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欣赏-唐-李翰---【蒙求--102】

 溱湖之恋 2023-10-20 发布于江苏

作者:潘长宏

2023年10月20日

        李翰《蒙求》全书都用四言韵文,每四个字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句,上下两句成为对偶,各讲一个掌故,总计2484字。全书所讲的,大部分是历史人物故事,也 包括一些传说人物故事,其中有表现某种可取言行的,有带有激励劝勉意味的,有文学上脍炙人口的轶闻,从思想内容上看,自然难免有一些宣扬封建思想意识的东西,但跟其他许多蒙书比较,李氏《蒙求》还是属于取材较好、境界较广的一种。


  

       【作者简介】

        李翰[约公元七六零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赵州赞皇人,李华之子。擢进士第。天宝中,寓居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为文精密,用思苦涩。天宝末,房琯、韦涉俱荐为史官。禄山之乱,从友人张巡客宋州。巡率州人守城,攻围经年,食尽矢穷方陷。睢阳人瑁其功,以为降贱。翰乃序巡守城事迹,撰张巡姚訚等传两卷上之。肃宗方明巡之忠义。士友称之。累迁翰林学士。病免,客阳翟卒。翰文有前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李翰的著名作品《蒙求》被收录在"唐诗"卷881-1。

       【蒙求102-原文】 

         老莱斑衣,黄香扇枕219。王祥守奈,蔡顺分椹220。

       【蒙求102-译文-1】

       老莱斑衣,黄香扇枕。

      《列女传》曰:“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艺文类聚》卷二十引)【麟按:今本《列女传》曰:楚老莱子之妻也。莱子逃世,耕于蒙山之阳。葭墙蓬室,木床蓍席,衣缊食菽,垦山播种。人或言之楚王曰:“老莱,贤士也。”王欲聘以璧帛,恐不来,楚王驾至老莱之门,老莱方织畚,王曰:“寡人愚陋,独守宗庙,愿先生幸临之。”老莱子曰:“仆山野之人,不足守政。”王复曰:“守国之孤,愿变先生之志。”老莱子曰:“诺。”王去,其妻戴畚莱挟薪樵而来,曰:“何车迹之众也?”老莱子曰:“楚王欲使吾守国之政。”妻曰:“许之乎?”曰:“然。”妻曰:“妾闻之:可食以酒肉者,可随以鞭捶。可授以官禄者,可随以鈇钺。今先生食人酒肉,授人官禄,为人所制也。能免于患乎!妾不能为人所制,投其畚莱而去。”老莱子曰:“子还,吾为子更虑。”遂行不顾,至江南而止,曰:“鸟兽之解毛,可绩而衣之。据其遗粒,足以食也。”老莱子乃随其妻而居之。民从而家者一年成落,三年成聚。君子谓老莱妻果于从善。】《孝子传》:“老莱子年七十,父母尚在,因常服斑衣,为婴儿戏以娱父母。”(《北堂书钞》卷一二九引)

      《后汉书·文苑传》:“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也。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年十二,大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东观汉记》:“黄香父为郡五官,贫无奴仆,香躬执勤苦,尽心供养,冬无被袴,而亲极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艺文类聚》卷二十、《御览》卷四一二引)陶渊明《士孝传赞》:“黄香九岁失母,事父竭力,以致孝养,暑月则扇床枕。”

       【蒙求102-译文-2】

        王祥守奈,蔡顺分椹。  

      《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征,琅邪临沂人,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祖仁,青州刺史。父融,公府辟不就。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灸,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有丹柰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其笃孝纯至如此。”萧广济《孝子传》:“王祥后母庭中有柰树,始着子,使祥守视,昼驱鸟雀,夜惊虫鼠。时雨总至,祥抱树至曙,母见之恻然。”(《艺文类聚》卷八十六引)

      《东观汉记》曰:“蔡君仲,汝南人,至孝。王莽乱,人相食,君仲取桑椹,赤黑异器。贼问所以,云:'黑与母,赤自食。’贼义之,遗盐二斗。”(《艺文类聚》卷八十八引。《太平御览》卷九七三引亦为君仲,文字略同,出自《汝南仙(先)贤传》。蔡顺字君仲)     

       【蒙求102-释义】       

      老莱子,民间传说中二十四孝人物之一。也有说是老子在历史中的另一个名字。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的代表人物。斑衣指老莱子年七十穿着五彩衣,学婴儿动作,取悦父母。后世用“老莱斑衣”或“老莱衣”形容对老人的孝顺。

        黄香(约68—122),字文强,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人。东汉时期官员,孝子。二十四孝人物之一,成语及故事“扇枕温衾”主人公。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王祥(184或180—268),字休征,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祥是西汉谏议大夫王吉的后代,祖父王仁官至青州刺史,父亲王融未应召出仕。三国曹魏及西晋时大臣。在曹魏官至司空、太尉。西晋建立后,拜太保,封睢陵公。谥号元。王祥有孝圣之称。其是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公。奈通柰。守柰即看守柰树果实,不让虫鸟蚕食。

        蔡顺,字君仲,汝南郡(今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东汉人,以至孝著称。分椹就是把红色桑葚和黑色桑葚分开装在不同的容器里。因成熟的桑葚颜色紫红,看起来显黑色,酸甜适口。   

      【蒙求102-欣赏】

       老莱斑衣宣扬的是让父母心情愉悦;黄香扇枕宣扬的是让父母冬暖夏凉的舒适。让父母心情好、冷暖适宜都是小心。王祥是古代孝顺的典范,有孝圣之称。但在今人看来,王祥的孝其实是愚孝,站在孝文化的角度看,对父母是顺了、关照了,可站在王祥个人的角度看,王祥用摧残自己的方式孝父母,父母对孩子的恩爱又如何体现。所以孝文化对人的禁锢和愚弄是很严重的,现代人对这种行为应该不齿。但对王祥守柰树,蔡顺椹异器,以及前文老莱娱亲、黄香扇枕等宣扬的孝行作一些了解,却有利于抵制这种摧残文化的蔓延。     

       【“二十四孝”之一( 王祥守奈)故事

      王祥(185-269),字休征,魏晋时期大臣,琅琊临沂人。王祥是著名孝子。其母薛氏早逝,其父续娶朱氏。《晋书》王祥传载:“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灸,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有丹柰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以上三则故事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卧冰求鲤”“黄雀入幕”“风雨守柰”三大孝例,后来,王祥被列入“二十四孝”之一。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王祥曾经隐居在今滨城区王祥店村。旧《蒲台县志》有记载,该村就是因为王祥的隐居而得名,该村建有王祥庙。

       后来,王祥带着继母和同父异母弟王览,到庐江避难,他在那里隐居30余年,屡受邀请,一直不肯出来做官。三国魏黄初(220-226)年间,继母去世,王祥尽孝后,始应徐州刺史吕虔邀请,任徐州别驾,负责处理民政事务。这时的王祥年近六旬,他本来坚辞不就,他的同父异母弟弟王览力劝他出仕,又给他备好了车马,他才应召。时徐州境内社会环境不宁,流贼、流寇不断骚扰地方,他“率励兵士,频讨破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时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他治理地方有政绩,被举为秀才,任温县令,再迁为大司农。

       魏正元元年(254年),高贵乡公曹髦即帝位,王祥因参与定策之功,封为关内侯,拜光禄勋,转任司隶校尉。次年,镇东将军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在寿春起兵反抗执掌朝政的司马师,王祥随司马师讨伐,因功迁太常,封万岁亭侯。正元三年,曹髦下诏书恢复三代古制,在太学设“三老五更”,升王祥为三老。曹髦亲临太学举行典礼,“祥南面几杖,以师道自居。天子北面乞言,祥陈明王圣帝君臣政化之要以训之,闻者莫不砥砺”,给予王祥极高的礼遇。

       甘露五年(260年),司马昭的心腹贾充指使太子舍人成济杀害魏帝曹髦。司马昭又诿罪于成济,将其诛杀并灭其族。王祥在朝臣举哀时,边哭边说“老臣无状”,并“涕泪交流,众有愧色”。事后,拜司空,转太尉,加侍中,封睢陵侯,食邑一千六百户。

       魏元帝曹奂咸熙元年(264年),司马昭为晋王,“三公”皆往谒见,司徒何曾先到晋王府行跪拜礼。司空荀顗对王祥说:“晋王尊重,何侯已尽敬,我等亦要行拜礼。”王祥说:“相国确实尊贵,但他是魏国的宰相,我等是魏国的三公,公、王相差不过一阶,哪有天子的三公轻率拜人的,那样不但有损魏国的威望,也亏晋王之德。”到晋王府时,荀顗立即下拜,而王祥只作长揖。司马昭对王祥说:“今日方知君见顾之重。”王祥持正守节,赢得了司马昭的敬重。

       司马炎代魏建立西晋,进封王祥为睢陵公,拜太保。司马炎称帝之初,虚心纳谏、广求诤言,特派大臣登门向王祥咨询施政的得失,以及施政的优先方向。因年老,王祥一再要求辞官,有官员劝说晋武帝司马炎同意其辞官,遭到司马炎的拒绝,说:“太保元老高行,朕所毗倚以隆政道者也。前后逊让,不从所执,此非有司所得议也。”王祥力辞,遂得批准以睢陵公回家养老,俸禄如旧,赏赐车马、房屋以及大量的财物,朝中每遇有大事,便派人前去征询,其位置同太保、太傅,更在三司之前。司马炎诏书曰:“古之致仕,不事王侯。今虽以国公留居京邑,不宜复苦以朝请。其赐几杖,不朝,大事皆谘访之。赐安车驷马,第一区,钱百万,绢五百匹,床帐簟褥,以舍人六人为睢陵公舍人,置官骑二十人。以公子骑都尉肇为给事中,使常优游定省。又以太保高洁清素,家无宅宇,其权留本府,须所赐第成乃出。”司马炎对其恩宠有加,位极人臣。

       泰始五年(269年),王祥病逝,享年85岁。临终前,他告诫子孙:“生之有死,自然之理”。他遗嘱死后不要张扬,丧事从简,不许穿丧服,只穿平时的旧衣服下葬;皇上所赐金银玉器,不得随葬;不许用砖石造墓穴,不许起高坟头;不许家人送葬,忌日只在家里祭奠。王祥留下5条立身之本:“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晋武帝司马炎下诏致哀,谥曰元。

       王祥有5个儿子,分别是肇、夏、馥、烈、芬。长子王肇官至始平太守,其子俊,为太子舍人,封永世侯;王俊子王遐,官至郁林太守。王烈、王芬,二人均早年知名,二人同时亡,死前,王烈欲还葬旧土,王芬欲留葬京都洛阳。王祥流泪说:“不忘故乡,仁也;不恋本土,达也。唯仁与达,吾二子有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