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子酒驾被查,怀侥幸心理反诉交警,最后结局令人意外

 君留香 2023-10-09 发布于北京

酒驾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不仅危害自己的生命安全,也威胁他人的合法权益。为了打击酒驾,我国交通法规对酒驾的处罚力度很大,一旦被查出,不仅要扣留驾照、罚款,还可能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但是,有些人对酒驾的认识不够清楚,以为只要喝了一点点酒,或者喝了药酒、保健酒等就不算酒驾。他们抱着侥幸心理,开车上路,结果遇到交警查车,就惹出了一场官司。


真实案例回顾

今天,我们就要讲述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男子喝了一小杯药酒后,抱着侥幸心理开车,没想遇到交警查酒驾,其吹气数值为20毫克/100毫升。事发后,男子认为交警程序不合法,一纸诉状,将交警队告上法庭。

这件事情的原委和结果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男子姓高,是贵州水城的一名普通白领。高先生平时有喝点小酒的习惯,不过他很节制,每次只有一两杯,说是少喝点有利于身体健康。事发这天晚上,高先生想着不会出去了,就在吃晚饭的时候,给自己倒了一小杯药酒。

这酒是高先生自己酿的,酒精度数不高,高先生伴着晚上的菜肴,非常享受的喝下了杯中之酒。谁曾想到,刚吃完饭,高先生正让女儿去做作业,家里突然停电了。

高先生以为是线路问题,从窗户望去,发现所有邻居家里都漆黑一片,方才意识到是大规模停电。考虑女儿作业还没做,电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来,高先生打电话给岳母,问岳母他们家有没有停电。

得到岳母家没有停电的答复后,高先生抱着自己只喝了一杯酒,没有事的侥幸心理,开车搭载女儿前往岳母家。结果是怕什么来什么, 高先生担心遇到交警查酒驾, 结果真遇到了。

一辆开着警示灯的交警车停在路边, 看到高先生的车辆后, 车旁的交警挥手示意, 让高先生将车停下接受检查。

事已至此, 高先生不得不硬着头皮停车, 然后按照交警要求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


案例分析和处理结果

第一次, 高先生运气很好, 酒精测量数值只有十几, 交警愣了一下, 怀疑测量仪有问题, 又让高先生吹了几次。

后面高先生的运气就没有这么好了, 他吹出了20的酒精测量数值, 交警看到, 赶紧叫同事来录像, 然后向高先生出具公安交通管理的行政强制措施凭证, 扣留了高先生的驾驶证。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mg/100ml,是一个分界线,20~80mg/100ml属于酒驾,80mg/100ml以上属于醉驾。

高先生血液中酒精含量刚好达到20mg/100ml,说明他刚好达到了酒驾标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至2000元罚款。

也就是说,仅是酒驾,处罚不会很严重,不会拘留,也不会追究刑事责任。

但如果高先生屡教不改,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后,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那就不好意思了,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至2000元罚款,且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行政处罚法第42条规定,行政处罚应当由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执法人员实施。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高先生也是懂法之人,他认为交警在对他进行测量时,只有一个人,不符合程序,而且他多次吹气,只有一次数值是20,其他几次都在20以下,交警事实认定错误。于是将交警队告上法庭,诉请法院撤销交警队的处罚决定。

行政诉讼法第34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

和民事诉讼中采用“谁主张、谁举证”规则不同, 行政诉讼由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进行举证, 证明存在相关事实和提供法律依据。

也就是说, 交警队需要提供证据, 证明高先生存在违法事实和对他处罚的法律依据, 但不知道什么原因, 法院给交警队发了传票, 交警队既没有向法院提交证据, 也没有派人出庭。

法庭审理的时候, 高先生坐在原告席上, 看着空荡荡的被告席, 有些不解, 交警队的人这么强势吗?开庭都不来, 高先生望着坐在国徽下的法官。

最后, 法院对本案进行了缺席审理, 法院认为, 交警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 , 放弃了举证、质证的权利, 应视为没有相应证据。

最终, 法院以交警无证据证明高先生存在酒驾行为, 判决撤销交警队的行政处罚决定, 50元的案件受理费由交警队负担。

其实,对高先生作出行政处罚的交警,还有一个程序瑕疵。

如果当事人没有异议,血液中酒精80mg/100ml以下的,可以口吹为准,但超过80mg/100ml的,必须验血确认。

高先生对酒检结果有异议,交警应将高先生带到医院进行抽血检测,不能径直以吹气测量作为处罚依据。


法律教训和借鉴意义

这个案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法律教训和借鉴意义呢?

第一,驾驶员在开车前,要严格遵守禁酒规定,不要因为喝了一点点酒或者药酒就觉得没事。因为酒精对人体的影响因人而异,有些人喝了一点点就会超标,有些人喝了很多也不会超标。

而且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也不一样,有些人喝了很久才能消除,有些人喝了很快就消除。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最好是不喝酒开车。

第二,驾驶员在遇到交警查车时,要配合交警的工作,按照要求进行吹气或者抽血检测。如果对检测结果有异议,可以提出复检申请,并保留相关证据。

如果对交警的处罚决定不服,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向法院申请撤销或者变更处罚决定。但是,在诉讼过程中,要注意举证责任和程序规则,否则可能会因为证据不足或者程序违法而败诉。

第三,交警在执行行政处罚时,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进行。不能因为工作疏忽或者急于结案而忽视执法规范和公正原则。

如果被告提起行政诉讼,要及时向法院提交证据和规范性文件,并按时到庭参加诉讼。否则可能会因为自身的过错而导致处罚决定被撤销或者变更。

案例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本文根据真实案件改写,仅作普法用途,请勿过度解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