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兆祥|枞阳民间故事五则

 文乡枞阳 2023-10-17 发布于安徽
土地庙许愿 
从前有一座土地庙,香火很旺盛。一天,有种菜的、打鱼的、种果树的、到北方去的船主、到南方去的船主,共五位香客分别来庙里烧香许愿。

种菜的希望这几天下点雨,好让菜长得快些;打鱼的希望这几天是好晴天,他要晒干魚;种果树的希望这几天不要刮大风,他的果树正在开花,以免刮风影响挂果率;到北方的船主希望起南风;到南方的船主希望起北风。五位香客都许下愿:如果能如愿以偿,将以猪头来还愿。

土地公公为此一筹莫展,土地婆婆说:这有何难,晚上下雨白天晴,晒得鱼干菜也青,风走河边过,不进果树林,早起南来晚起北,五个猪头一道得!

玉帝察民情

有一年冬天大旱,玉皇大帝到民间考察民情,走到一片麦田里,见一个老农在挖田沟。他问老农:“天这么旱,你还在挖田沟?”老农说:“春天快要到了,冬干必有春涝。现在不把田沟挖深一点,到时雨水多,水排不掉,不利于麦子生长。”玉帝回到天庭后对王母娘娘说:“凡人真聪明,他们都算到明年春天雨多,会春涝。”王母娘娘说:“明年春天少下点雨,不至于春涝。”

第二年春天雨下得不多,玉帝又来到人间,再次见到挖田沟的老农。因为他挖了田沟,下点雨就排掉了;人家没有挖田沟,田里的麦子反而比他田里的麦子长得好些。玉皇大帝对老农说:“去年你说冬干必有春涝,今年春天雨水仍然不多,你失算了吧!”“我x他娘来的,今年是玉皇大帝老婆作主。”玉帝尴尬地笑着说:“可能是,可能是!”

青年拜观音

有一位青年人信佛,但对他母亲不怎么好。他一心一意到南海朝拜观音老母,走了多少天也没有见到观音老母。有一天他走累了,遇到一位老太太,向她请教,怎样才能见到观音老母。老太太对他说:“你回去吧,看见一个披头散发倒趿鞋的人就是观音老母。”并对他说:“有意烧香,何须苦朝南海;诚心拜佛,此地就是西天!”

他往回走,一天半夜回到家里,使劲敲门,大声呼唤母亲。他母亲从梦中惊醒,知道儿子回来了,慌忙起来开门。门开后,儿子发现母亲披头散发倒趿鞋,顿时醒悟,从此孝顺母亲,后来成为远近闻名的孝子。

先生吃白食

风水先生、郎中(中医)、吃白食的三个人经常在一起吃饭,吃白食的从来不买单。一天,风水先生对郎中说:“我俩今天吃饭换个地方,不带吃白食的。”他俩换了个从来没有去过的餐馆,点好菜正准备吃时,吃白食的来了。

风水先生说:“我们今天吃饭之前,每人说一段四言八句,讲的句子里要有'天地前后左右、三十六、七十二’,'不’字收尾,讲的内容要和自己的身份相符,讲不出来的买单。”吃白食的说:“可以,你们先说。”

风水先生说:“天有天文,地有地理,前有来龙,后有去脉。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你有三十六种死因,我有七十二种葬法。问:我的坟葬下去可坏事?不!”

郎中接着说:“天有天麻,地有白皮,前有前虎,后有后柏(四种中药名)。左手把脉,右手开方,你有三十六种病源,我有七十二种治法。问:我开的药吃下去可坏事?不!”

吃白食的最后说:“天不灭无路之人,地不长无根之草,前头有走的,后面有跟的。左手端杯,右手拿筷。你有三十六种躲法,我有七十二种找法,找到就坐,坐下就吃。问:吃过后可付钱?不!”

官老爷葬坟

枞阳长江边有一座大山,叫大青山,远看像一只狮子蹲在那里,叫“狮子望长江”。山上有一块风水宝地,叫“飞鹅贴壁”。何家在“飞鹅贴壁”葬祖坟挖墓穴时,风水先生一直在现场看着。临近中午,主人与风水先生回家吃中饭,临行前风水先生对挖墓穴的土工说:“你们向下挖,挖到一块石板时就不要再挖了,等我回来处理。”风水先生走后,土工挖着挖着,真的挖到一块石板,上面还有像文字一样的图案,土工不认识。出于好奇,他们想把石板撬开,看看石板下面究竟有什么。当他们把石板撬开后,一对天鹅飞了出来,土工们慌了,忙乱中飞走一只,抢回来一只,强行将其放到石板下面。抢回来的那只天鹅一条腿受了伤。

何家的祖坟葬下去两年后,何如宠出生了,生于何氏一户贫寒人家。小时候一次意外,一条腿受了伤,走路有点跛。何如宠八岁那年冬天,当朝一位官大老爷回家葬祖坟,他买了“飞鹅贴壁”东边的一块地,但他到现场一看,觉得“飞鹅贴壁”西边的风水更好一些,因此想把祖坟往西边葬。他在现场搭了一个将台,自己坐在上面监督施工。

何氏家族看到官大老爷的架势,不敢直接和他理论,忙开祠堂门议事,商量对策。议了两天多,都没想出一个好的办法来。第三天下午,何如宠来到祠堂对议事的大人们说:“我有办法,你们给我准备一套夏衣、一顶凉帽、一把扇子。”

第二天天气非常冷,何如宠在冬衣外加穿了一身夏衣,头戴凉帽,手拿扇子,摇摇摆摆地来到官大老爷面前,用扇子死劲地给官大老爷扇风,以引起他的注意。官大老爷看眼前这个小孩滑稽的样子,笑着说:“小孩童穿夏衣不知四季。”何如宠对曰:“大老爷买坟山买东葬西。”接着又说:“你山高压不住我太阳。”转身两手拿着扇子,放在屁股后面,头也不回地走了。

官大老爷目瞪口呆了半天,才回过神来说:“我们还是往东边葬吧,此地已经出人了。”何氏家族看何如宠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能耐,乃集全族之力供他读书,使其终成栋樑之材,成为明末一代名相。

来源:文乡枞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