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阳节将至,今年重阳节不一般,农村谚语总结了两大特点,早看早知道

 三农小毛 2023-10-13 发布于湖南

今年的重阳节是在公历的10月23日,而农村的老辈人则说了,今年的重阳节和往年都是不太一样的,并且还通过农谚总结了两大特点,这是怎么回事呢?农民朋友们早看早知道。

①今年重阳节在寒露节气之后。

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大家也知道重阳节是在每年的九月初九这天,并且在古代的时候这个节日还是相当受重视的,其中不仅有登山秋游、摆敬老宴、赏菊、辞青等习俗,在有些地方还有重阳节祭祖、敬老的习俗,因此重阳节也叫老年节、重九节、祭祖节、敬老节等。

而之所以古人规定九月初九这天是重阳节,这也是有说法的,因为在古代的观念中,九是一个极大数,而且是最大的一个阳数。在《易经》中就有记载:九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因此就叫“重阳”;而且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但是今年的重阳节一大特点之一,就是在寒露节气之后。之所以说它特点,是因为在民间也是有说法的,那就是“重阳寒露前,必定是灾年;重阳寒露后,年景无堪忧’”。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重阳节如果是在寒露节气之前,那这一年的年景不好,粮食的收成也不太好,老百姓要吃不饱饭,因此而称之为灾年。相反,重阳节是在寒露节气后,则预示是一个丰收年。

而今年的寒露节气是在10月8日,重阳节则是在10月23日,明显是在寒露节气之后了,根据古人的谚语来看,今年就是一个丰收年了。

②今年重阳节是在霜降节气之前。

我们也知道,寒露和霜降是挨在一起的,并且它们都是属于农历九月份的节气,其中寒露还是节气,而霜降是属于中气。

而今年的霜降节气是在10月24日,而重阳节是在10月23日,这样的话就是重阳节紧随霜降节气之后。而这个也是今年重阳节的另外一个特点,只因为在民间也是有说法的,那就是“霜降重阳后,冬天要大寒”。

这句谚语的意思也比较好理解的,说的是霜降节气如果是在重阳节之后的话,那预示着当年的冬季会偏冷,而且一般这样的年份冬季的雨雪是比较充足的。这也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就是通过重阳节和霜降节气的关系,来提前预测冬季的雨雪多少,以及冷暖情况。

重阳节相关的其他谚语

由于重阳节在过去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古人也观察和总结了不少重阳节相关的谚语,比如非常经典的“重阳不下盼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干”,就是通过重阳节的天气来预测冬季的雨雪多少。

如果秋季的时候雨水少,长时间没有下雨了,那就要看重阳节这天是不是下雨,重阳节下雨了后面的雨水就多了。而重阳节不下就再看九月十三,这天下雨的话后面的雨水也不要担忧。

但如果重阳节和九月十三都没有下雨,那就预示着后面的雨水少,这样冬季的雨水都不多,很可能是“干净冬”。类似的农谚还有“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它们的意思都是差不多的,都是通过重阳节来提前预测冬季的天气情况。

另外还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谚语:重阳晴,一冬晴;重阳阴,一冬冰。即在重阳节当天是晴天,则预示着冬季的时候也天气晴天为主,即冬季偏暖了。相反,在重阳节当天是阴雨天气的话,那冬季就雨雪较多,这样的冬季会比较的寒冷的。

好了,以上就是对今年重阳节的介绍,这也是为什么说今年的重阳节“不一般”的原因。它总结起来即今年是丰收年,而且大概率冬季会偏冷。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