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农妇到张桂梅,海清又打脸了多少中年女演员!

 电和影 2023-10-17 发布于河南

海清,又一次惊艳了所有人!

当根据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官宣定档,公布海报那一刻,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哪是海清,分明就是张桂梅校长本人。

再从曝光的花絮与张桂梅校长照片做对比,更是让人直呼太像了。

如此高度还原,形神兼备的呈现,对于海清来说早已不新鲜,可是这一次饰演的是大众所熟知的张桂梅校长,依然如此,不得不让人佩服。

从扮演农妇到张桂梅,海清已经成为了中年女演员的标杆!

不仅观众没有认出海清,就连开机之后,助理也差一点没有认出来。

海清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为此,海清提前进组,然后就开始体验生活,一开始直接住到了男主也就是导演姨夫的家中,一起生活了好几个月。在西北农村,海清学习当地方言,喂牲畜,干农活,深入“体验生活”,前后历时10个月之久。而到了最后拍摄,曹贵英的衣服都是直接从村子里淘来的。

深入的体验生活,最终让海清真正变成了一个村妇,成为了曹贵英。

这对于海清来说是从业以来最大的一次挑战,更是极具颠覆性的尝试。毕竟她曾经是以“国民媳妇”的形象被大众熟知的,可是如今一下子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变,确实需要莫大的勇气。

拍摄前,海清在拜访张桂梅校长时,特别问道:“我能演您的故事吗?”

“她说行,我交给你!”

然后历经两年时间的准备,观察张桂梅校长的生活、讲话方式、衣服穿搭,力求从细节上还原人物。

海清称赞,“张老师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据悉,第一次与大山女孩们见面时,海清忍不住流下热泪。

《我本是高山》,这一片名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出自张校长定下的华坪女高校训: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这不是人物传记类影片,而是女性题材影片。

这是一个坚毅的女人和一群刚刚毕业还很稚嫩的老师,带着一百多个女孩成功逆天改命的故事,是关于爱、青春、热血和命运的一部影片。

该片直面“高山之中”的女性困境,充分展现张桂梅校长通过教育改变她们的困境,让她们有能力进行自主选择,最终逆天改命,

教育能够给予她们知识和技能,也能让心变得强大,帮助她们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也只有通过教育,她们才能够打破贫困的循环,走出深山,拥有可期待的未来。她们从来不比谁差,她们“本是高山”,不是溪流、沟壑,不是草芥、懦夫,不应该被那些封闭环境下约定俗成的“天命既定”。

张桂梅老师扎根山区40多年,自从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以来,累计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被女孩子们亲切称为“张妈妈”。她像一束希望之光,照亮孩子们的追梦人生。

以这样的事迹拍电影,早已超越了电影本身的意义,更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对于海清来说这也是她想拍的作品。

海清曾说道,“之前其实有不少戏找我来拍,主题是'女性崛起’、'女性觉醒’之类,但功利心是很明显的,没有真正扎实地去探讨女性的命运和处境。当然也有一些好作品,但相对于整个市场来说还是少。”

作为中年女演员,海清突破了自我,没有被年龄、容貌所困住,而是敢于挑战尝试任何角色,更是为角色深入基层体验生活,最终才带来了令人惊艳的塑造和表演。

“我原先形容我像一只小狗,需要有一个护栏给我。有的时候角色是护栏,有的时候导演是护栏,有的时候工作人员是护栏。但是我一定是一条好狗,这个好狗不是贬义,是褒义。就是你给我一个规定情境,我就会马上相信我在这个情境里活着。演员第一个天性就是要相信,相信你的台词,相信你的角色。”

为了相信,海清在不断体验,不断挑战,当一些中年女演员都在扮嫩、演少女之时,46岁的海清无疑将她们远远甩在了身后,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年女演员的标杆。

曾经的海清理想是“结婚、生子、演戏”。

当然,结婚、生子都早已实现,而对于演戏却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在她看来,“演戏”始终是动词,没有完成时,“它可能是陪伴我一生最漫长的一个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