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5年毛主席听完卫生部长汇报工作后,怒斥:卫生部只给老爷工作

 泊木沐 2023-10-11 发布于辽宁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每天都很忙。一方面他要抵御整个西方世界的封锁;另一方面,他又要积极发展国内的政治军事,同时兼顾国计民生。

但即使如此繁忙,他始终能够抓住主要矛盾:那就是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这个也许在现代人看来过于空洞的口号,在那个年代却被真正落实。

例如,毛主席在调查中发现,农村的医疗问题十分严重。

因为百废待兴,所以医疗人才十分紧缺。又由于大多数医生留在城里工作,所以直接导致了城乡医疗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

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领袖,毛主席知道人民要什么,他多次组织各级医院下乡巡诊。以1965年上半年为例,全国城市共组织的2800次下农村巡检。

然而,要解决农村医疗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即使靠着毛主席的强力推动,下乡的医疗人员遭到了各种问题。

首先是医疗队人数有限,而农村地域太广,不能真正普及到所有人。

还有就是,医疗队的人需要解决吃住问题,而农村的负担也非常重,这就导致了医疗队无法长期坚持下乡。

面对种种问题,一向稳重的毛主席也开始焦虑起来,他不是担心事情做不好,而是怕迟那么一分钟,就会不知有多少农村的劳动人民病重甚至死去。

在6月26日,心情极度差的毛主席终于爆发了——而之所以爆发的原因在于听取完了卫生部部长的汇报工作。

只见有提到:高级医务人员90%在大城市和小县城,只有10%在农村;且医疗经费的使用,农村也只占了25%。

毛主席非常生气的对卫生部长钱信忠说: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15%工作,而这15%主要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干脆)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者城市老爷卫生部好的。

面对毛主席突然的情绪宣泄,在场的人都被吓到了。

不过毛主席也并不是针对他们,因此很快调整了状态,按照他的性子,他从来不会无能狂怒,而是会针对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说实话,当时的中国太落后了,而且人口太多了,无论什么优良的政策,根本不能够做到面面俱到。

可是,如果一个制度无法惠及绝大多数人,那么我们又怎么能称之为社会主义呢?毛主席从来不会抛弃任何一个百姓,所以他苦思冥想,最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

这个尝试在当年看起来非常疯狂,但在后来却称之为“世界奇迹”,以至于连联合国都不得不承认毛主席当年的壮举超越的时代,这个尝试就是“六二六指示”。

关于这个指示,大家可能听得很少,但在这个指示下,培养了一群特殊的人,大家一定听说过,那就是赤脚医生。

大概在一个多月后,毛主席再次召见了钱信忠等人。

他明确指出:医学教育要改革,根本用不着读那么多书,高校毕业生学三年就够了,主要是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这样的医生放在农村去就算本事不大,总比骗人的医生与巫医要好,而且农村也养得起。

这番话定下了基调,也从真正从根子上看到了农村所需要的东西。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记录,1949年全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仅仅只有35岁,在解放初期,我国的农村人口高达80%~90%。

在那个极端落后,且人口占据绝大多数的农村,人们日子过得很苦,遇到灾病之时,多数人只能去求神拜佛,甚至用着可能会加速死亡的土方法。

毛主席虽然身居高位,但看透了根本,不怕这些医生治不好病,因为他们的医术已经不会比迷信更差了,而且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们会成长起来的。

在毛主席的安排下,农村展开了大面积的赤脚医生的选拔。根据资料记载:大体上有三个方面的人员。

第1部分,是医学世家的后人。

第2部分,则是经过医护专业短期培训的学员,他们的重点就是学得快,转换周期快,重点在于实践和提升。

第3部分则是推选出来的,有一定医护能力的自学成才者。这部分人员经过了乡村和政府基层干部的选举和指派,到县卫生学校培训一年半载,回到家乡就可以上岗。

值得注意的是,毛主席对这些赤脚医生的安排着重于两点,一个是快速上岗实践提升,另一个则是半农半医,扎根于农村。

在刚开始的时候,赤脚医生的确遇到了种种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的医学经验不足。

但是,农村是一个快速提升医术的好地方,老人的指点,乡亲们的配合与帮助,这些赤脚医生很快掌握了100~200种农村常见病,还学会了应用100~200种中西药物的使用能力。

以至于他们从中草药到西药抗生素,甚至是简单的外科手术,都获得了一定的掌握能力。

其实这也是逼出来的,因为农村没有医生,仅有的一个赤脚医生,自然不可能袖手旁观,自然就慢慢的接受这些新任务,然后被迫成为最全面的医生。

虽然,他们也许和真正的专业医学人才有理论差距,但实践经验恐怕也未必是那些城里的医生能比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参与农业生产,他们如同蒲公英一般快速的铺遍了那些不可能普及的农村大地,实现了农村医疗的半普及。

根据资料记载,在赤脚医生登场后,60年代到70年代,各种传染病大大减少。

以白喉为例,1964年福建全省年发病率是11,436例,在赤脚医生的努力下,1972年就已经降到了1237例,1983年已经降为405例。

还有麻疹,到1985年时,发病率已经降至了24.13/10万。

更了不得的是,赤脚医生还大规模的向百姓传播卫生知识,尤其是平时的消毒以及注重防害虫等知识,正是在某些特殊的对峙年代里起到了奇效。

甚至让现代医生都汗颜的是,赤脚医生还能给人提供心理辅导。要知道这可是六七十年代,连西方社会都没这么牛,不得不说,赤脚医生真可谓是全能超人。

当然了,除了赤脚医生以外,1970年9月,我们还出版了一本《赤脚医生手册》,这本书在整个西方世界引起了巨大轰动。

因为它是一本全科医疗医药宝典,即使资本主义国家也从中受益,如今依旧能够看到西方国家的各大书店,有着珍藏版的英文版的赤脚医生手册。

到现在,农村能够人人享受医疗保险,虽然是现代科技发展和经济进步的结果,但不能否认的是,现在的成功离不开赤脚医生对于农村医疗的全面推广。

这就是毛主席当年留给我们后人的遗产,一笔富裕到连西方人都羡慕的遗产。而当年的赤脚医生,也最终成为了一种精神,作为共产主义的信念传递给了现代人。

资料来源:毛泽东的一次发怒改变中国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