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大诗人,不过您可能不知道,他还是一个地道的道士呢。您可能更不知道,李白要是没有吴筠这么一位道友,他的许多经历就必须重新改写。 您一定会问:吴筠是谁? 吴筠,是茅山上清派第十一代宗师潘师正的弟子,和上清派的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是同门的师兄弟。不过,潘师正和司马承祯虽然都是茅山上清派的正宗嫡传,但因种种原因,都不曾来过茅山。而吴筠则在唐开元年间,专程前来茅山访过道,这就使他与茅山有了更深厚的渊源。 吴筠不仅是个高道,也是一个著名的诗人。他虽云游在外,文辞却一直传颂到京师。古时候是没有报刊的,所有好诗文全凭他人的口传手抄,吴筠的作品能如此脍炙人口,可见绝非寻常。 唐玄宗深喜吴筠的才华,曾特地将他请入京师,亲自召见,并封为待诏翰林。 唐玄宗曾向吴筠请教道法。吴筠说:“陛下只要精读《五千言》就行了,其它的道法,全都是枝词蔓说,也全都是些白费纸的东西。” 《五千言》是老子《道德经》的代称。 由于吴筠很精通修炼之法,唐玄宗就特地向他求教登仙之事。不过吴筠回答得极其巧妙:“那些都是山野之人的事,他们即使苦苦修炼许多年,也不一定能追求得到。陛下是天子,天下正在等着您精心地治理,您不应该选择做这样的事。” 另据《旧唐书·吴筠传》载,唐玄宗在向吴筠求教神仙修大法时,“筠之所陈,但名教事务而已”。寥寥数语,足见吴筠超凡脱俗。尽管他非常信奉道教的神仙之术,但深知国君有特殊重任,因此并未敢把唐玄宗往自我修炼的路上引,生怕他误了国家大事。而唐玄宗对吴筠的这番苦心也很理解,所以更敬重他。 吴筠不愿在朝为官,屡想返回嵩山,但都被唐玄宗拒绝了。玄宗替他在京师专门建了座道院,好随时向他求教。 吴筠见玄宗的确爱才,于是就向他推荐了自己在天台山结识的好友李白。 天宝元年秋,李白奉诏入京,由于才华超群,深受玄宗的礼遇,两人很快结成了崇道求仙的知己。 然而仅隔了两年,李白就因生性狂放,不为小人所容,被放还回野了。 李白离京不久,就在齐州的紫极宫正式入了道,成了一个真正的道士。应该说,李白的入道,与吴筠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而吴筠哩,后来又回到茅山。再后来,他东游会稽,隐于山中,终日逍遥于山林泉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