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类型

 内科博士符医生 2023-10-14 发布于海南

心肌缺血通常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

心肌某一部分缺血时,将影响到心室复极正常进行,并可使缺血区相关导联发生ST-T异常改变。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类型取决于缺血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缺血发生部位。

缺血型心电图改变  

心室肌复极过程可看作是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方向推进。发生心肌缺血时,复极过程发生改变,心电图上出现T波变化。

(1)若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出现高大T波。如下壁心内膜下缺血,下壁导联II、III、aVF可出现高大直立的T波;前壁心内膜下缺血,胸导联可出现高耸直立的T波。

(2)若心外膜下心肌缺血(包括透壁性心肌缺血),面向缺血区导联记录出倒置T波,如下壁心外膜下缺血,下壁导联II、III、aVF可出现倒置的T波;前壁心外膜下缺血,胸导联可出现T波倒置。

损伤型心电图改变  

心肌缺血除了可出现T波改变外,还可出现损伤型ST改变。损伤型ST段偏移可表现为ST段压低及ST段抬高两种类型。

心肌损伤时,ST向量从正常心肌指向损伤心肌。

心内膜下心肌损伤时,ST向量背离心外膜面指向心内膜,使位于心外膜面的导联出现ST段压低;

心外膜下心肌损伤时(包括透壁性心肌缺血),ST向量指向心外膜面导联,引起ST段抬高。

发生损伤型ST改变时,对侧部位的导联常可记录到相反的ST改变。

临床上发生透壁性心肌缺血时,心电图往往表现为心外膜下缺血(T波深倒置)或心外膜下损伤(ST段抬高)类型;原因可能为:

①透壁性心肌缺血时,心外膜缺血范围常大于心内膜;

②由于检测电极靠近心外膜缺血区,因此透壁性心肌缺血在心电图上主要表现为心外膜缺血改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