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指导】“漫画”老师 专题演练

 紫水晶读写书屋 2023-10-10 发布于江苏
作者:徐连梅
“漫画老师”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要求用文字“画”一位印象最深刻的老师。你会选择谁?是总爱穿裙子,说话像连珠炮的语文老师?是整天笑眯眯,走路像一阵风的数学老师?还是上课时“怪招”迭出,课后和同学们打成一片的体育老师?要想写好这篇作文,徐老师送你三个锦囊。
锦囊一:读懂题目要求
这是一篇写老师的作文,与以往要求不同的是,要用“漫画”的方式写。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一般用变形、比喻、象征、暗示等方法,构成诙谐幽默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漫画中的人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人大不相同,他们都很奇怪:有的大头大脸,有的细眉小嘴,有的细胳膊短腿,有的大腹便便……比如漫画成龙,鼻子占了脸部的二分之一;漫画葛优,光头、招风耳、一口大白牙,吸引眼球。这样做,不仅没有违和感,反而感觉妙趣横生,这正是漫画的魅力所在,通过夸张的形式让人一眼就能发现人物与众不同的特点。
比如:漫画“辣椒老师什么将老师比喻成辣椒呢也许是老师性格泼辣,做事雷厉风行;也许是老师眼神火辣,对学生有威慑力;也许是老师语言“麻辣”,对学生要求严格。“辣”就是这个老师的特点,在描写外貌和选取典型事例时都要围绕这一点。
锦囊二:抓住人物特点
每个人都各有特点,不管是长相、穿着打扮、说话腔调,还是行为习惯和性格,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要在众多的老师中选择印象最深的老师,想一想,他(她)身上有哪些突出特征,写作时要抓住老师最有特点的方面写。比如描写外貌,要抓住他(她)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表现其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千万不能面面俱到,否则人物就没了个性。
如有位同学觉得自己的老师爱美,漫画“美美老师”,写她的长相和衣着:
她身材纤细,总是扎着高高的马尾,白皙精致的巴掌脸上化着淡雅的妆。夏天,她喜欢穿白色的雪纺衬衫,浅绿色的长裙,脚蹬白色高跟鞋。站着的时候,亭亭玉立;走起路来,体态轻盈,再配上那经典的“莞尔一笑”,真是美极了!她是我们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这段文字很有画面感,“美美老师”的形象非常鲜明,一个字——美。
再如,一位同学写的数学老师,也很有特点:
数学老师长得矮矮胖胖,挺着啤酒肚,头很大,脸上肉嘟嘟,两颗黑豆似的眼睛很有神。他爱笑,笑起来肉眼睛挤成一条线,那样子特憨、特逗。所以,我们暗地里称他为“憨豆老师”。
这段文字抓住“憨豆老师”身体胖、眼睛小、爱笑的特点,细致描写,让人印象深刻。
锦囊三:事例显特色
除了外貌描写,人物的个性特点还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出来,可以选择一两件典型的能够突出老师特点的事例,这是选定人物后首先要考虑的。回忆一下,他(她)做过的哪些事情让你记忆犹新?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典型事例,可以写一件,也可以写两件。如果写两件事,要做到一详一略。比如一位同学笔下的“火红老师”:
班主任老师夏老师30出头,短短的头发,简单干练,走路极快,像阵风。因为年轻,有朝气,还爱穿红颜色的衣服,同学们私下叫她“火红”老师。
从外貌描写看,夏老师性格爽朗、做事干练,年轻、有朝气,还爱穿红颜色的衣服,给人的感觉是“火红”的,接着通过一件事情写她的性格也是“火红”的:
如果说其他老师是慢腾腾的火车,夏老师则是新时代的高铁。开学第一天,她就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
新学期,同学们都还没有从暑假的懒散中调整过来,显得心不在焉,对老师布置的大扫除任务漫不经心。等老师开会回来,教室乱得像战场,桌子凳子乱七八糟,打扫工具横七竖八。夏老师见状,一下子火了,把手里的书本猛地摔到讲桌上:“给我听好了,今天不把教室打扫干净,谁都不许回家!”
喧闹的教室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我偷偷瞄一眼夏老师,只见她两手叉腰,眉毛拧到了一处,两只眼睛似要喷出火来,那张因生气而涨红的脸像极了熟透的火红石榴。
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细致生动地刻画出夏老师生气时的样子,与她的性格非常吻合。
老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陪我们度过了许多美好和欢乐的时光。选择事例时,不一定要选新奇的,那些平凡小事更能体现出浓浓的师生情。当你把感人之处生动地描绘出来,这篇习作就成功了。
快点拿起笔来试一试吧!

【佳作欣赏】

拼命三郎张老师

盐城市串场河小学五年级 冯祎瑄

(小作者现已经上初中)

一手五彩的粉笔灰,一张温和的笑脸,一根细长的教鞭,让我回想起敬爱的张老师。
她年过半百,眼睛大大的,戴着一副方框眼镜。有同学犯错误,她的眼睛就瞪得如铜铃一般,让人望而生畏。有同学取得好成绩,她就笑了,那么温柔,让人感觉格外亲切。那笑容,盛开在张老师的脸上,绽放在我们的心上。
一天,张老师正在讲解新知识,庆泽与同桌窃窃私语。我们都听得一清二楚,时不时用余光瞥他们一眼,他们却不知收敛。张老师讲完一道题,突然停住了,拍拍手上的粉笔灰,咳了两声,瞪着眼睛,目光如冰箭一样刺在庆泽身上,顿时空气凝固,没有人敢作声。庆泽愣住了,过了半晌,战战兢兢地站起身,避开老师的目光,嘴唇动了动,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坐下吧,下课去我办公室!”老师终于发话了,咬着牙,没有一丝温度。停了大概一分钟,她深呼吸,挑挑眉,无奈地摇摇头,又叹了口气。
下课后,我去办公室取作业本,见张老师用手指着题目,微微侧着头,为庆泽讲题,还时不时抬起头,拍拍庆泽的肩膀,给她鼓励的微笑。我看到庆泽一脸懵的样子,暗自替她着急。张老师的声音有些嘶哑了,她喝了口水,又清了清嗓子,不厌其烦地讲解……
张老师有个外号,叫“拼命三郎”,因为她绝不放弃任何学生。有时,一道题要讲七八遍,直到学生完全弄懂为止。无论是什么样的“差班”,到她手里,都能化腐朽为神奇,孩子们个个儿变得勤奋好学,成绩也直线上升。
早读课,她挥舞着教鞭,滔滔不绝地讲解知识点;课堂上,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把难懂的数学知识讲得生动易懂;晚读课,她捧着作业本,眯着眼睛,分析错题原因,反复强调解题的关键……
期末考试,竟然有17个同学获得满分!
公布成绩那天,张老师春风满面,笑得合不拢嘴,眼里是道不尽的欢喜。就连平时考试经常不及格的同学也考到了80多分,老师能不激动嘛!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正是“拼命三郎”张老师的真实写照。

点评:

作者抓住张老师的特点: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对学生严而有爱,工作认真负责。文章通过细致描写张老师辅导学生的情形,为读者呈现了“拼命三郎”的教师形象,让人感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