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我读《尼姆的老鼠》

 艾密尔 2023-10-12 发布于上海

个人建议阅读年龄:9-10岁以上

屋外小雨淅沥,人关在屋子里百无聊赖,随手从书架上取下《尼姆的老鼠》,丝毫没有料到,封面上这几只看起来圆滚滚、萌哒哒、傻兮兮的老鼠,竟然合作上演了一个精彩程度超乎我想象100倍的故事——这是一场关于生命的惊心动魄的冒险。

我知道,一部好的小说并不总是在开头就显露它引人入胜的一面的。所以,我常常极有耐心地阅读一本书。

《尼姆的老鼠》却非如此。这本书在开头就险象环生,迅速把读者的胃口吊起来。

故事开头登场的是田鼠费里斯比夫人和她的4个孩子,在最困难的冬天,田鼠妈妈费劲地四处找食,天寒地冻,还有猫和潜在暗处的危险。

看到费里斯比夫人终于平安带着玉米粒回到家,你想欢呼雀跃了?不,年纪最小的孩子蒂莫西生病了,高烧不退,病情凶险。

费里斯比夫人出门找大夫看病,大夫说孩子得了肺炎,虽然要精心调养,但是会好的。你想松一口气了?不,此时回家的路已经黑了,随时可能碰上凶猛的敌人。

蒂莫西服完药后果然渐渐好了起来,你以为万事大吉了?不,拖拉机的启动声响起,这意味着农民要开始犁地,拖拉机会把一切都摧毁,田鼠一家必须尽快搬家。可蒂莫西必须卧床三周,一旦离家,外头寒冷的天气和长途跋涉就会要了它的命……

虽然事实明摆着,费里斯比夫人除了放弃她的孩子,别无他法,不然全家都得死,但她又怎么可能做到说丢就丢呢?

田鼠一家的命运一波三折,让人的心一再提起来,和费里斯比夫人一起,为着搬家的事而忧愁烦恼。

事情总有转机。

费里斯比夫人曾经好心救下的一只乌鸦帮了她的忙,带她到森林中的长者猫头鹰那儿去征询意见,猫头鹰一开始表示,她除了舍弃她的孩子,别无他法,但后来猛然发现她竟然是已故的乔纳森·费里斯比的夫人,便建议她找老鼠帮忙,并且要承诺保密。

至此,读者的好奇心已经彻底被激发起来:到底老鼠们拥有什么样的法力还是魔力,能帮助费里斯比夫人解决难题?事情的真相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群老鼠果然不是普通的老鼠,他们曾被人类的科学家抓走进行实验,不仅通过注射使它们突变,体形增长,更是教会了它们识字。后来,老鼠们逃了出来。再后来……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那么,老鼠们最终的命运是什么?费里斯比一家有没有走出困境?蒂莫西有没有恢复健康?都请你自己去看吧。我保证,书的后半部分和前半部分一样精彩绝伦。

除了惊险刺激的情节外,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还会被什么东西打动呢?

也许是“感受母爱”:费里斯比夫人费尽心思把最好的东西带给孩子们,蒂莫西生病了,她心急如焚,不离左右,悉心照顾。甚至敢孤身面对各种天敌。母爱面前无艰险。这不正是我们的妈妈对待自己的真实写照吗?

也许是“见证善良”:如果不是费里斯比夫人的一个善举,解救了小乌鸦,鸟儿和田鼠也不会成为好朋友,她就没机会结识猫头鹰,并因此得知可以向老鼠求救。善良不仅是高贵的,施人善举,也是在帮助自己。

也许是“追求自由”:尼姆的老鼠被抓进实验所之后,过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有专人悉心照顾,还有各种活动打发日子。可是他们依然渴望自由,无时无刻不想着逃出去。因为被豢养的日子充满了怀疑和不安,唯有自由才能让人踏实生活。

也许是“在困境中坚持”:尼姆的老鼠出逃失败后,他们并没有灰心,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制定、修改和完善逃跑计划。瞅准时机,他们真的成功了!

也许是“为阅读的力量惊叹”:老鼠们本是野蛮肮脏的动物,却因为被教会识字,学会阅读,不仅逃出了人类的控制,顺利找到吃食,最后甚至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是否正确……这是不是作者在隐晦地暗示阅读的力量呢?如帕斯卡尔所说,人之高贵和伟大,无非是他会思想罢了。

最最重要的,是“生命的成长”啊,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困难和挫折,有时我们会得到帮助,有时运气好,可以化险为夷。但如果是孤立无援,而事情一直没有好转,怎么办?故事暗示我们,一定不要丧失信心,要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就如同费里斯比夫人和尼姆的老鼠一样,总会迎来希望的曙光。当然光有信心还不够,不懈的努力必不可少,办法是在反复的碰壁中找到的。归根到底,人还是得靠自己。

刘绪源说:孩子是这样一种动物,凡是人类共通的话题,只要是真实的,是他们未来总要去经历的,他们都会有一种超前的预感,他们都会关注和喜爱。

所以,《尼姆的老鼠》里的人生道理,能打动孩子们吗?

一定是能打动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