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二年级.随想|合适与不合适:规则、教育与道德的探讨~.~

 粮食豆豆 2023-10-15 发布于天津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对这样的判断:什么是合适的行为,什么是不合适的行为?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中,这样的一个个小小的判断尤其重要。

最近,我在小区里看到了一个情景:几位家长爬上树去摘果子,这种行为在孩子和其他家长看来可能是充满童趣的,甚至有点可爱。孩子们欢呼雀跃,其他几位家长在旁边拍视频、拍照,然而,我总觉得这种行为并不太合适。

我们总是教育孩子们在不同的场合要有不同的行为。我想这便是为什么会有“合适”和“不合适”这样的词语和标准的原因。这是人类社会为了维持秩序、促进和谐、保护个体和群体的权益,而自然形成的一种规范。

在什么场合做什么样的行为是合适的,这往往取决于我们对环境的理解和社会的规范。在公共场所,我们应当尊重他人的权益,不打扰他人,不妨碍公共秩序;而在私人空间,我们则可以更加自由,但仍有要注意不侵犯他人权益的隐性规则。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家长的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行为。因此,我们会看到很多文章说家长对于生活的态度会反映在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之上。

那么,什么时候我们需要遵守规则呢?我想,规则和“合适”是非常搭配的两个词语。在合适的场所中,我们应当遵守相应的规则。古人云:“克己复礼”,这句话的表面含义是要我们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举止合乎礼节,但实际上它还有更深层次的意思,那就是自律,是提升自我道德水准的路径。

自律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要我们在理解并尊重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行为。我们应当让孩子明白:每一个行为都会产生后果,而每个后果都会影响到他人和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作为家长和引导者,我们有责任协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每一个教育契机,引导孩子理解并接受这些价值观,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合适的行为,什么是不合适的行为。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更加有序。

最后,我想说每一个地方都会有相应的教育契机。让我们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引导孩子去理解、接受、实践这些正确的价值观。因为这些价值观不仅塑造了我们的行为模式,也决定了我们的社会秩序。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合适”与“不合适”,并非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贯穿在他们生活的每一刻,影响他们与他人与社会关系的每一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