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老得掉牙的手机

 客从丁桥来 2023-10-13 发布于河南

2001年,大学毕业求职时,我留的联系方式是传呼,别人呼我即回。现在,传呼已经成为一种传说。

毕业后,在一家私人公司做业务部经理(其实就是业务员),依然是传呼不倒。老板总是说我没有手机影响公司形象,让我无论如何也要弄个手机。一个朋友就把已不流行的三星手机送给我,手机显示中国电信,没有中文输入。从那以后,我有了手机,做业务时再也不因留传呼而为公司抹黑。

那部流行于上个世纪的古董手机,我用了大概三四年,经常不嫌丢人地在大街上接打电话。有次帮人搬家,搬家工人看见我拿的手机,说送给要饭的叫化子人家都不会要,所以很多同学说我在挖社会主义的墙角、丢共产党的人。其实,在2G时代,手机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话,通话质量好就是好手机,至于其它的功能则是附加值,对我来说没有太多的吸引力。但有一个问题,手机没有中文输入,收到中文,只能回拼音或者英文。每逢节假日,祝福短信铺天盖地,此起彼伏。收到别人的祝福是回的,否则是不礼貌的,由于手机存在天然缺陷,我只能所有祝福短信一律回复:Thank you,the same to you!谢天谢地!好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大家都有着一定的英国伦敦郊区语言的底子,能够看明白且知道我用的是款老爷车式的手机。

那部老手机,也曾对周围的朋友产生着积极教育意义。一位同事的男朋友刚花4000块钱买个手机,过时了,要再花7000多块钱买新手机。同事就教育她男朋友:人家小丁的手机连50块钱都不值,照样用的很好,你4000块钱的手机为啥就不能用。我成了正面教育典型,这典型不能白当,同事请我吃饭,我给她男朋友上政治课。我和同事的男朋友成了好朋友,我经常拿50块钱的手机和他4000快钱的手机通话,挺划算的,做生意就应该这样。我总结了的那部手机五个特点:一是满足基本通话需求,能正常收到别人祝福。二是体现了忠诚与执著。三是勤俭节约是优良传统美德。四是可以作为典型,供女同事教育老公或男朋友。五是个别时候还可以现身说法,赚顿饭吃。

后来,3G网络来了,再不用智能手机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潮流。4G网络全覆盖以后,拍照、微博、微信、手机购票、移动支付无处不在。即便如此,我也不舍得买一部水果手机,随便到手机卖场挑便宜的、能够满足基本需求的手机。当我花几百块买一部能够看微博、发微博的手机,感觉兴奋地不得了。后来开通微信,能聊天、能建微信群、能发红包抢红包,手机开始渐渐离不开手,手里一会儿没手机,感觉与世隔绝一般。前一段时间,与同学小聚,同桌人在群内发红包,人家都抢完了,我的手机还没有显示红包,网速太慢了。经同学指点,原来手机内存运行速度已经落后一个时代了,人家手机都已经开跑车了,我的手机还处于拖拉机时代。我决定再换一部手机,又花800块钱买部新手机,运行速度确实很快。为此,专门在用水果手机的小伙伴面前炫耀:“我换手机了,出去庆贺一下吧”。小伙伴们非常开心地接受我的邀请,但每次吃饭结账的机会都被他们抢去了,贵手机都买不起,吃饭结账的事上也别充大款了。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机依赖症也体现在每个人的方方面面。几年前,有人发图片国外老毛子在地铁上都在看书读报,盛赞他们的阅读精神。后来,咱们的公司帮他们在地铁上安装了移动设备,据说老毛子也随时随地热爱拨弄手机。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手机改变生活,但不能将生活依赖手机,我们的生活不仅有手机,还有诗和远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