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走上海:鲁汇“老”镇

 黄之中 2023-10-18 发布于上海
前一阵我浅浅地探访了一下浦江镇南的永康城和瑞和城。
这一大片动迁基地,又被叫做鲁汇大居,在2035年规划里,它们是鲁汇居住社区的主要区域。这里汇集了大量从市区旧城改造动迁而来的居民,以及上楼的当地农民。
在探访的同时,我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好奇:原来的鲁汇镇现如今怎么样了呢?
鲁汇作为一个地名,存在了有近四百年,历经多次行政区划的变化。
明崇祯年间,举人鲁道昆居此,又因此地地处闸港、肇沥港、小闸港三水汇集之处,故名鲁家汇,简称鲁汇。后附近叶家行、萧家店的店铺先后迁此,渐成集镇。清雍正年间,镇长半里。
据上海地方志上《闵行区的市镇变迁与城市化》一文记载,1949年,鲁汇的商户有97户,在闵行境内历史上29个市镇中,排名第五。前四分别是七宝镇(213户)、马桥镇(161户)、莘庄镇(152户)、颛桥镇(149户)。
需要说明的是,1949年鲁汇乡属南汇县。1950年始划归上海县。
不过我们今天看到的鲁汇镇,并不是原来的市镇。
1978年开挖大治河,鲁汇镇迁至大治河北岸,形成我们今日所见的新市镇。而原来的鲁汇镇,因为市镇的北迁而渐渐衰落,不过老街倒是还在。据2021年一篇有关鲁汇老街旧改工程的报道,老街目前尚有70多户居民,旧改前“老街破旧公房外墙脱落,道路高低不平、电线老化、地下管道堵塞、拎马桶现象普遍存在”。另据其他喜爱探访老街的人士前去实地探访,老街上的住户多为外来务工人员。
北迁后的鲁汇镇,在80年代期间兴建了不少居民住宅区。
1984年,鲁汇镇设有百货店、食品店、饭店、茶馆等20家,另有乡办针织、饮料厂。房屋全部新建,大多二三层平顶楼,公房多建于镇东南,居民私房在镇西北;居民约300户、近700人。”(引自《闵行区的市镇变迁与城市化》)
1993年鲁汇撤乡建镇。
200010月,陈行、杜行、鲁汇撤三建一,合并为闵行区浦江镇。鲁汇镇建置成为历史。
这个当年因大治河开挖而北迁的鲁汇“新市镇”,转眼也过去了三四十年。如今它又怎样了呢?

图片

图片

闸航公路

我在“新镇”镇西的汇西村下车,步行来到闸航路和西环路路口处,作为我这次徒步探访的起点。
我的计划是沿着当年新市镇发展而建设的西环路、南环路、东环路和北环路来个环线行。
不过一来到西环路路口,就让我吃了一惊。这里往南去的道路被升降杆纳入到了居民区中。好在老式居民区门禁并不严,甚至可以说没有门禁。虽安装了门禁,但是人行门常开着。

图片

图片

西环路的南段被纳入了小区内

小区名叫望佳二村,都是六层楼高的建筑,有的是灰蓝色小瓷砖贴外立面,有的则是粉刷的灰蓝色外墙漆。西环路的这一段成了小区内的主路。
我也不晓得此路还能否通行,不过往南往去,不远处的前方似乎是有个南门。走近了发现,小区南门没有门禁,大门敞开着。前方道路上有人在施工,东侧是一片开阔的绿地。再往前走就是沿大治河的南环路了。
南环路沿河柳树成行。江边有水文测站,是沿江唯一的房屋。道路另外一侧则主要是仓库和厂房。柳树和江边之间有断续的步道,但是有隔离带拦着且没有下去的路,不知道这段步道修建的目的是什么?亦或者是不同的阶段修建了不同的设施,却忽略了各自的作用?
隔着柳树和树林间的空隙,可以看到大治河上往来的船只。不知道为何,这一段路总有股垃圾的腐臭味,随风一阵阵飘入鼻孔。

图片

图片

望佳二村前的绿地

图片

图片

大治河

图片

南环路

图片

水文测站

图片

上海供水

图片

鲁汇居委会和党群服务站

图片

图片

河边的步道被路的围栏给拦住了

前行快到三鲁公路桥时,老式居民小区又出现在路北侧绿化带的后方。这一路走来,景观都挺荒凉破败,也少有行人。路边标示牌写着全线禁停车辆,但是一路上停着的车倒也不少。三鲁公路桥是跨越大治河的一条要道,桥面很宽。桥下形成了一片阴凉地,丢着各种椅子、沙发,成了老人们纳凉聊天的地方。桥的东侧有几家商户,弹棉花的、开浴室的,都是现在不太能见到的。

图片

图片

三鲁公路桥下

图片

三鲁公路桥

图片

图片

桥上眺望

图片

图片

图片

桥东的几家商户
一直走到快到东环路路口时,这一路走来所见最新的建筑群出现在前方。门前的标示牌显示,这里是“318吉市,有早市、菜市、花市和夜市。不过沿街一东一西两栋建筑都没店铺开出来。我进到市场里看了看,里面主要还是菜市场,以及有条卖熟食和小吃为主的街市。花市倒没有看到,只看到一家花店。至于夜市有没有我就不知道了。
后来查了下,发现这里其实就是原来的鲁汇镇菜场,也是闵行区最后四家按新菜场标准改造的菜场之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鲁汇318吉市

我看之前有人来鲁汇老街探访,还特意来逛南环路上的沿江农贸市场。看图片,江边一侧都是小摊,另一侧沿江都是卖鱼卖菜的地摊,热闹得很。不像我今日一路走来,南环路上基本上没见到几个人。不知道眼前的“吉市”是否就是当年农贸市场所在?
穿过“吉市”,沿东环路再往东行。隔着一条河浜,对岸是一派农村景象,村民自建房林立。过了闸航路,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也在河东。
东环路不长,也就400米。很快就来到北环路。

图片

图片

图片

东环路东侧的河浜

图片

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

北环路被三鲁公路的上桥道路切成两段,不能互通,需要走到闸航路绕行。
东段主要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文汇学校。路北则是大片村民自建房。文汇学校的校园挺大,有着大大的操场。在文汇学校对面,地图上显示另有一所育才小学。不过现场看到只有一栋废弃的三层楼房,看墙面上残留的标识,好像还曾作为中铁建的宿舍或者办公场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环路东段

过了三鲁公路,北环路西段的沿街店铺多了起来。也是我这一路走来看到店铺最多的路段。街道两边的房子,既有居民小区,也有自建房。不过街上所见行人依旧不多。
商铺一直延伸到西环路路西。不远处就是这次徒步探访的起点-闸航路,西环路路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环路西段

图片

北环路、西环路路口

一路环线走下来,大约2公里多。感觉这个镇子像是陷入了一种停滞。大片的开放式的老居民区。楼房大都是五六层,看上去都比较陈旧。北环路上还能看到不少自建房。街上的行人不多,除了将镇子一切为二的三鲁公路又新又宽以外,其他道路都窄窄的。镇东南的吉市里,人还算比较多,其他店铺都没看到有什么人。
我决定沿闸航路走走看看。毕竟这条路该是穿镇而过的主路了。一路走到三鲁公路,发现沿街也大都是各种小店,也仍旧是少有行人。朋雅美路路口处有栋五层楼高的建筑,看标识牌,楼里既有超市,也有KTV、宾馆等。因为底楼层高较高,这栋五层楼的建筑显得出类拔萃,成了镇上最“气派”的建筑。
底楼是家“优易品”的超市。超市不大,是我在镇上看到的两家超市之一。还有一家在三鲁公路路口,叫做“亚海超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整条街上比较知名的连锁品牌,就是来伊份、蜜雪冰城、悸动烧仙草、巴比馒头、罗森、全家等。餐饮店比较大的就只有一家何记饭店。走在路上,还能看到鲁汇宾馆、鲁汇派出所,以及看上去已经废弃多时的鲁汇卫生院,这些都还隐隐透露着一丝往日镇中心的气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闸航路上

时光在这里像是慢下了脚步。其实鲁汇老街北迁到此,也不过三四十年时光。但那也足以让一个人变老,让一座市镇变老,渐渐被遗弃。

图片

废弃的卫生院

图片

西环路、闸航路路口处的商家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