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智慧:普通人逆天改命,只有这两个方法

 新用户12603780 2023-10-17 发布于广西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吃不了读书的苦,就逃不出生活的桎梏,做不了人上人。

当下最流行的一个词叫做阶层固化,读书的意义就在于,无论你多普通渺小,只要你竭尽所能,就能迎来人生的蜕变。



一、读书跨越阶层


图片

曾国藩出身于湖南的一个普通家庭,祖祖辈辈都是依靠务农为生。

他的祖父曾玉屏虽不大识字,但人生阅历丰富,十分重视读书教育。

曾家人明白,惟有读书,是普通家庭跨越阶层的最好捷径,甚至也是唯一的路径

曾国藩虽然资质平庸,但读书却是出了名的勤奋。他四岁启蒙,八岁读经,九岁练八股,十四岁就参加县试。

都说读书苦,读书卷,曾国藩同样如此。即便多次落第,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反思升华自己的读书之法。

就这样,在年复一年的苦读过后,他终于考中了秀才,接着中了举人,紧接着了进士……

读书,是打破阶级壁垒的最好方式,这句话,曾国藩及曾家人应该是深有体会。

读书,是普通人实现逆袭的捷径,200年前是,今天依然是。


二、复盘完善性格缺陷


图片

人很多时候不出众,都是性格缺陷所导致的。如果没有他人从旁提醒,很多习惯将会伴随一生,成为发展路上的桎梏。

年轻时,曾国藩就非常的浮躁、傲慢、虚伪,甚至还好色。但曾国藩最擅长的,就是复盘。复盘,让一次次从失意中浴火重生,让他一步步接近完人。

因为偷看朋友老婆被骂后,他开始复盘在日记中大骂自己,在骂得最为严厉的时候,他甚至将自己称之为禽兽

在屡次战败后,他通过复盘总结出了扎硬寨,打呆仗的方法,并最终让湘军成了抗击太平军的主力军。

1857年,曾国藩帅军在前方打仗时,得到了父亲去世的消息。他向咸丰皇帝上奏折请求回家奔丧。原以为皇帝会宽慰自己一下,不想他淡漠地准了奏。

曾国藩心中极为郁闷。他却不知道,皇帝之所以有这种态度,是因为他是个异族,不能委以重任,刚好可以借他奔丧,剥夺了他的兵权。

郁郁不得志的曾国潘回到家里后,又开始进行了自我反思。

他通过复盘,发现自己之所以被咸丰皇帝异样对待,不全是他人的原因,自身也存在问题。

兢兢业业地工作,是他受道光皇帝器重的主要原因。而当咸丰皇帝登基后,曾国藩无视皇帝的威严,也不注意说话的方式,直接横加指责,别说皇帝不高兴,就是普通人也不会高兴。

而曾国对待同堂大臣,更是冷嘲热讽。

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后,曾国藩用心进行了修炼。

两年后,咸丰皇帝又想到了曾国藩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开始再次启用他。

经过复盘,重新出山的曾国藩的所作所为,让众人大吃一惊。他一改从前的高冷,变得低调而谦恭。

他给众大臣写信甚至登门拜访;对待咸丰皇帝,他更是恭敬有加,谦卑有礼。

这时的曾国藩,在满朝上下的眼里,成就了自己会做人的形象。

遇事不怪罪他人,而是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的根源,并彻底改变它,为曾国藩的仕途扫清了障碍。

读书,改变的是自己的内驱;完善性格,改变的是自己的外驱。曾国藩正是做到了这两点,才能在内卷激烈的大清王朝中站稳了脚跟。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