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6-7月 小学生儿童文学荐书&读书简评

 艾密尔 2023-10-12 发布于上海

      6-7月共阅读17本书,7本儿童文学/历史书,4本图画书,3本古诗赏析书,3本语文教学书。儿童文学没有特别值得一读的,要强烈推荐的是孔晓艳的《和孩子一起日有所诵》和蒙曼的《蒙曼品最美唐诗》。

【儿童文学】

 1.《俗世奇人 贰》

评价B+

作者冯骥才

难度:★★☆☆☆

适合年级:G4+

字数:85千字

关键词:奇人奇事

简评

网上对这一本的评价十分刻薄,其实没有那么差,还是可以一看,语言劲道,描写入木,但是故事编得有点刻意、无厘头,直接套用《鼓一张》里的原话:那张画也是没看出哪儿出奇的好,却卖疯了。人物的“神韵”也没了,全书读完,就一个卖药糖的还让我有点印象。反观壹里头的酒婆、大回、苏七块,哪一个不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一句话总结《俗世奇人》这两部:壹作经典赏,贰当爽文看。

2. 《半小时漫画宋词》

评价B+

作者:陈磊

难度:★★☆☆☆

适合年级:G3+

字数:50千字

关键词:历史、漫画

简评

去年的《半小时漫画唐诗》非常粗制滥造,后来2出版了,我连看的兴趣都没有。

《宋词》的编写态度较《唐诗》有很大进步,依旧是搞笑路线,对古人事迹的挖掘还挺别出心裁的,更重要的是,所选材料不全是为了猎奇,而是为了想说明的观点服务,比如“温庭筠”部分就十分惊艳。

书值得一看,但是书名和内容不匹配,更确切地说,是《半小时漫画词人》。

3.《水滴项链》

评价B+

作者:[英]琼·艾肯

难度:★★☆☆☆

适合年级:G1-3

字数:58千

关键词:童话、温馨

简评

黄晓丹推荐。

一本很小很薄的书,由8个小故事组成,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只有温暖和柔情,很适合小孩子,尤其是女孩子读的童话。

 4.《伊索寓言》

评价B

作者:伊索

难度:★★☆☆☆

适合年级:G1+

字数:70千

关键词:寓言

简评

我一直不太喜欢寓言,平时基本不看。

重读《伊索寓言》,发现有一些故事写得还是挺可爱的,比如《狐狸和小公鸡》中,两位主角斗智斗勇,不相上下,《爱说大话的老爷》中,老爷是大话王和心虚胆小的矛盾结合体,逗人发笑。也有一些故事富有哲理,《橡树和芦苇》让我们看到柔弱可以比粗壮更强大,《狗和水里的影子》让我们明白人最看不清的其实是自己。总得来说,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当然,有几个故事的价值观我也很不认同,比如《模仿老鹰的乌鸦》,作者嘲笑不自量力的乌鸦,我极不以为然,人因有梦想而伟大,如果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真实定位,奇迹还会发生吗?再比如《蚂蚁和蟋蟀》,读到作者给游手好闲的蟋蟀以流离失所的悲惨结局,我立即联想到《田鼠阿佛》,精神上的快乐、会欣赏世界的美也是人宝贵的财富啊,人生不是只有埋头苦干才值得被称许。

5.《稻草人》

评价B

作者:叶圣陶

难度:★★★★☆

适合年级:G4+

字数:65千

关键词:童话、政治寓言

简评

欣赏无能。

有几个童话很明显是在模仿王尔德,我还能看懂这是叶圣陶想要宣扬爱。还有好些童话看得似懂非懂,比古诗还晦涩,感觉叶圣陶是在对所处时局进行政治影射,他的本意不是写给儿童,而是写给成人看的。

6.《小河男孩》

评价B-

作者:[英]蒂姆·鲍勃

难度:★★☆☆☆

字数:100千字

关键词:亲情、生死

简评

不好看,很不好看,主题是爷爷和孙女的祖孙情,作者为了造成人物形象的反差,不惜把爷爷塑造成一个暴躁、固执的老头,再设计出爷爷的“精神体”——一个温文尔雅的“小河男孩”,写法太拙劣了,文字也让人昏昏欲睡,建议作者好好学习一下《了不起的大盗奶奶》。

7.《罗大里写给孩子的人类简史》

评价C

作者:[意]罗大里

难度:★★★☆☆

字数:120千

简评

太难看了,完全当得起“光秃秃、干巴巴”的评价。全书一共分为八章,从人类起源讲到1941年,这么庞大的内容就浓缩在120千字中,你完全可以想象,作者除了蜻蜓点水般罗列几条陈述性的事实外,还能干什么呢?

对于小孩子而言,故事越是详细丰富,就越能唤起他们喜悦、惋惜或兴奋的多重情绪,就越能帮助他们对善恶美丑进行判别,就越能激发他们对道德和真理的向往。反之,如果只是一串年份数字和几笔事件梗概,除了让孩子觉得乏味,还有什么作用呢?与其这样,还不如不要讲。

强烈谴责亲近母语研究院,非常不负责任地推荐这样的书,太令人失望了。

【古诗赏析】

8.《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

评价A

作者:蒙曼

难度:★★☆☆☆

适合人群:古诗入门

简评

强烈推荐。

古诗赏析类的书,有一类让我唯恐避之不及,那就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作者搬出一首古诗,然后各种穿凿附会,再大抒特抒心中的情感,文字看起来很美,作者本人也陶醉其中,而真正的诗意、诗歌的美半点没能让人体会到。代表人物有安意如、于丹。我最反感这类型的解读(闫红是例外)。

但是大家的专业解读,也未必就能帮助普通读者读懂一首诗,比如《唐诗百话》,古诗初学者会感觉读着很累,这是因为,普通读者不具有施蛰存的诗词储备和语言、文化方面的涵养。俞陛云的《诗境浅说》,半文半白的语言,一般人不一定能读懂。

所以,现代人想学习古诗,还是挺难的。我阅尽千帆,才发现了孙绍振和黄晓丹两位奇才,孙老师的文本解读鞭辟入里,让人拍案叫绝,黄晓丹则是通过细致揣摩、解读词语的真实含义,探究诗人的幽微情感。前者以理服人,后者以情动人。

第三位打动我的就是蒙曼了。虽然对她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失误有所耳闻,但是她的这本书真的是值得想要学习古诗的人一读的。语言非常口语化,保持了蒙曼《百家讲坛》(《大隋风云》我都听第三遍了,强推!)的语言风格,更像是讲座实录,蒙曼就是在手把手教你,怎么去品读一首诗,她讲得非常细致,也非常接地气,没有故弄玄虚,也没有无病呻吟,只有一字一句,扎扎实实地讲,同时不让人觉得枯燥。

9.《梅边消息:潘向黎读古诗》

评价B+

作者:潘向黎

难度:★★★★☆

适合人群:古诗中阶

简评

这本书从1月开始看,为什么会看了那么久呢?因为这是一本偏学术的书。作者超级喜欢引用,内容包括各方对某一首诗的评价、对某一个人的评价、同一题材的其他诗作、诗人不同时期的其他诗作……信息量巨大,看得有点累。

潘向黎自小就深受诗歌熏陶,功力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虽然我更偏爱黄晓丹,觉得她更有灵气,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作者的品读还是很高级的。

 10.《杜甫传》

评价B+

作者:冯至

难度:★★★★☆

适合人群:杜甫粉

简评

很扎实,很实在,很正统,也很无趣,没有个性,我是拿来当杜甫年谱保存的。

【语文教学】

 11.《和孩子一起日有所诵》

评价A+

作者:孔晓艳

难度:★★☆☆☆

简评

边读边生出愧意:惭愧坏了!我在一年级的时候是怎么利用《日有所诵》这本书的呀,连孔老师的万分之一都没做到,太辜负学生们了。

这本书值得反复研读,作者是一个专业素养极强的老师,她对儿童心理、学习方式以及《日有所诵》的文本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她非常擅长用有趣、有效的诵读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且帮助他们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理解文本。在孔老师有意识的训练下,学生的智力得到了开发,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全书以“全纪录”的方式呈现,围绕着一个文本,孔老师把自己的教学理念、操作方法、课堂实录和教后反思全部呈现于纸上,实操性极强。

 12.《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评价B

作者:干国祥

难度:★★☆☆☆

简评

不如《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编排得有点乱,层次不分明,同一理论会反复出现,所选课例不太能打动我。

 13.《语文的尊严》

评价B

作者:于漪

难度:★★☆☆☆

简评

刚上班那会儿,认识的第一位语文名师就是于漪,接触的第一本语文名师著作是她的《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非常喜欢,还做了摘抄。

时至今日,对于漪,我仍是尊重的,对她的文字,已经产生不了兴趣了。在《语文的尊严》这本书里,近一半篇幅都是在大谈特谈语文的重要性、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使命,话说得很漂亮,但感觉都是年画上的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