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良师益友 郑新芳老师

 唯我英才 2023-10-19 发布于河北

郑新芳老师是河北省滦县人,1966年毕业于“河北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是保定乃至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学者、诗人、作家,更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保定新莲池书院院长,《莲池学刊》主编。

他曾任《学语文》报总编、河北省莎士比亚学会副会长、保定莎士比亚学会会长、保定“中语会”副理事长、保定一中副校长、保定教师进修学校书记等职达多年之久。

郑新芳老师曾多次荣获河北省优秀园丁、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郑新芳老师受聘天津音乐学院、保定学院等校兼职教授。

他在1994年出版的《诗美品鉴》是由知名作家冰心先生题写的书名,之后又有《心海飞梦》《保定名胜古迹诗话》《永远的诗美》《审美论稿》《月旦名流》《人民教育家杨绳武》等11部专著出版;主编、副主编出版《记叙文写作技巧示例》《议论文写作技巧示例》《保定旧志集成》《雄安新区旧志集成》等116部;在《人民日报》《天津日报》《黄河文学》等报刊发表文章达1000余篇。


我和郑新芳老师认识的缘起于:

我是保定人,自幼喜欢了解家乡保定过去的历史和典故,前些年退休后,我曾在滨河公园里做了几年值勤工作,因此对滨河公园情有独钟地多了些关心关注,对有关它的信息注意力也就多了起来,有一次我看到郑新芳老师在《保定晚报》豋载的一篇文章中,详细地介绍了滨河公园内的十个景区,他在对每个景区做了详细有趣的介绍后,又分别应景写下了优美赞颂的诗句,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也引起了我对老师作品和他本人的关注,时间长了就萌生了想认识见见郑新芳老师的想法,更想从慱学多才的郑老师那里,更多地学习和了解我一向关心的保定历史文化。事有凑巧,我有位好友他认识郑新芳老师,他们还是要好的朋友,他向郑老师介绍了我,将我暮名已久很想认识拜访郑老师,向他学习求教的意愿告诉了郑老师,郑老师当即欣然同意可以见我,我知道后这消息更是喜出望外,我没想到郑老师这么一位著名的学者,虽然年已退休但是还那么繁忙,却是这么平易近人爱好交往,心中更增加了对老师的仰暮之情。

初次见面我们很谈的来

郑老师完全没有那种为人之师的架子,这是我初次见到郑老师的第一印象,这让我们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听他侃侃而谈,我知道了坊间他的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比如在他的力主下,作为保定新莲池书院院长,他全力以赴地收集整理了保定许多重要历史文献,将它们编辑成更加完整的历史典集,还多次被选送到国家和省市的相关部门存档备查,这些典集更受到全国关心保定历史的广大人士和有关部门的关注收藏;他讲到了在一中多年担任校领导职务后,在日常的工作繁忙之中,仍然坚持在给同学上课,这种教书育人乐此不疲的信念,成了郑老师一贯坚持的实际行动;郑老师言尤未尽的历数与冰心女士、保定走出来的作家苏叔阳先生和著名的也是来自保定的作家韩映山老师等等好友的交往,並结下了深厚友情的经过和许多的故事;讲到了他退休后,仍以饱满的热情不图名利、毅然决然地接受了担任保定新莲池书院院长一职,为继续深入挖掘和推动发展古城保定的历史研究工作,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郑新芳老师的这些发自肺腑的心语,更加深了我对郑老师的敬重和仰暮之情。由于时间的关係,我更怕过多地打扰了郑老师的工作或休息,在起身告别时,郑老师把事先为我签名的几本他的文学著作赠送给我。在交谈中他知道我很关注保定的文化名人,于是又热情地找到了並又送给我一本收存了三十多年前的,保定著名作家,己故韩映山先生签字题词的《红菱集》一书,这些都令我感动不已,随后我参观了他那宽大的客厅兼书房,看到了那些高大的书橱里,整齐地排放着满满的各种书籍,还有墙上的照片和字画,处处都彰显出浓浓的书香之气。

我乘兴在客厅里,照了几张相片和郑老师我俩人的合影后,于是我就告辞出门,郑老师宛拒了我让他留步在家休息的动议,像我来的时候那样,出了家门又送我走了很长的这段我来时他接我走过的这条路,一直送我从原路到了街边的公交车站,等我上了公交车,车开动后我们又挥手告别互道珍重,此时他还依依不舍地在站台一直招手看着,直到车子转弯看不到他了。

郑新芳老师与朋友间的友谊和故事

通过阅读郑新芳老师的一部分文学作品,我从中深刻地体会到郑新芳老师是位胸怀坦荡待人热情的文人,他爱交朋友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了,下面就我所知说说郑老师与之相熟的朋友之间的友谊故事吧。

郑新芳老师和前辈作家冰心先生的忘年之交

先说说郑新芳老师和前辈作家冰心先生的友情,说起来是很感人的,郑老师为了请冰心先生给保定一中题写校名,是先从找先生在北京的住处开始的,原来30年前,郑老师就有幸地听过冰心先生的讲课,几十年过去现在的他更想尽快地见到冰心先生,几经周折后郑老师终于在北京见到了养病在家的冰心先生,通过真诚的交流,她(他)们成了忘年之交的好朋友,冰心先生除了抱病给一中题写了校名,还在病中为郑老师即将出版的《诗美品鉴》书稿专门题写了书名,从这充满浓浓诗意的《诗美品鉴》强劲有力的四个题字中,看出了冰心先生对后者的关怀鼓励和扶持,更激发了郑老师在以后的日子里,又写出了今天让我们看到的那么多好的文学作品。

这是1993年郑新芳老师在冰心先生北京寓所里会面的感人照片。.


下面的照片是苏叔阳先生(中)和郑新芳老师(右)以及郑新芳老师的夫人李亚芳老师(左)于2002年在保定的合影留念。


郑新芳老师和著名作家苏叔阳老师初识于“河北北京师范学院”,那时苏叔阳是他同校老师,由于都喜好文学,他们很快地成了友情深厚的师生关係了,在以后的几十年交往中他们不仅是师生之谊,更是友谊深厚的同道朋友,如今俩位老师都有大量文学作品问世。在郑老师的作品里他把苏叔阳老师比做一棵大树,而且是一棵久经风雨,树荫惠人的参天大树。

他们二人之间那种亦师亦友纯真的友谊,在世间早己传为佳话,我在这文中就不多说了。

下图是苏叔阳老师给郑新芳老师的题词,就悬掛在郑新芳老师那客庁兼书房大屋显眼的地方。



己故知名作家韩映山先生


在保定在全国,提起文学创作的“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孙犁先生和他的传人韩映山老师,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郑新芳老师与韩映山老师也是多年相识的老朋友了,他们之间的交往始于1978年。

我在这里说说30多年前发生的一段故事,那是在1989年3月10日的事了,时任《学语文》报主编的郑新芳老师

特地从韩老师的那里买了一百多本韩老师的写作的《美菱集》一书,用来奖励同学,並请韩老师当下就在每本书的扉页上题词簽名,韩老师一点架子没有的硬是用了半天的时间,汗流浃背地“完成”了“任务〞,后来我也得到了这些书里其中的一本,看了这书和在扉页上,韩老师三十多年前的题词和签名,心里是十分激动的,虽然韩映山老师己故去二十多年了,郑新芳老师在对我提起韩老师时,那表情里充满了对他的美好回忆和不捨之情,还是那么深深地打动了我。

这是郑新芳老师送给我的,那本已故作家韩映山的《红菱集》一书。


这是书中韩映山老师远在三十四年前,在此书扉页上的亲笔题字並签名的照片。



郑新芳老师不仅是对老朋友关愛有加,就是对未曾谋面的人也是倾力相助的,这里说的是我知道的真实故事:那是在新冠疫情前的事了,我和微信朋友“吴须喝采〞(吴建立)双方在微信中认识时间长了,彼此也有了进一步的交流,有一次他从我的交谈中才知道,他自己收藏多年的,我们保定著名的学者陈伯涛老师参加並主要编写的《保定古城街巷历史图说》这套书应该是四本书才是,可他不知道自己的那书中缺少《补篇》,这套书全国只发行印刷过一次,而数量仅有三千套,况且此书已断供多年,在旧书“孔夫子旧书网”店里有价无市地曾卖到过5000元一本,(见下面所附照片),这套书对他在研究保定历史帮助很大,他在遍寻无果的情况只好在微信朋友圈里去求助了,恰巧遇到了热心肠的郑新芳老师,通过在认识的朋友里,终于给他找到至今仍是非常希缺的这本书,后来他们二人一来二往地就成了好朋友,我知道这事后很受感动的。


情谊无价再论先生…

郑新芳老师待人热情我是深有体会的,在最近的两三年里,由于众所周知的疫情影响,我闲来无事时也学着写点文字,试着在“美篇”这个大众化的文学园地里,虚心地向大家学习,也发表了一些拙文供自我的欣赏着,同时也得到广大朋友的认可和评论指正,郑新芳老师每每看到我的拙文,都会及时地肯定成绩並加以指点和帮助,使我在文字创作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真是让我受益非浅的,由此我从心底里感谢郑新芳老师。

郑新芳老师热心之举在另一件事上,更是令我感动难忘的了,就在最近,我得知我在保定四中的同届未同班的校友,保定著名的作家,诗人耿直先生不久前病逝了,基于我们在四中上学的的交往和友情,在我心中引起了对他深刻的怀念,很想写点东西纪念他,我首先想到的是先找找有关他生前的照片,可惜竟久寻未获,我在微信朋友中征寻时,郑新芳老师得知后,即告诉我说,他和耿直同学相熟甚久,可惜手中他的照片不多,答应给我找找看,我知道他很忙的,就恳请他抽时间慢慢的找,没想到古道热肠的郑老师却在第二天就把忘记放在何处的一张耿直同学的照片找出来並且是马上就转发给我了,想到郑老师的热心助人,我除了感动却真的是无言以对了。

以下是我收集到的郑新芳老师的照片资料,供你参阅。

















以下是郑新芳老师和爱女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以下是郑新芳老师在家中会见来访的朋友们。


以下是我收集到的郑新芳老师的一小部分文学作品的照片,供你参阅。








以下是郑新芳老师曾经多年就职的“保定一中”学校,上图是已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学校老大门,下图是现在“保定一中”宏伟的学校校区和大门。



我的拙文写到这里,心中乃有意犹未尽之感,由于篇幅过长,更多的故事只能留到以后再叙了。总之,我想在文中表达的,是那种我和郑新芳老师之间,叫做亦师亦友的真挚友谊应该是恰如其分的了,你们是旁观者,俗语曰:“旁观者清”!

我希望能是这样的。

本文写于2023年10月11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