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天是残忍的季节

 昵称28748055 2023-10-09 发布于上海

我最近才知道,春天是抑郁症高发的季节。以前只听说过,半夜四点多是人最脆弱的时候。大概的原因,可能是春天万象更新,对于被缺失笼罩的人类生活来说,对比会让失落感尤其强烈吧。像《立春》里面那句著名的开场,风好象一夜间就变得温润潮湿起来了。“这样的风一吹过来,我就可想哭了。我知道我是自己被自己给感动了。”T. S. 艾略特也是因此才说“四月是残忍的季节”的吧。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生活永远不会在某一时刻就突然焕然一新。尽管那是我们心底里的巨大渴望。约瑟夫·坎贝尔说,就像世界末日,只是一个心理学事件,暴露了人类渴望一切重新开始的心态。但事实上,不管你怎么远走他乡,总会有一首歌跟着你,无法摆脱。在心里想象重新开始是很爽的,但如果在行动上过分追求这种效果,缺憾只会越来越大。

我自己从上大学开始,换过好几个全新的环境,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后来感觉一些事情怎么就不知不觉中不再困扰自己了,都是从接受了当前的处境开始。人适当换环境当然需要,谁都有一个漫长的找寻过程。但最终,又如坎贝尔所说,如果此处不是你的天堂,那么你走到哪儿都找不到天堂。

放到更加宏阔的社会历史领域看,一切打砸抢烧试图彻底断绝传统、渴望开辟新天新地的行径,换回的都是文明的劫难。历史和集体记忆经常会选择有目的但可能无意识的遗忘,但清空一切记录的愚蠢企图,就是彻头彻尾的反人类。


对于抑郁,我听过的最具智慧的话是不久之前,跟一个朋友聊到,她说,抑郁这个事,要好转,多亲近负能量,远离正能量!这一听就是曾经深切体会过,并且已经走出来的人,洞察生活和事物本性的智慧语言。显示了切入事物核心、再加以破解的强悍精神。

鸡汤和理智规劝,绝大多数时候是完全无效的。如果靠说服就能解决问题,那就太简单了。我们经常对自己都完全不了解,又怎么可能说服自己然后作出改变呢?真的要改变,光靠理智和意识肯定不够,必须要有潜意识力量的发挥。

我有两次印象特别深刻的潜意识彰显魔力的经历。都是一个人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喝醉了酒比较容易暴露本性,但在我的经验中,只要有人在场,总难免会有表演的成分,不够真实。

一次是很多很多年前,我一个人喝了点酒,也没有喝很多,微醉的感觉还蛮舒服的。然后莫名其妙就突然开始哭,我自己吓了一跳,感觉一个自己跳了出来,诧异地看着另一个自己在哭,想,这傻逼怎么了,在哭什么啊!另一个自己就是停不下来。

我后来分析应该是那段时间比较抑郁,积压的负面情绪太多,理智却意识不到,然后接着微醉的突破口,潜意识就爆发出来,控制住了自己。后来我看《实习医生格蕾》,那是部不怎么样的剧,我也没看多少,但里面有一个情节:那个平日一贯高傲冷酷、孩子流产了都没事人一样的杨医生,有一次也不知什么原因就突然开始哭,根本控制不住自己。

还有一次是三年前,我开始做现在这份工作的前夕。当时我结束了一段特别灰暗、绝望的感情生活,痛不欲生,根本不知道怎么思考、规约自己的心神。有一天上午醒来,我漫无目的地走到天桥上,看着和煦的阳光和来往的车流,突然感觉不到难受了。又是另一个自己跳了出来,看着一个自己在那难受,我可以自由地去一个自己那儿难受一下,然后回到另一个自己轻松自在,看着那个会难受的自己,好像是在看一个完全不相干的人。真是一种解脱啊,眼前的世界突然就重新美好了。(纯身体疼痛上,有与之类似的一次经历:我得过一次输尿管结石,医生都说没什么大问题,但真是痛啊,然后一天晚上我靠着在床上蹦蹦跳跳让结石排到膀胱就突然不痛了,那种解脱和畅快感,终生难忘!第二天天亮,我走到大街上,感觉这个世界好美,对着人群控制不住地傻笑。)

那一次潜意识显灵之后,我就再也没有那样子痛苦过了。不开心啊,焦虑啊,难过啊,当然还会有,又不是得道高僧。世俗中人,也不敢太过超脱。但至今三年多,看那时那样痛不欲生的自己,就像在看一段跟自己没啥关系的很远、很远的过去。

我从弗洛伊德开始读,一路读到荣格,是荣格的信徒。精神分析的东西我懂得不少。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这些经历,如果套术语来说,我能说出一堆长篇大论的东西。但如果我要劝慰一个难过的人,成套的术语就毫无意义。我有个朋友说,佛教对她来说,就是一堆莫名其妙的术语。曾经有人在她难过的时候试图让她亲近佛教来解脱自己,但她看到那一堆术语就头疼,根本没力气去了解那些莫名其妙的词是什么意思。好多宗教和术语狂都有这个问题,自己可能确实靠某个东西得救了,就强行想把别人拉到自己的路子上。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非常愚蠢。你开的药方再好,人家连张口吞咽的力气都没有,或者在情绪上很排斥,天花乱坠那不是瞎扯淡么。

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抑郁、痛苦的人提的一个根本建议是:无论如何,先保持身体健康,一定吃饱、睡好!

理智的说服,情感的劝慰,都要以身体的康健、舒适为根本。只有身体能调动潜意识的力量,让心灵和感受自己找到出路,然后可以总结出一些有益处的理性话语进一步指引自己。而绝对绝对不是反过来试图用理智来控制身心!身体的基础不在了,说再多也没有卵用。语言就像甘泉,只有放置在碧波中才能汇融,滴在沸腾的烈焰中,杯水车薪啊。这里面涉及精神分析维度梦和原型的力量,改天专门说这个话题的时候可以唠唠。

所以,我碰见情绪不好的朋友,总是先问,睡得好不好,吃得还好吧?如果失眠,还厌食。那就太糟了,尽可能调整身体状态吧。


美国民歌采集者Alan Lomax

然后呢,无论如何做点什么。问题总是在往前做点什么的过程中解决的,而不可能靠蜷缩在屋子里想明白解决,更不可能靠流行的鸡汤和情感文。那些东西再有道理,内容上都空洞无物,以务虚对务虚,只会虚弱上更虚弱。也不建议在身心俱疲的时候去硬啃哲学或宗教那类费神的东西,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抽离自身情绪漩涡的第一步,最好是直接亲近真切、广阔、踏实、丰富的生活世界。小说、历史、故事的、乡土的、具体的、现实的,都比抽象的、玄虚的东西有更直接的吸引和冲击力。

在美国名歌史上,Lomax父子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们挖掘的知名民歌和民歌手不计其数。有一件鲜为人知的事是,儿子Alan Lomax曾经也深陷抑郁症的漩涡,他在极度抑郁的情况下跟着父亲John Lomax开始田野录音,在对广阔生活的记录和感知中治愈了自己。

所以我有时看到一些不开心的朋友,总还在转各种务虚的从纠结到纠结的说理文,总有些轻微的着急。道理,真理,是在切实的生活和历史中一点点扎根壮大活出来的。而不是像那些鸡汤文,空虚的道理满天飞,具体的知识容量一点都没有,轻飘飘的感受如一地鸡毛,隔靴搔痒,难有真正的触动。

Alan Lomax的女儿Anna也继承家业,是位采集歌谣的文化人类学家。她谈到治愈了他父亲的音乐中根本的真实与美:人本身的美——多样、复杂、庞大、彼此相连。

一个心灵的哭泣,可以在根本的真实与美中得到治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