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一个人决定自杀~~

 李清浅呀 2023-10-20 发布于陕西
即使生活给了我一地鸡毛
我也要把它扎成漂亮的鸡毛掸子

这是一个超级接地气的公号

 文|李清浅

很多年前看过电影《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后来才知道导演是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前段时间B站有个大师展,影展里有《生生长流》《橄榄树下的情人》《樱桃的滋味》等电影,索性就一部部全看了。

说真的,看《生生长流》的时候,我特别感动。

这部电影是讲伊朗地震后,导演带着儿子去看望曾经出演电影《何处是我朋友家》的小演员们,一路上发生的事情。

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个片段,一个老太太,家人几乎全没了,所以没人帮她拽压在瓦砾下的地毯,她腰疼,但还是一点一点,终于拽出来她心爱的地毯了。她房子损毁严重,好几个家人也不在了,可是她把家里几盆花,摆的整整齐齐,收拾得漂漂亮亮。

有一对年轻夫妇,他们失去了二十多个亲人。

按习俗,他们暂时不能结婚,因为要居丧,可是他们却结婚了,理由是,活着的人总要活下去啊。

对比冯导《唐山大地震》的故意煽情,我只是想说,生生长流给我的感动,虽然淡,却绵延更久,后劲特别大。

《樱桃的滋味》就更耐人寻味了。

一个面容憔悴的中年人,开着车,在找一个人。

他想找个人把他给埋了。

是的,他要自杀。

试想一下,如果有人找到你,和你说,我想自杀了,我需要一个人帮我填几铲土,把我埋起来,我可以给你一笔钱,你会接受这份工作吗?

我猜很多人都会拒绝吧。主人公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毕竟,明知道一个人要自杀,还要给他填土,很多人于心不忍,虽然是对方主动选择自杀,但是,将来回忆起来,也是个挥之不去的心理负担吧?

所以,主人公很仔细地询问对方的背景,然后才小心翼翼地讲出自己的计划,但无论是士兵还是神学院的学生,都拒绝了他。

直到遇到一位老先生,他在博物馆上班,他同意接受这份工作。

但他更希望主人公活下来,于是他一直试图说服对方,不要自杀。

他还讲了自己也曾自杀过。

他曾拿着一条绳子去了一个果园,想通过悬梁的方式解决自己。但是,绳子挂了两次,都挂不上去,他干脆爬到树上系绳子,这时手里掉了一个东西,是一颗桑葚,于是他将桑葚放进了嘴里,好甜,他又摘了一颗,依然觉得好吃,直到吃到停不下来。

这时天亮了,有几个小学生经过,问他能不能帮忙摇落些桑葚,他照做了,孩子们捡了桑葚,谢过他,开开心心地去上学了。

他干脆自己也摘了一些桑葚,拿回家,给他的妻子吃。

就这样,他又活了下来。

他和主人公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还没有遇到为难的事儿,如果大家都通过死来解决,这个世界上的人早死光啦。

故事讲到这里,是不是应当叫,桑葚的滋味?

不,那位善良的老先生开始点题:你难道不想尝尝美味的樱桃的滋味吗?不想看看美丽的风景吗?

看到这里,我已经非常感动了。本来把自己包裹得紧紧的一个人,被絮叨的老头儿给撕开了一个小口。

出租车司机全程没有说自己为什么想自杀,但是,絮叨的老先生却说个不停,我知道他死不成了。

谁还没有点痛苦呢,凑合活吧。

看完这个剧,我想起了《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这部剧。

两个故事都是讲一个人打算自杀,最后也都打消了自杀的念头,但显然,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更精彩,有冲突有高潮也有完整的故事。

相比,《樱桃的滋味》要闷得多,甚至在开头,得调动意志力才能看下去。

但是,看到最后,感动会更深,因为它耐看,你会不由地感叹,啊,不愧是大师作品啊。

这个周末,西安天气晴好,适合徒步,也适合登高赏秋,如果你没有出行计划,也可以看几部电影。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生生长流》《橄榄树下的情人》三部有连续性,建议从朋友的家开始看起。

周末愉快哇~

PS:今日分享。

—感谢♡♡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