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上“液线”

 李静曦 2023-10-14 发布于黑龙江

      今天来说说这个舌上液线,这个线有叫做半夏线的,也有叫做肝郁线的,它是长什么样子的呢?到底是叫什么线呢?

图片

       曹炳章于《辨舌指南》最早明确地描述了半夏线的形态及机理:“故气郁之证,苔边整齐如石阶之起边线,线内有苔,线外无苔,但红边而已,若气化则布散,由密而疏散,则不似斩然齐一边矣。故苔有边齐如斩者,皆气聚也,有积滞抑郁者也”。认为这液线是气郁线。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对此也进行了描述:舌边白涎是在舌的两侧边缘约5mm处,各有一条白涎凝聚而成的线索状泡沫带,由舌尖的两侧向内延伸可达寸许,清晰可见,不难辨认。有因患者言语、饮食顿可消失者,但静候片刻即可复出。这液线是肝郁线,也是半夏线。

       朱良春老师指出:“舌边白涎乃痰湿凝阻,气机郁结之征也,虽见之于舌,若审其内,证自可见”。朱老认定这液线是痰湿凝阻,气机郁结之证。故在临床上朱师常以此为痰气郁结之征,以豁痰渗湿、调气开郁之法辨证论治,屡屡获效。
       再回到上面舌相上来

图片

       画了一条舌中线,发现左侧略高于右侧,尤其是舌尖处,左侧明显高于右侧,这是左侧肝气郁滞及肝气升发太过,显示左侧舌厚且舌尖明显较右侧突出,显示出肝气上冲之象。同时伴有肝郁克脾。
       故肝郁和痰湿都要考虑,当代经方大师黄煌教授,把肝郁线(舌边白涎)起名“半夏线”,认为是痰湿,宜用半夏剂。个人还是觉得要根据各人情况来,该咋咋。
       该线产生的病机大多为肝郁气滞,脾虚水湿不化。调理原则:疏肝解郁,健脾化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