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音里的乡情

 湖南杨为民 2023-10-12 发布于湖南

      好久没有这么痛痛快快地用乡音交流过了。几个发小坐在一起,没有任何防备地聊天。

      几句话下来,心里觉得又回到了孩提时代。

      离开家乡四十年了,身边没有家乡人时,不得不讲点塑料普通话。

      尽管我努力把音发准,还时不时让别人边听边猜。

      我的家乡在洞庭湖平原。老早以前,这里还是湖泊,后来慢慢淤积起来了,形成了洲子。上千年来,不断有人从四面八方来开荒种地,渐渐有了人气。

      可以这么说,家乡的人大多是移民。

      大家把各自的方言带了来,经过长期的融合,囗音开始中和了。

      有意思的是,好多囗语,如果只听词汇,神仙也听不懂。比如内裤叫章纸裤,裤子叫小衣,衬衣叫挂子,站着叫几起等等。

      我的好友们还常把我家乡的话编成段子拿来开玩笑。

      有个流传很广的段子,把外地人搞得云里雾里。爬,茶,蛇三个字,在普通话里绝对是三个不同音的三个字,在我家乡话里就是一个字:la。读平声。

      跟发小聊天,不担心人家听不明白,也不尴尬,可以尽情地说。

      家乡话其实是一种情怀,也是地域文化。有时,我去江浙那一带走走,时常也听到有不少词跟家乡话差不多。听着就亲切。

      这也不奇怪。江浙和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水系发达。江河湖海七拐八拐还连在一起。交通不发达时,主打的是水运。那个时候,说不定相互交融,把易懂易记易交流的语言,保留下来了。

     我觉得家乡话形象生动,朗朗上口,平和优雅。尤其是女人说家乡话像唱歌一样。

     我对家乡话比较钟情,实在也是走南闯北不少,这家乡口音怎么也改不了。

     有时候,去外地出差旅游,一听到家乡话,就有几分亲切感,忍不住要聊几句。

      不过,大家也有这么一种看法,这家乡话到我们的下一代说的也不多了。也许,要想听纯正的家乡话,只有去博物馆了。

      但我忘不了家乡话,这辈子也改不了家乡口音。每每听到家乡话,就像家乡在身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