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针对国民革命军中存在的军衔虚高问题,蒋介石下令成立军事委员会铨叙厅,专门负责军官的人事任免以及军衔授予。 然而在十余年时间过去后,蒋介石后知后觉地发现,国民党部队里的军衔混乱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变得更加严重。 蒋介石 从民国时期的一句民间俗语,就能看出当时国民政府的军衔究竟有多廉价:“上校不如狗,少将满地走,中将随处有。”那么,为什么蒋介石尝试改革国军军衔的举动,最终却毫无成效呢? 蒋介石的恼火 1912年,随着清王朝在辛亥革命中倒台,中华民国宣告成立。不过,由于此前清王朝曾经允许各省自练新军,因此在民国时期,各省军阀可谓数不胜数,他们为了争权夺势让国内陷入了战乱的环境。 民国军阀 后来国民政府凭借广州黄埔军校的底子组建了国民革命军,通过北伐战争击垮了许多大军阀,最终成为了中华民国的最高政权。在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后,南京国民政府已经在形式上完成了国内统一。 可以看出,至少在民国早期,国民革命军还算得上一支战斗力优良的部队。毕竟当时的黄埔军校的确培养了大量的军事人才,包括我党的林彪、徐向前、陈赓等将领都是出身于黄埔军校。 然而在1927年中国共产党建立红军后,蒋介石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国民革命军的战斗力下滑非常严重,在与红军的作战中败多胜少。 黄埔军校 对此蒋介石痛定思痛,总结出了许多原因,其中就包括不合理的军衔制度。1933年,蒋介石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大发雷霆,厉声质问道: “部队里有些黄埔系的学生,30多岁就当上了少将,放眼海外各国也是奇闻!你们扪心自问,配不配得上?” 于是,在蒋介石的要求下,国民政府于1935年成立军事委员会铨叙厅,专门负责军衔评授工作,而且力求严格授予,防止部队军衔的含金量继续下滑。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这个法子并没有起到多少实质性作用。 国军将领 贬值的军衔 在1935年之前,国民革命军的军衔授予基本满足一条潜规则:师长授予中将,军长授予上将。然而当时国民党部队的编制极为臃肿,虽然名下拥有高达200多个师,但许多步兵师的编员人数仅有5000~7000人,充其量就是一个标准旅。 国民党部队士兵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革命军里的少将、中将军衔自然就失去了稀缺性,更不用说更低一筹的上校了。因此实事求是地来看,蒋介石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也的确是动了一番脑筋。 但国民革命军内部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情况,与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的局面是分不开的。 在蒋介石击败各路军阀、并将其部队收编于名下时,他为了笼络人心,便承诺只要加入自己的势力,那么那些军阀手下的师长、军长不但可以继续担任原来的职务,而且还会获得军衔奖赏。 国民党部队 也就是说,蒋介石把军衔当做笼络人心的道具,而不是军人荣誉的象征,因此在其他军阀的部队被蒋介石收编后,国民革命军里的师长、军长已经数不胜数。 再加上原本黄埔系学生在北伐战争中立下了一系列战功,他们也会理所当然地接受更高的军衔,这就加剧了国军军衔贬值的问题。 国民党高级将领合影 而在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将倒台的汪伪政权进行了大规模收编,势力得到了进一步壮大。 但这个“厚礼”却不是那么好拿的,由于蒋介石已经承诺汪伪政权下属的伪军将领也将保留原本的军衔,而汪精卫当初为了笼络人心,大量授予少将、中将军衔,这就让国民革命军里的“将军”数量一夜间翻了一倍。 国民党将军合影 此时国民革命军的军衔不仅存在编制的问题,而且还存在被伪军汉奸将领们污染的问题,但此时的蒋介石正在为内战积蓄力量,因此对这些事情视而不见。可以说在1945年,蒋介石设立所谓铨叙厅来防止军衔贬值的想法基本已经名存实亡。 少将满地走,中将随处有 从1945年到1949年,这段时间是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的阶段,也是他一步步走向失败的不归路。 为了夺取中国大陆未来的政权,蒋介石将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押了上去,对于麾下军队的军衔授予更是宽松到令人惊异的程度。截止1949年蒋介石败逃台湾之前,他授予的将级军衔数量已经超过5000余人。 国民党将军合影 当时国民党部队的军衔贬值已经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一支兵力七八千人的国民党杂牌师,不仅拥有2个中将,而且还拥有12个少将。按理来说,能够成为“少将”军衔的军人,便有资格被称为“将军”,但一支七八千人的部队拥有十几名将军,国民党部队里的军衔乱象可见一斑。 在南京城内,市民们出于对国民党军衔贬值的调侃,特意编了一句顺口溜: “上校不如狗,少将满地走,中将随处有。” 国民党部队士兵 而蒋介石最终败逃台湾的事实证明,一支军队再怎么,也不可能通过笼络人心、大授军衔等手段来提高战斗力。真正能提高战斗力的东西,必然是清廉平等的部队风气,以及为国为民而战的历史使命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