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确保茶叶安全,茶源地理建了一套标准

 茶道新生活 2023-10-13 发布于广东

“给世界一杯安心好茶,影响5亿人的茶生活”——这是茶道新生活平台和茶源地理品牌的美好愿景。

如何打造一杯“安心好茶”呢?我们构建了《茶源地理茶叶产品综合等级评定标准》,以“安全度+美好度+保障度”三维标准结构确保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身心体验的茶叶产品。

其中,在产品安全度层面,茶源地理茶叶产品安全等级依据所检测的污染物与农残项目范围分为三类,再根据检测结果将每一类再细分为两级,一共为三类六级。

在茶源地理茶叶产品安全等级当中,符合国标《GB/T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以及《GB/T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两项标准是最基本的要求。

与此同时,茶源地理茶叶产品安全等级也将欧盟以及日本的农残限定标准进行了结合,以面向不同的消费群体。

除了制定标准之外,我们还与全球领先的第三方国际检测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主动将茶叶产品进行送检,只有符合安全度标准的茶叶才能上架进行销售。

就在国庆前夕,在茶叶安全的领域发生了一件与咱们广大茶友休戚相关的大事儿,不知道大家关注到了没有?那就是首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茶叶》(GB31608-2023)的发布。

虽说茶叶的国家标准似乎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但这项标准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我国茶叶首个强制执行的产品标准。所以,一经发布就引发了茶行业各界的高度关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茶叶》(GB 31608-2023)于2023年9月6日发布,将于2024年9月6日正式实施。其中,农药残留限量要求符合GB2763的最新规定,限量达110项。

虽然《茶源地理茶叶产品综合等级评定标准》的制定是在这项新的国家标准发布之前,但目前来看,我们的标准是完全符合新的国家标准的。而且,我们也将时刻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的发展,并与之保持同步。

关于茶叶农残各国不同的标准

茶叶农残,是一个消费者十分关注的话题。有些消费者甚至闻农残色变,其实大可不必。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对待这个问题。

在现代化农业中,所有规模化种植的农产品,几乎都避免不了使用农药、化肥,茶叶也不例外。但农药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在保障现代农业的增产和增收的同时,还会带来农药残留过量而危害到公众的身体健康的隐患。因此,为了消费者的健康着想,不同国家对于茶叶都有农残限量要求。

比如欧盟,根据EC 396/2005号法规规定,欧盟各成员国必须实施统一的农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对于无具体限量标准且不属于豁免物质的农药残留则实施0.01mg/kg的一律标准。截至2023年8月,该法规共涉及茶叶农残限量标准508项。

日本自2006年起施行“肯定列表制度“,目前关于茶叶的农残限量达230+项,列表外农残限量的一律标准为0.01mg/kg。

韩国食品药物部(MFDS)针对茶叶的农残限量要求有56项。

美国的茶叶的农残限量要求51项,允许加工茶叶中使用的农药仅14项,其余均不得检出。

而根据我国2023年9月6日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茶叶》(GB31608-2023)规定,茶叶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GB2763的最新规定,限量达110项。

一般人看到各国在农残限量标准项目上数量差异就认为限定越多标准就越严格,其实这个问题不能这么简单地来看。

在农药残留标准数量方面,由于欧美农药管理历史长,残留制定的数量比我国多。但在标准的水平方面,很难比较各国残留标准的高低。

从技术层面讲,各国的农业生产、农药使用情况和食物结构等不同,残留标准会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讲,对于本国不生产不使用的农药,往往制定最严格的标准,而本国使用的农药特别是在出口农产品上使用的农药,残留标准在安全范围内尽可能松。

从管理层面讲,尽管制定残留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但现在各国越来越趋于将农药残留作为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必要时甚至用作政治筹码。具体表现就是,对于本国没有或主要依靠进口的作物上的标准严格。

举个例子:氯虫苯甲酷胺是个新杀虫剂,欧盟在葡萄上的标准为1mg/kg,而在茶叶上为0.02mg/kg,按理葡萄可鲜食,标准应该更高,但葡萄是欧洲的优势作物,因此制定的标准松。再如常用的杀菌剂百菌清,欧盟在直接食用的苹果、梨上标准为1mg/kg,而在茶叶上为0.1mg/kg。

上图为部分农药在不同国家的限量要求对比

为了协调和统一残留标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负责制定农药残留国际标准,但即使有国际残留标准,大部分发达国家都执行自己的本国标准,而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因为制定残留标准能力弱,往往只能执行国际标准。我国是国际食品法典农残留标准委员会的主席国,因此,我国的农药残留标准尽可能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而不是欧美日标准接轨,有的标准比发达国家低,但有的标准比发达国家高。我国制定农药残留标准主要考虑安全,很少涉及贸易保护问题。

这些问题,对于从事进出口行业的人来讲是比较容易理解,但是一般消费者因为欠缺国际贸易的常识,往往把限定项目最多的就认为是最严格最合理的,这样的判断是缺乏科学性的。

在茶行业,因为我国茶叶生产的产业规模太小,有众多千家万户的农民分散生产和经营,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难以真正做到,造成了在农残问题上的监管困难。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主动去制定《茶源地理茶叶产品综合等级评定标准》,并将不同国家地区的农残限定标准相结合,进行综合评定的原因之一。我们也期望这套标准能够像茶界的米其林指南一样,能够给消费者的购茶选择带来更多的便利性。

关于茶叶农残问题的几大误区

对于茶叶的农残问题,消费者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误区:

误区一:只有零农残才是健康的,有农残就会对身体有危害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零农残的茶叶不是没有,但在市场上是凤毛麟角。而有农残也并不代表农残超标。每个国家的农残标准是根据农药的毒理学数据(主要是每日允许摄入量和急性参考剂量)和居民膳食结构等制定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残留量低于标准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而且国家在制定残留标准时通常增加了至少100倍的安全系数,因此残留标准具有很大的保险系数,理论上讲,即使误食残留超标农产品也可能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误区二:通过洗茶,可以把大部分的农残洗掉。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一个关于“农药”的基本常识:绝大多数农药都是“脂溶性”而非“水溶性”的,既然农药不溶于水,洗是洗不掉的。换句话说,即便你用开水浸泡茶叶,茶叶中就算含有少量农药残留也很难被溶解到茶汤中。

与要吃进肚子里的蔬菜瓜果不同,茶叶只需饮用其“浸泡过的茶汤”,所以,理论上来说,喝茶比吃蔬菜瓜果的安全系数要更高。

当然,前提条件是茶叶是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农残不超标的茶叶。

误区三:只要茶叶没有农残就是安全的。

除了“农残”之外,茶叶在加工、运输、储存等过程中都有可能混入或产生的异杂物甚至有害物质,比如仓储不好导致的霉菌污染等,以及在干燥、杀青过程中燃煤的使用以及使用不合格的纸箱包装等造成致癌物蒽醌超标等。

......

茶原本是健康之饮,只因人们无休止的欲望而蒙灰。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国家对于茶叶质量安全的制度保障变得越来越完善,与此同时,也希望茶友们能够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农残的问题,真正地从茶里收获一份安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