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到骨子里的自律,就是从来不跟自己较劲

 布衣粗食68 2023-10-18 发布于湖南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希望自己健康,于是努力健身,但是坚持了几个月,却非常难受。

你要读书,还关注了某些读书的大咖,买了对方推荐的书,但是一无所获。

对美食也有一定的兴趣,还买了很多素材,后来都随手丢弃了......

原来,自己不是“自律”的材料,很是懊恼。还可以这样说,越自律,越迷茫。

看过这样一句话:“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

人这一生,就是一场放弃与得到的对抗,只有掌握了“有舍有得”的智慧,能放过自己,才能把自律推向新的高度。

要记住,深到骨子里的自律,就是从来不跟自己较劲;太折磨的坚持,还不如什么都不做。

01

总是循规蹈矩,多半是“伪自律”。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样的道理,我们都懂。

但还要懂得:“不破不立。”

当一个人什么规矩都牢记在心,并且一定要做到的时候,说明他只是在“某个无形的圈子”里转动,被束缚得死死的。

英格兰约克王朝的理查三世,遭遇了贵族们的背叛。

有一个叫亨利的伯爵,带着几千人的队伍,冲向皇宫。

双方在博斯沃思平原交锋,理查三世占据了上风。

马夫发现理查三世的马,四个马掌上的铁蹄都磨损厉害。于是牵着马去找铁匠更换。

铁匠耐心地做马蹄铁,又打磨钉子。就在固定最后一个铁蹄的时候,马夫着急了,因为“军队集合的时间到了”。

按照规定,马夫不能迟到。因而他使劲催促铁匠,导致铁蹄少了一颗钉子。

两军对垒,理查三世冲锋在前,忽然铁蹄掉了一个,马狠狠地摔了。

毫无悬念,理查三世被失败了。

几百年之后,人们再看“马夫”的故事,认为是因为少了一颗钉子,导致灾祸。其实不尽然这样,因为马夫习惯性“守规矩”,也害怕打破规矩之后,被国王惩罚。

人是需要变通的,正如《易经》里说的:“变则通,通则久。”

有很多人,一大早起来,就要跑起来,然后读一读书,下午要去打球什么的。为了证明自己很自律,各处都要“打卡”。

为了打卡而自律,就变成形式主义。

有很多人,规定自己要完成什么任务,否则就用不准吃饭、不能下班等来惩罚自己。结果完成任务的效果很不好,或者真的让自己少吃了一顿饭,熬到半夜。

自律不是演戏给别人看,也不是“画地为牢”,而是不断突破自己,在时代的变化中,改变规则,让规则真正促进事情的发展。

02

你什么都想学好,你什么都学不好。

《孟子》中说:“人有不为也,然后可以有为也。”

做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处事贵在能克制自己。

可悲的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只是盲目去学习,读很多的书,也学习很多的技能。

有句很扎心的话:“样样都会,样样不精。”

年轻的达·芬奇,是多才多艺的人。

他在制造业方面研究了很久,还画了很多图纸。

他还想过,人要如何飞上天。要是有一个巨大的螺旋桨,并且有人在下面拉一拉就能转动起来,应该就成功了。

坦克、自行车等,他都设计过。在医学上,他还做了很多的解剖,画出了骨骼图。肌肉图等。

可是他的解剖,被人们认为,“干了巫师的活”。

当然,兜兜转转几个大圈,达芬奇成功的,是绘画。《蒙娜丽莎》等作品,令人叹为观止。

作家贾平凹发表过这样的感慨:“当五十岁的时候,你会明白人的一生其实干不了几样事情,而且所干的事情都是在寻找自己的位置。”

真正的学有所成,是“专一”的成功。

这一生,能有一两项技能,能真正读懂那么几本书,就很不错了。

有人一辈子研究《红楼梦》,然后成了专家。这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你要自己变成“全能”,然后你发现自己“无能”,这真的是悲剧。放过自己吧,想一想,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会带着你走出困境。

所有苛求完美的人,几乎都输了。反而是那些追求一两个目标,允许自己多方面不完美的人,在自由中成长起来了。

03

扼杀了自己的天性,自律适得其反。

《红楼梦》的贾宝玉,从小被父亲教导,要多读书。

若是贾宝玉不读书,贪玩了,父亲一准拿起棍子揍人。

可惜,贾宝玉的人生很悲催,婚姻失败,被迫娶了不爱的人;仕途不顺,后来变成了流浪汉......

再对比那个叫曾国藩的人,就不一样了。他小时候励志读书,科考失败后,半路借一百两银子,买了一堆书回家。

父亲没有责怪他,反而鼓励他继续努力,然后默默还债。

果真,曾国藩成了政治家、文学家。

人生有天性的,喜怒哀乐、赚很多钱、吃喝玩乐......小时候,天性被父母磨灭了,于是做了不喜欢的工作,去了不喜欢的学校。

长大了,我们很自律,克制了自己的天性,说言不由衷的话,对人阿谀奉承;做不喜欢的工作,美其名曰“谋生”;不敢拒绝别人,还硬着头皮去应酬、喝酒;不敢抓住赚大钱的机会;甚至连喜欢的人,也不敢表白。

拼尽全力死撑、想尽办法遏制欲望,也许能熬很久,但是熬不过一生。

真正的自律,是引导自己的欲望,变成希望。释放自己的天性,成就一个梦想。

曾经的“歪门邪道”,在经过打磨之后,也会变成理想,歪打正着;因为有了“野心”,才有了出发的源动力。

04

《人性的弱点》中有这样一句话:“要想成为真正的人,必须先是个不盲从的人。”

扪心自问,你想要什么?然后制定计划,努力践行。当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候,能够顺势而为。

自律,别随波逐流,别自欺欺人,别追求完美,别什么都不舍得扔掉。

放松自己,习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慢慢来,满足自己的期待。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