱上有楹联,“翠辇曾停,红莲依旧,宸游不再,斯事难逢”。居中的石碑上刻有四个大字“高庄宸迹”。无论是柱子上的楹联还是石碑上的大字,无不突出皇帝驾临的幸事。

进入大门,过门厅。门厅叫“隐秀居”,中间是一幅彩绘,“康熙驾临西溪图”画屏,再现了当年康熙皇帝驾临高庄的场景。两侧抱柱上有对联,“一曲溪流堪隐秀,四园花影好藏春。”

出了门厅就看到一个小湖,沿湖而建不少楼台亭阁。正楼的外面有一金字牌匾,这就是康熙为高士奇题写的“竹窗”两字。两侧抱柱上悬挂着对联,“春水放轻舟,御临此宅;花阴开小径,君到斯庄”。

一楼客厅上方悬挂着“日月丽天”的匾牌,正中摆放着康熙皇帝坐过的龙椅,龙椅后面屏风上书写着朱熹在西湖与友人酬唱的诗,“越王城下水融融,此乐从今与众同。满眼芰荷方永日,转头禾黍便西风。湖光尽处天容阔,潮信来时海气通。酬唱不誇风物好,一心忧国愿年丰”。悬挂这一首诗,从中也可以看出主人的胸怀和气度。

朱熹的诗两边配有高士奇的一副对联,“弱草长承垂露叶,寒花尽发向阳枝”。中堂两侧抱柱上有联,“竹窗梦恋云间月,苇筏情牵溪外霞”。

从现在的摆设和配备的诗联,人们可以想象得到当时康熙皇帝对高士奇寄予的希望,以及高士奇当时的谦恭。他把自己比作弱草、寒花,但他的一片忠心承受着浩荡皇恩,时刻想着忠于朝廷,报效国家。当然,康熙皇帝确实对他不薄。据说,康熙皇帝初遇高士奇时,高还是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康熙赏识他能诗善文,尤其是工于书法,果断启用他,做到了礼部侍郎、翰林院学士。康熙皇帝很喜欢高士奇,驾临高庄不仅题写了“竹窗”,还送给了高士奇一首诗,“花源路几重,柴桑出沃土。烟翠竹窗幽,雪香梅岸古”。

一侧的建筑门厅上悬挂着“西庄”匾额,两侧抱柱联,“宸翰一窗幽翠竹,御舟十里远清溪”。从这副对联里也可以看出浓浓的君臣之情。室内中堂上的匾额为“和鸣书屋”,中间有一幅山水画,两侧对联:“开卷神游千载上,垂帘心在万山中”。抱柱联是“清酒边,满纸春云润屋;芸窗外,一溪秋雪摇空”。

建在后花园的桐荫堂很大气,是整个后花园的核心建筑,四角飞檐,下部环廊,木柱连接座椅,显得大气、沉稳、雅致、俊秀。桐荫堂外有对联,“林影摇风鸣翠笛;桐荫漏日见金鳞”

桐荫堂西南侧,有一处亭子,名唤“云心阁”,云心阁几乎在后花园的水域中央,要过去得经过一段石板桥。亭边两个已经褪色的红柱子上悬挂着一副颇有诗意的对联,“移云亭上住,掬月水中留”正是:

游西溪湿地高庄

风和云润径,竹密翠环庄。

奇石留诗印,华门散韵香。

滴泉声渐远,波月影新长。

几处寻宸迹,一园花向阳。

悠雲作于拾梦斋

2023/10/0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