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声音留住的科学家

 书柜茶室 2023-10-20 发布于上海

在老电影里,大家应该都有看到过留声机。随着唱片的转动,留声机金黄的“大喇叭”慢慢悠悠地传出一曲《夜上海》,“夜上海夜上海,

你是个不夜城,

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

当时人们觉得好奇:声音看不见摸不着,它是怎么被留声机留住的呢?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没能把声音直接保存下来,只能通过口授、文字、乐器等手段间接记录声音。直到1877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声音才第一次被人们捕捉到。


​托马斯·爱迪生以电灯泡的发明者而被人们所铭记,但他最初是通过创造一台令人惊叹的机器来成名的。

爱迪生的愿景是用某种机械方法捕捉声音,然后回放。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研究可能做到这一点的设备,当他达到工作模式后,他在1877年底申请了留声机的专利, 1878年2月19日,专利被授予他。


实验的过程似乎始于1877年夏天。从爱迪生的笔记中,我们知道他已经确定,从声波振动的隔膜可以连接到压花针上。针尖会划出一张移动的纸来记录下来。正如爱迪生在那个夏天所写的,“振动的缩进很好,毫无疑问,我将能够在未来的任何时候完美地储存和复制人类的声音。”


爱迪生最初发明的留声机并没有那个标志性的大喇叭,所以接收声音的效果并不好。而大喇叭其实是在1888年爱迪生推出的第二代留声机上才出现的,它让留声机接收和播放声音的效果都提升了,随后还出现了把喇叭隐藏在木盒子里的箱式留声机。

爱迪生的留声机跟大家印象里的留声机可能不太一样,它并不存在圆盘状的唱片,留声机的中央是一个横放的圆柱体。


在当时的留声机广告里,留声机旁也放着一个个大号的圆柱体,这就叫做唱筒留声机。

而如今大家印象里利用圆盘状的唱片播放声音的唱片留声机其实是由埃米尔·贝林纳于1887年发明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