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次低效重复中的思考

 新用户65120Joi 2023-10-16 发布于山西

常规工作:日常规定动作。

但凡工作,简单划分,一般总可以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当然,多数工作是两者的结合版,不同只是体力和脑力的配比。一个泥水工,体力的成分更大一点,但若纯粹的无脑,估计也没法干这个工作;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但也得写在纸上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发现了相对论,但写这个体力的占比相对就少多了。

作为高中学生,处在一个全面内卷的时代,如何能卷得更有特色,更有成效呢?

班规校纪,各种规章制度,说到底,还是体力和脑力劳动的问题。现实的困境是:体力劳动能做不想认真做,脑力劳动有的是想做但做不来。两不沾边,荒废时日。在没有一丁点成就感中艰难度日,甚至带来了一定的情绪与心理问题。

感觉破解之道也不是太难,难在接受。只要大的思想对头了,还是一个有解疑难问题。锚定这个学还要上下去,就要接受现在日复一日的常规工作,体力占比大的工作,比如清理卫生,就借用脑力逐渐优化,达到又快又好的至高境界,高到可以以此为职业来谋生的境界,也就不是每天的负担了。脑力劳动主要是学习,脑、眼、耳、手这些智能传感器用心开始工作了,无论老师的教学水平、课堂管理能力如何,只要能保证开口讲的知识点是正确的,结合自己的教材,还有四处可见的各种教辅,掌握百分之八九十的内容应该不成问题,考上一本院校的概率就相当大了。

现实之所以会回应一记无比清脆的耳光,主因还是对所有常规工作的不待要。体力工作能做好但就是要拖拉打折,脑力工作不好做,关键是做的时候还要分心,总处于一种混沌状态,没有任何事情想要自发自愿、积极主动来做好。后果就是增加管理成本和自己的情绪成本,使得在逼迫中无奈地完成本该完成的事。

体力工作,本着认真负责、算作脑力工作的调节方式来积极地做,自己的情绪成本和老师的管理成本就会急剧下降,反而会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真正复杂的脑力劳动,因为那需要更高的专注力、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只要无惧,即使是疑难的脑力劳动,自己思考无果,可以向同学、老师积极请教,也是可以有个令自己舒心的完美结果的。

凡事积极认真对待,成本反而最低,完成质量还上乘,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调动积极情绪,乐观专注地去逐步完成,许多愤世者眼中的难事、烦事,也就会很漂亮的完成好了。逐步完成好每件事的过程中,能力、技能也在不断迭代递增,心情也在不断优化,境界也在不断提升,段位也在不断增长,也就成了他人眼中的不平常人。

乐观、积极的心态去讲究而不将就,凡事就好办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