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琴,一首作品练到什么程度,可以不用再多练了?

 宛洛练琴思维 2023-10-18 发布于江苏
《怎样练琴》一书中所说:

“当我们学习一首音乐作品的时候,只要我们能够没有技术障碍地表达音乐就够了,用不着再多练”。

具体的表现程度,即下列两点,宛与洛将为大家作进一步解读。

一、没有“技术障碍”,意味着有了基本的熟练度

演奏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明显的“卡顿”、错音、漏音多音、节奏不稳等问题,则说明学琴者目前的技术水平,并未达到一首作品所要求的程度。

也就是演奏技术“不过关”。那么,什么程度才算是“跨越”过了“障碍”呢?

答,以上的那些错误,当不再非常明显时,也就是学琴者对于这首作品的掌握程度,达到了基本熟练时,就可以算作没有“技术障碍”了。

注意,这里我对出错的态度是“不再明显”,而不是“一点不错”、“丝毫没有错误”。

为什么要定这样的标准呢?因为要想达到“一点不错”的那种“境界”,学琴者必须要将一首作品,演奏到“烂熟于心”的地步。

而达到这种程度,则需要耗费大量的练习时间,以及大量的体力与精力。

宛与洛认为,如果不是为了演出、比赛的作品,其实没有必要练到这种程度。

所以一首作品,只要没有了“技术障碍”,则证明了学琴者已基本掌握,该作品所要求的知识点与演奏技术。

学习乐器的道路上,可不止一首作品。我们要省时又省力地“前行”,让自己进步快些。

二、“表达音乐”,说明对作品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

在没有了“技术障碍”后,学琴者如果能对一首作品,在演奏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则说明基本上“学透”、“练透”了。

无论是对作品创作、结构上的理解,或者是演奏上的理解,亦或者是适合自己的“肢体动作”等,这些都算学琴者自己的理解,且都是有效的。

因为只要有了理解,不管理解程度的深浅,都说明了学琴者进入了“心流”的练习“境界”,代表着“练进去”了。

草草应付的练习,是不可能产生“心流”的,也不可能对所练的内容,展开思考。

所以只要将一首作品,演奏出一些自己的“味道”,并且熟练度还可以的话,这首作品就算“成型”了。

如果不为了演出、比赛或考试的话,没有必要再多练了。

如果你对练琴存在一定的思维困惑,可以查看一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