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冲出井冈山|(六)红四军进占长汀,星星之火,再起燎原

 金色年华554 2023-10-20 发布于江西

红四军在东固休整了一周左右的时间,赣军21旅(李文彬部)便又追来了。

为了摆脱李文彬部的追击,2月25日,红四军撤离东固向东转移,开始在赣南地区“打圈子”,部队经吉水、永丰、乐安、宁都,在3月4日攻占广昌;再沿赣闽边界南下,到达瑞金以东的壬田。这里和闽西的长汀只有一山之隔,而进入闽西长汀正是摆脱赣军的关键!

红军之所以选择在两省交界打圈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在于,国民党各省军阀之间矛盾和猜忌很深,这个省的军队如要进入另一个省,需得先经过两省高层之间的沟通,十分不便。而这一点正是红四军有地方“打圈子”的关键!

因此,红四军翻过武夷山,于3月12日顺利地进抵闽西长汀县四都镇,摆脱了赣军李文彬部的追击。

从赣南前往闽西,是又一次扩大红四军武装割据地域的重大选择。

为了说明红四军为什么要选择进入闽西,先得谈一下闽西的地形和经济条件。

闽西地区主要在福建西南部,西与赣南接壤,南与粤东毗邻。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山脉纵横,河流交错,交通不便,偏僻闭塞,村落大部分散布在崇山峻岭中,当时居民约两百五十万人,基本上是分散的小农经济,还经营部分手工业。

新生的国民政府这时已然堕落,与地主豪绅相互勾结,压迫群众,农民生活十分贫困,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有如干柴,一触即燃。

再看闽西的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状况。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地区有着较好的活动基础。

1926年12月,中共广东区委调汕头地委书记罗善培(即罗明)到闽南工作。“罗善培、罗秋天、李联星等往上杭、永定、龙岩、平和一带巡视,及登记各县支部。”1927年9、10月间,罗善培任闽南特委书记。在特委推动下,郭滴人、邓子恢等在龙岩,张鼎丞等在永定,傅柏翠等在上杭,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民武装,开展废除苛捐杂税和减租减息的斗争。

1927年,南昌起义军南下经过福建,留下四五十支枪和一些子弹,给地方党组织在闽西进行武装斗争。红四军入闽前几天,1929年3月8日,朱积垒领导平和农民武装攻进(平和)县城,这是当时全省武装斗争的第一炮”。(还有一种说法是,1928年3月4日龙岩县白土乡后田村农民武装暴动,打响了福建工农武装起义的第一枪。)由此可以看出,我党在闽西地区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地方组织存在的

福建的反动军事力量却十分薄弱。国民党军主要有两支军队常驻福建:一支是国民党海军总司令杨树庄的四旅海军陆战队,只留在闽东沿海的一带;另一支是号称“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军”的谭曙卿部,虽然这支部队号称是“第一军”,但其实就是一支地方杂牌部队,所辖部队除在闽南的张贞部稍有战斗力外,其他如郭凤鸣、陈国辉、卢兴邦等都是土著军阀,同当地土豪劣绅勾结,各霸一方,互不统属,时有争斗;而且闽军相对于赣军来说,战斗力十分弱小。

最后一个原因,便是为争夺两湖地区的蒋桂战争即将爆发。不过考虑篇幅所限,咱们暂且不去叙述蒋桂战争的具体原因,军阀的本质决定了军阀混战的必然性。

1929年3月上旬,南京政府中蒋、桂两派的矛盾激化处于临战状态。赣军21旅,35旅奉命撤回,准备参加对桂系的作战,放弃了对红四军的追击。

红四军面临的敌人就只剩郭凤鸣、陈国辉这些小军阀,而且在蒋桂战争结束之前,南京政府再无力去“追剿”红军。

“从闽西来说,郭凤鸣的匪军有四个团,割据在长汀、宁化、连城、上杭和永定等县;陈国辉的三个团则占据龙岩、漳平和宁洋;而地方土匪钟少葵则霸占武平;此外还有一二百人或三四百人的团匪、刀匪多股。”

——中共龙岩地委党史办公室编:《红四军入闽》

无论从敌我力量对比状况还是从地形和自然条件来看,趁蒋桂战争爆发、敌人无暇他顾的机会,红四军突然移师闽西、扩大武装割据地域,都是完全正确的选择。

对红军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盘踞长汀的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郭凤鸣部。

郭凤鸣是闽西土著军阀,其部下多是土匪、兵痞,“双枪兵”,在长汀的兵力只有两个团。相比于之前在赣南的一系列苦战,红四军消灭郭凤鸣部的战斗非常轻松,敌人几乎是一触即溃。

郭部主力盘踞在长汀以南十五里地的屏障长岭寨,妄图以逸待劳。红四军主力在3月14日晨向长岭寨发起总攻。郭部不堪一击,被消灭两千余人,被缴枪约五百支,郭凤鸣被击毙。只有留守长汀的残部在团长卢新铭带领下逃往上杭。

长岭寨战役纪念石刻

《萧克回忆录》中是这样描述长岭寨一战的:

这时汀州敌人一个团来进攻,军部决定迎战这股敌人。我支队奉命担任正面主攻。敌人占领了对面一座山,中间隔着一条小河,河上有座桥。那时是冬天枯水季节,河水很浅。

战斗打响后,支队有的从桥上过去,有的干脆涉水,很快冲过了河。敌人虽然在山上,但火力不强,连机关枪都没有。

我们展开队伍,呈扇面往上冲,敌人也有一部向我冲,副支队长温朝盛率一排多人从右侧突击,敌退却,我部乘胜迅速前进,占领敌中间阵地。这时,1支队也从右边打了上来,敌人完全垮了。

这一仗我支队俘虏了二十多个敌人,从缴获的武器看,有些枪是汉阳金陵兵工厂造的,有些就是本地造的土快枪,火力不行。

从战斗力看,他们虽然占领了高地,但不会利用进行反击,而我们一接近,他们又不敢拼刺刀,证明敌人战斗力不强,士气不高。

长岭寨一战使得敌人首领阵亡,主力覆灭,留守长汀的残部在团长卢新铭带领下逃往上杭。红四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地攻占了长汀。

第二天打汀州,3纵队为前卫,2纵队、1纵队跟进,由于南方山区小路只能走一行,行军队伍拉得很长。我们在后边才走了二三十里,就远远地听到前面打枪,还没赶到,敌人就垮了。2、3纵队追击,我1纵队只是跟着走,没有捞到仗打。

——《萧克回忆录》

1929年3月14日下午,红四军进占长汀县城,城内郭部全部缴械,还夺得郭凤鸣的两座日本式小型兵工厂和一座军服厂,缴获两千支步枪、几十挺机关枪和三门迫击炮。这是红四军入闽的第一次大胜仗,揭开了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萧克回忆录》中长岭寨一战与进占长汀是分两天时间进行的,而按《毛泽东年谱》上的记载是上午打完长岭寨,下午进占长汀,是同一天时间,这里以年谱为准。)

长汀原是汀州府的府治,在闽西是比较繁华富裕的城市,当地甚至把它称为“小上海”。在这里,红四军的物资难题算是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得益于军服厂的存在,红军在这里第一次统一了军装。物资一旦充足,部队的面貌立马发生显著变化。

军史上第一套正规军装

汀州比大余、宁都更大、更好。从1928年退出郴州以后,我还没有到过这么大的城市哩。部队在汀州得到了很大的补充,每人发一套新军装,还发了绑腿和八角帽。

——《萧克回忆录》

蒋桂战争的即将爆发,汀州战斗的胜利,使红四军前委眼界大大放宽了,对武装割据地域的选择下了新的决心,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可以在赣南、闽西实行苏维埃政权割据。

3月20日,毛泽东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讨论当下时局和红军下一步的行动方针。

朱、毛看得很清楚:蒋桂战争是这一时期国内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也是红四军在赣南、闽西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和良机,红军必须把握好这一有利时机。

会议旧址

会后,他们在给福建省委和中央的报告中写道:

“前敌委员会决定四军、五军及江西红军第二、第四两团之行动,在国民党混战的初期,以赣南闽西二十余县为范围,从游击战术,从发动群众以至于公开苏维埃政权割据,由此割据区域以与湘赣边界之割据区域相连接。”

“福建全省、浙江全省、赣东赣南两边,统治阶级的军力非常薄弱(在全国来比较),未知中央曾讨论以此三地方为目标,首先创造公开割据的计划否?”

这实际上提出了红四军下一步的战略计划和行动方针,勾画了创建赣南、闽西革命革命根据地的重大蓝图,他们还在报告中强调:“唯闽西赣南区之由发动群众到公开割据,这一计划须确立,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因为这是前进的基础。”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富有战略眼光的全局性见解。

除了明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之外,红四军在长汀还进行了根据地建设的前期准备:

第一,发动群众,打击豪强地主,制定各项城市政策。红军的三大任务,不用多解释。

第二,部队改编,把原来团的建制改编为纵队。

全军编为三个纵队,第二十八团为第一纵队,林彪任纵队长(时隔不久,纵队长改称纵队司令。),陈毅任党代表(后由熊寿祺继任);第二十八团一部和特务营合编为第二纵队,胡少海任纵队长,谭震林任党代表;第三十一团为第三纵队,伍中豪任纵队长,蔡协民任党代表。每个纵队一千二百余人,五百余支枪。每个纵队下设两个支队。

第三,发展秘密党组织。

毛泽东和朱德依据江西东固游击区秘密割据的经验,帮助长汀党组织秘密发展党员,比以前扩大了两倍;组成二十个秘密农协,五个秘密工会,成立了总工会。随即召集各界代表会议选举革命委员会,建立了闽西第一个红色政权。

就在这个三月份,蒋桂两派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蒋介石将江西国民党军两个师集中到赣北的南昌、九江一带和赣西的吉安、赣州地区,向桂军逼近,赣南地区基本上没有国民党正规部队,这是红军在赣南发展的良好机会。

红四军这时对赣南和闽西也有了初步的通盘考虑,于是打算下一步从长汀回师赣南,并准备视情况在赣南、闽西间活动。

3月26日,蒋桂战争正式爆发,红军的机会终于到来!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和休整,红四军于4月1日离开长汀重回赣南。来自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终于要在赣南、闽西的广阔土地上再起燎原之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