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约车的抽成为何难以降低?还有下降的空间吗?

 数读网约车 2023-10-20 发布于四川

交通运输部消息,截至7月底,各主要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下调幅度普遍在1%-3%。

有人算账:抽成比例下降1%,网约车司机一个月多赚150元,一年多赚1800元。

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2022年2月发布的《全国网约车司机生存状态调研报告》显示,70%的网约车司机表示平台费所占比例太多,降低抽成比例是网约车司机最为强烈的诉求。

迄今为止,网约车平台抽成问题依然备受司机诟病和吐槽。

如今,平台抽成比例通用的计算公式是: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乘客支付总金额-驾驶员劳动报酬 )/乘客支付总金额。

这里面,“乘客支付总金额”,是总运价减去平台发放优惠券之后的金额;“驾驶员劳动报酬 ”,则包括停车费、路桥费、高速费、乘客打赏等。

与此前优惠券费用由平台承担、停车费路桥费不计抽佣的惯例不同。

在目前的抽成比例计算公式下,司机承担了订单优惠费用, 停车费路桥费等也参与了抽计算。

随着网约车渗透率的提升,网约车行业发展也趋于成熟。网约车供需两端的司机和乘客,都对平台价格及计价规则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随着监管政策的趋严,国家三令五申要求网约车平台降低抽佣。

在30%抽成上限的政策规范下,网约车平台通过“文字游戏”更改了此前的抽成计算公式。

同样的订单收入,如今司机端显示不超过30%的抽成比例,放在之前的计算公式下,很可能远高于30%。

这也是,如今网约车司机普遍对平台抽成表达不满的原因所在。

为何平台通过更改计算公式规范抽成,而不是实打实降佣呢?

无他,利润率太低,降低抽成后,利润会被摊的更薄。

以行业老大滴滴为例。滴滴2023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中国出行业务盈利10.4亿元,利润率2.3%。相比携程31%、美团21.8%、国内互联网行业平均12%的利润率,滴滴2.3%的利润率可以说赚的都是辛苦钱。

网约车行业是一门苦生意,赚钱难,盈利难,还需要持续地投入做好精细化运营

那么,网约车平台的抽成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吗?

还是以滴滴为例。有媒体通过滴滴财报,将平台销售额在总交易额中的占比视为滴滴平台的抽佣率,发现,滴滴国内出行业务的抽成比例约为16.2%,同期国际业务的抽成比例约为12.8%。对比国际业务,国内出行的抽佣率还存在下调空间。

在需求疲软、司机抱怨“接不到单、赚不到钱”的当下,平台似乎也要过一过勒紧裤腰带的日子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