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几道生物模拟题中的错题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0-20 发布于甘肃

1(2023·河北石家庄高三模拟)人体肾交感神经兴奋时,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引起肾上腺髓质分泌α1肾上腺素,α1肾上腺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会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题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和α1肾上腺素属于神经递质

B.服用α1肾上腺素拮抗剂类药物会引起人体血浆中Na减少

C.人体尿量的调节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D.抗利尿激素和α1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和生理功能相同

  这个题貌似没有问题,但是题干所给的信息却是错的,也就是说题干所给的情境信息有误。这涉及到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类型。一般都是两级神经元,副交感节前和节后神经末梢释放的全都是乙酰胆碱,不过受体不同,节后末梢的受体是M型受体,节前末梢受体是N1型受体。交感节前末梢释放的也是乙酰胆碱(N1受体),节后末梢释放的是去甲肾上腺素(受体有α和β,不同器官不同,甚至相同的器官同时含有)。

  命题者可能出于该考虑命制了该题。但是有例外,只受交感神经支配无副交感支配的肾上腺就是特例,肾上腺髓质直接接受交感节前末梢支配,无节后神经元,末梢是乙酰胆碱,受体是N1型。这是一个地市级的高三模拟题,但是信息错了,我们做题时要大胆予以更正。

2.(2022·山东青岛·高二统考期中)阈电位是指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突触后电位的大小取决于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的量,当突触后电位到达阈电位时,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用同种强度的阈下刺激分别以单次和连续的方式刺激上一神经元,测得下一神经元的膜电位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片

A.神经元阈电位的绝对值越高,越不容易兴奋

B.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越多,突触后神经元的传递速度越快

C.连续多个阈下刺激可以叠加并引发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持续性结合

D.图中只有连续刺激的方式,使突触后膜处发生了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

  这个题是个错题,命题人明显阈下刺激的整合现象和突触引起后膜的分级电位弄混了,在高中阶段同一题里面同时考察这两个知识点,不适宜,会把学生搞得无所适从。

阈下刺激的整合现象:

  单个阈下刺激引起的去极化不能到达阈电位,引发的膜去极化电位一般称之为局部电位,而且会随着阈下刺激强度的增加去极化的幅度会增加,直至强度上升至阈刺激引发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如下图所示 

图片

  但是如果同一点连续进行阈下刺激,会引起阈下刺激的时间整合,可能到达阈电位进而爆发动作电位,也就是该题所给的图。 

图片

  该图是连续阈下刺激引起了所刺激的神经元或神经纤维兴奋,而不是下一个神经元。

  阈下刺激还存在空间整合,指的是举例足够近的两个点同时给予阈下刺激引起兴奋的现象。

突触引起的分级电位:

  如果是兴奋型突触,那么神经递质会导致后膜的去极化,但是一个突触的量引发的去极化远不能让突触后神经元达到阈电位进而兴奋,如果多个突触同时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则会发生整合进而导致后膜兴奋。这种不同数目的兴奋性突触引发的去极化电位我们称为分级电位。在这里单个兴奋性突触对后膜的刺激相当于阈下刺激,多个突触同时释放神经递质相当于发生了阈下刺激的空间整合。

3.(2022·江苏淮安·高三校联考期中)有研究表明,水中CO2浓度降低能诱导轮叶黑藻(一种沉水植物)光合途径由C3途径向C4途径转变,而且两条途径在同一细胞中进行。下图是轮叶黑藻细胞光合作用相关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片

(4)为证明低浓度CO2能诱导轮叶黑藻光合途径的转变,研究人员开展相关实验,请完成下表(提示:实验中利用pH-stat法测定黑藻净光合速率;用缓冲液提取光合酶)。

实验步骤的目的

主要实验步骤

制作生态缸

20只玻璃缸,在缸底铺经处理的底泥并注入适量池水;每只缸中各移栽3株生长健壮、长势基本一致的轮叶黑藻,驯化培养10d

设置对照实验

20只生态缸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密闭,另一组通入适量CO2(或开放培养)     

控制无关变量

两组生态缸均置于适宜温度和光照等 等条件下培养14d;每天定时利用pH-stat法测定黑藻净光合速率。

制备酶粗提液

取等量的两组黑藻叶片,利用液氮冷冻处理后迅速研磨;再加入适量冷的缓冲液继续研磨,离心取  上清液   

测定酶活性

利用合适方法测定两组酶粗提液中PEPC的活性,并比较。

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组黑藻净光合速率和PEPC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这个答案给的真是经不起深究,可以想象如果发生光合途径向C4的转变,PEPC的活性会升高这点没有问题。但是净光合速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这是无法理解的。由于实验组是密闭容器,对照组是开放的,从CO2角度来看,实验组的光合速率最大和呼吸速率相等即最后平衡在净光合为0上。而对照组是开放的,CO2供应充足,即使不发生光合途径转换,在适宜条件下其净光合速率应该也是大于0的,怎么会出现密闭组的净光合速率高于开放组呢,无法理解。

  通过以上3个模拟题的错误,提醒我们在做模拟题要擦亮双眼,大胆纠错。同时也提醒命题人在命制题目时要充分考虑题目的科学性,别闭门造车出假题或错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